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构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21-02-28李成郭政
◆李成 郭政 / 文
1 QI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了全力推动质量变革,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中国从制造强国向质量强国转变。在提出和践行质量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质量基础设施(Quality Infrastructure)对质量提升具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首先,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简称 NQI)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揭示,NQI是国家层面基础性、根本性的质量公共服务系统,是实现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体系、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基础。NQI由标准、计量、合格评定(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要素共同构成。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计量是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基准,计量确保准确测量,是控制质量的基础;标准是合格评定的依据;合格评定控制质量并建立质量信任。三者形成完整的技术链条,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支撑质量的发展。
图1 NQI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人们认识到,仅有NQI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质量提升的主体,是NQI的服务对象。NQI对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最终应反映在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NQI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标准、计量、合格评定方面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反而言之,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付费或者免费获得自己所需要的NQI服务。但由于企业的业态极其广泛、千差万别,基础性、公共性的NQI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或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质量基础设施QI的研究,不仅应包括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更应该包括企业质量基础设施EQI,需要在企业层面,深入研究EQI的构成及其作用机理、EQI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各项质量管理业务的协同管理、EQI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问题,使全社会有关人士都能够认识到EQI的重要性,从而促进EQI的建设,最终促进我国质量基础设施QI的全面、协调发展,助力质量强国的早日实现。
2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2.1 当前我国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各种类型、规模的企业一般都会根据自身产品和过程的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设置质量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人员、设备、场地,对企业各种质量管理业务进行管控,大多数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形成了一套企业质量管理的建设策略。
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顾客要求及监管要求不断提高,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变短、研发生产周期压缩……这种环境下,仅仅按照传统模式将日常性的质量管理业务管控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以下事务:
1)在NQI的支持下,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活动,确保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赢得客户信任;
2)在NQI的支持下,满足各国技术法规要求,通过相关认证,赢得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4)为企业创新(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等)提供高效、高质、快速的支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5)提供高于公共标准要求的产品。
这些要求,传统的、保守的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建设策略是难以满足的。为此,需要企业构建自身的EQI。只有EQI有效运转,并得到NQI的有效支持,企业才能确保高效、高质、全面地符合各种法规标准和要求,适应当前市场环境,赢得生存和发展机会。
2.2 企业质量管理的问题与EQI建设
众所周知,NQI的要素是标准、计量、合格评定。在国家层面,NQI各要素的作用和意义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在企业层面,标准、计量、合格评定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低,尤其在较大的企业中,甚至会针对这几个要素设置专门的部门,如标准化处、检验处、计量中心等。但这些部门往往只是单纯从专业角度强调与自身相关的工作,而不是从产品实现过程质量控制的需求出发,更不能从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需求出发,有机地整合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要求,并协调一致地落实到具体的质量活动中。
也就是说,在我国企业中,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基本上处于孤立、割裂状态,导致企业拥有大量的质量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ISO 9000等各种管理体系等,但面对新要求、新监管、新法规手忙脚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市场无暇顾及;研发和生产不敢创新、不敢求变。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束手束脚、力不从心。
众多实际案例显示,当前企业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在拓展市场时,忽略自身产品、体系的合规审查;很多符合性检查的问题在于企业自有的控制规范不成体系、要求不具体、执行不到位,因其控制规范基本上是直接引用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规范。基础性的标准规范虽然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离企业具体的实际业务有较大差距,因此导致执行过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偏差。
发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其实在于企业中EQI的功能缺位,导致企业的各种质量资源处于孤立、割裂状态,不仅未能有效集成,发挥出巨大的合力,反而互相掣肘、互相牵制,造成企业的质量管理缺乏系统性、协同性、适应性,质量管理的能力和结果难以得到质的提升,不能较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包括:
1)对EQI的认识错误。多数企业对EQI的实质和作用机理缺乏认识,将EQI与传统的质量资源建设混为一谈,在EQI建设方面无所作为。例如,大多数企业员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意识都非常强烈,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各项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对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设施的投入都非常重视,对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也比较重视,甚至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有关事务,但这些工作如何整合运用到质量提升中、实现绩效改进,并没有更好地进行梳理。
2)缺乏EQI建设方面的理论、方法、手段的支持,找不到切入点,无从下手。EQI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整合,还涵盖技术、管理、应用实施、宣传引导、监督等多个环节。有些企业虽然对EQI有一定认识,但不掌握EQI的运行机理和建设策略,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资源投入不足,更糟糕的是一旦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就否定EQI的作用。
3)缺乏了解EQI机理的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相应的人才队伍,那么实施EQI战略的基础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企业建有先进的检测实验室,但其中的人员却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资质,不但无法发挥花大钱买来的设备的作用,有时反而会出具一些错误的报告结果,适得其反。
目前对EQI建设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待更加系统的深入开展。可以预期,一旦认识清楚EQI的实质和作用机理,掌握EQI的建设策略,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EQI集成技术,对EQI实施扎扎实实的建设,必然会给企业的质量管理注入良好的系统性、协同性、适应性,必然会使企业质量管理的能力和结果得到质的提升。
3 EQI的构成与作用机理
3.1 EQI的构成
图2展示了企业质量基础设施(EQI)的构成,以及EQI与企业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之间的关系。其中:
1)EQI为企业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的支撑,企业日常质量管理包括产品或服务策划、产品实现过程策划、质量控制规范以及质量活动控制过程;
2)NQI向EQI提供信息、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服务包括检索、咨询、查新等;技术服务包括人员培训、环境建设等;业务服务包括提供计量检校、检验检测外包服务等。
一个符合要求的EQI是NQI在企业的延伸、拓展、细化和应用,关于EQI的构成和作用机理,图2 提出了4个基本观点:
观点1:EQI实质上是由能够满足企业的产品和过程的要求的人、设备设施和控制规范构成。
需要对图2中的一些概念进行特别说明:
图2 企业质量基础设施(EQI)的构成与作用机理
1)要求:是广义的要求,可以来自标准/法规、顾客要求、合同要求、设计要求等各个方面,可以针对产品及其实现过程,其中标准/法规包括与产品相关的国际、国家、地区、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2)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以及支持性过程;
3)外部资源:符合企业相关控制规范的外部资源,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亦可在规定条件下成为EQI的组成部分;
4)有关人员:应该经过相关培训、掌握相关技能、了解有关规定、取得有关资质,必要时应取得相关认可;
5)设备设施:应符合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6)控制规范:是最核心的内容,应覆盖产品实现的所有过程,并满足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对产品和过程的要求。
该观点实质上是将NQI诸要素的错综复杂、难以厘清的关系与要求,统一转化为人、设备与“控制规范”三者上,如表1所示。在企业层面,这三者都非常容易理解,也非常容易实现。
表面上看,该观点与传统的认知并无不同,区别在于核心的“控制规范”。传统的认知并没有将其置于核心地位;而在EQI的视角,“控制规范”处于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了所有的要求和要素,集中配置所有的资源,在企业中比较容易执行。
两种认知所带来的行为结果的差异在于,在企业中,哪怕负责质量管理的人、设备设施再多,只要质量活动的控制规范没有全面、准确、严格地体现相关要求,就不能确保满足要求。而只要控制规范能够全面、准确、严格地体现相关要求(包括NQI各要素的映射要求),其一定对产品、产品实现过程/子过程/质量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解、细化,也一定对每个质量活动的步骤、资源需求(人/设备/知识/技术等)、任务进行了清晰的描述,配合实际中的严格执行,一定可以确保满足要求。
观点2:EQI的目标和任务是确保了解和符合相关要求;EQI的核心是建立各层次的控制规范。
如图3所示,EQI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来自各个方面的要求,并对一般情况下比较宏观、抽象、笼统的要求进行识别和转化,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方方面面,以确保要求能够得到满足。这其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将要求转化为针对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各个方面的控制规范,并确保控制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严格执行。
在企业中,将各方面的要求,转化、建立成各个层次的控制规范的工作非常繁琐。但如果建立了企业的质量规范库,将相应的质量规范进行结构化、知识化管理,则可以保证质量规范是基础性的、可重用的,使转化工作不仅系统而且准确高效。
3.2 企业质量基础EQI的作用机理
观点3:EQI的作用机理是对相关要求进行识别,系统性地转化成针对企业产品和过程的控制规范,并确保其得到严格执行。
表1 EQI 对NQI三要素的转化
图3 EQI企业质量基础的任务
EQI支持下的质量管理的工作逻辑如图4所示:
1)第一步,进行产品或服务策划,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明确相关过程的具体工作内容;
2)第二步,针对每一个产品实现过程,及其所属的质量活动,全面分析、识别、提取相关的法规标准以及要求;
3)第三步,将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要求在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进行展开,具体落实;
4)第四步,将该产品实现过程及其所属的质量活动中对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具体落实到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的要求方面;
5)第五步,最核心的一步,就是将上述所有的初始要求及其细化转化落实,全部制定、生成为各个层次的控制规范;
6)第六步,在质量活动执行过程中,确保质量控制规范得到严格执行。
3.3 企业质量基础设施EQI的集成需求
观点4:EQI的集成技术与集成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与企业产品和过程有关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要素,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并综合应用到控制规范中。
具体的任务包括:
1)支持监视、识别、提取、规则化相关要求;
2)支持系统性、准确、无遗漏地转化成各层次的控制规范;
图4 EQI企业质量基础的逻辑步骤
3)对现行各层次的控制规范进行知识化、结构化管理,保证其可重用、可迭代,使质量策划工作变得准确、高效,为实现智能质量奠定基础;
4)对质量活动实施严密的过程控制。
如上所述,通过深入分析EQI建设需求及其作用机理,引入信息技术,将EQI的要求集成实现,构建EQI集成管理系统,对相关的要求(包括NQI各要素的映射要求),对产品、产品实现过程/子过程/质量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分解、细化,对每个质量活动的程序步骤、资源需求(人/设备/知识/技术等)、任务等做严密清晰的描述,并全面、准确、严格地反映在各层次、各方面的控制规范中。同时,对实际的执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或检查时进行严格核对,就可以确保满足要求。
如果引进工作流等技术,构建相应的EQI集成管理系统,将会更加轻松、高效的实现:各种要求的系统监视、识别、提取、规则化;系统性转化成各层次的控制规范;企业控制规范库的知识化、结构化管理;基于工作流等技术的过程控制等,将可以充分发挥EQI的效能,促使企业逐渐迈向智能质量阶段,跟上智能制造席卷各行各业的大潮。
4 装备制造企业EQI应用实例
以某装备制造企业的合格供方选择为例,之前采用的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存在的问题是:
1)没有梳理、规定供方所需要的资质,忽略了相关法规标准、顾客以及相关产品对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没有限定其资格的适用范围,是全系列产品还是特定产品;
3)缺乏对供方的资质、能力、绩效的查验;
4)对于查询哪些历史数据、来源、负责人,都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将造成供方选择流于形式,导致采购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企业产品无法满足顾客要求的后果。
而按照EQI的要求,对合格供方选择的控制流程进行完善,形成如图6所示的新控制流程,将原流程中疏漏的要求增加进去。同时,对相关控制规范亦进行补充完善,如图6中央的每一个质量控制活动以及左侧的独立的质量控制子流程,那么合格供方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较好解决。
图5 某装备制造企业的合格供方选择控制流程(原始)
图6 某装备制造企业的合格供方选择控制流程(更新)
两相对比,表面上看是原有的控制流程不细致,而实质上是以往没有实现EQI的要求,质量基础的各要素未能在企业中实现有效集成,相关要求未能得到清晰的识别、提取、转化,质量活动的控制要求未能得到清晰描述,必然不能确保满足要求。
5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质量基础设施(EQI)是企业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质量基础(NQI)充分发挥效用的关键纽带。可以预期,随着对EQI的概念、需求、作用机理和运行模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提高,各类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出适合自身需求的EQI,必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提升质量,并创造巨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