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研究
2021-02-28◆郭骁/文
◆郭 骁 / 文
实践领域中的巨大理论诉求,倒逼管理理论在尚不成熟完备时,就不得不快速、应景式地分化出细
一、引言
理论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并不断发展的结果。实践在前,理论在后,管理学也不例外。管理实践的发生,历史久远。自从人与人开始互动合作就存在管理实践的雏形,后期才进行归纳总结,直到1911年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才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显然,管理实践的历史很长,而相对应的管理学发展历史较短。两者在时间积累上的巨大差异,意味着管理学理论体系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尚不成熟和完备。而在管理学诞分的管理子理论,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这也注定了各个管理理论分支的更加不成熟,其分割依据、分割逻辑以及分支内的理论要素都只是与管理实践的各个表相进行了相对简单的对照。管理实践中将组织结构按职能细分为不同领域,管理理论的分支也参照这些职能领域进行了设定和命名。
正如人体虽有不同子系统但又整体构成一个大系统一样,管理实践中企业组织虽然划分了不同职能部门,但实则也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体现在若干职能部门分别交由不同副总经理分管,并最终由一个总经理来统筹,从而通过“由分到总”实现管理实践整体的系统性。但与管理实践对照形成的各管理分支理论,彼此却异化成为平行独立的关系,在学科理论层面缺失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各个管理分支理论间没有统筹形成某种“明确有形”的互联关系,内在系统性遗失。但由于管理实践本身具备系统性,因此与其对应存在的各个理论分支间必然存在紧密联系,比如战略管理理论涉及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又涉及生产运作理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内在系统性客观存在,只是零散分布在不同分支的理论中,暂时遗失了。
既然人为切割形成的多个管理分支间本身存在交叉和联系,就需要分析不同管理分支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这些暂时遗失的“隐形联系”尽力描绘出其“明确而有形”的轮廓。而在这诸多管理分支中,战略管理和质量管理“似乎”是差异较大的两个极端,前者似乎是“阳春白雪”,后者似乎是“下里巴人”,尤其需要进一步分析了。
二、战略管理理论与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比较
1.早期发展比较
两个管理分支的早期发展可以直接从各自领域权威学者的背景及著作中体现。在质量管理领域,质量管理先驱休哈特出生于1891年,是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于1931年出版代表作《制成品质量的经济控制》;朱兰出生于1904年,代表性著作《朱兰质量手册》(第一版)出版于1951年;戴明出生于1900年,1928年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1947年以抽样理论专家身份赴日本指导人口普查工作,后在日本专注于企业质量管理,两部代表著作分别出版于1986年(《转危为安》,Out of the crisis)和1994年(《新经济观》,The new economics);日本质量管理早期代表人物石川馨在1968年出版代表作《质量控制指南》;我国质量管理先驱、首届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首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奖)获得者刘源张院士,在研究生求学阶段分别专注于统计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和运筹学,于1960年出版《运筹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在战略管理领域,该领域的先驱安索夫出生于1918年,代表作《公司战略》出版于1965年;战略管理权威迈克尔·波特出生于1947年,代表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分别出版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
以上的简单比较可以看出,质量管理的学科基础是数理统计学,属于基础学科,而战略管理的学科基础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属于应用科学。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历史更长也更成熟,战略管理即使在管理学科内也属于发展较晚、较不成熟的分支之一。
2.当代发展比较
随着当代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别,过去更强调狭义的质量,即以生产制造单一过程的质量管理为对象,而广义层面,费根鲍姆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1](TQC)的概念,即在所有企业经营的职能领域(不限于生产领域)都运用质量管理理念和工具。那么,在战略管理领域是否也可以开展质量管理?于是,初步的交叉产生了。其次,战略管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发展,尤其在近二三十年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迁,贸易往来的深化和多元以及当前5G支持下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都促使企业的战略管理实务变得丰富多样,相应的战略管理理论也百花齐放,涌现出众多新概念、新逻辑、新理论。可以说,在21世纪之前,质量管理理论发展走在了战略管理理论前面,质量管理更热门也更受重视;而进入21世纪,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速度则更快,成为关注热点,也比质量管理更受重视。当然,这是由管理实务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这是否能说明两者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关系呢?事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针对质量管理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刘源张院士指出:“质量管理是个技术科学的问题……归根结底,质量问题是要靠技术解决的。质量管理也是个哲学问题,里面有唯物辩证法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质量管理也是个人文科学的问题,里面有秩序的问题、治理的问题、法律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谐的问题。质量管理更是个经济科学的问题,里面不仅是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问题,也有资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竞争与协作的问题。质量管理一般认为是个管理科学,这也对,里面有权限和责任、组织和委让、标准和规范、体系和要素、意识和行动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质量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会构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我写下这方面思索的一些片段,这里一点、那里一滴,不成体系。但总的来说,读者也许会看出我思想上的连贯性”[2]。不难看出,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大极广,兼具技术性和思想性,涵盖工具性和方法论,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领域,因而质量管理绝不应简单理解为“下里巴人”,不能因其是传统学科分支而且不是当前研究热点,就对其学科价值和研究意义产生怀疑。同样,战略管理虽然是当前研究热点,但也不能因其本身具有的宏观性、前瞻性以及决策属性而视为“阳春白雪”。如果战略不能在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层面落地,也是虚妄。
三、战略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1.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中的战略管理: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埃文斯和林赛指出,世界上对于质量管理实践最具影响的两种框架分别是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ISO 9000国际标准认证。前者的评审依据一套严格的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该准则包含七个类目,分别是领导、战略计划、顾客与市场、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3]。按照这一权威经典的质量管理框架,质量管理是大范畴,战略计划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是从属其中的小范畴。或者说,两者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质量管理是目标,即企业经营的终极结果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优良,长期而言,财务回报只是质量优良的副产品,而为达此目标,战略管理只是多种手段之一。
2.战略管理理论框架中的质量管理:总体与分部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框架,最早由Analog Devices公司的阿特·施奈德曼于1987年首创,后经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进一步提炼、总结和传播。该框架的目的是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微观具体指标,以利于沟通。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财务方面(测量提供给股东的最终财务绩效,如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内部方面(驱动企业的关键内部过程的绩效,如质量水平、生产率、运转周期等指标);顾客方面(关注顾客需要和满意及市场份额,如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学习方面(关注组织中的人员和技能,如智力资本、雇员满意、市场创新和技能开发)。该框架强调财务方面是滞后指标,只反映已发生的事情,而其他三个为先行指标,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同时强调对四个方面的同步测量和重视,而质量水平则包含在其中的内部方面,是作为其中一个考核衡量维度来看待的。从这个角度看,整个战略管理框架是总体,而质量水平只是其中的一个分部。平衡计分卡强调,需要同步测量包括质量水平在内的多维度、多分部,才能及时观测到组织战略绩效的变化。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理论与质量管理理论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辩证统一关系。尽管两个管理分支的发展历史、概念范畴和工具方法有差异,但其差异只是源于两者针对组织研究的切入点和观测角度的不同,两者的理论框架和逻辑内涵是互洽的。企业组织既然是一个多部勾连的系统,那么对其开展观测研究的不同理论分支也必然是“藕断丝连”的辩证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