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膳正要》香药汤煎荔枝膏的食养考证

2021-02-28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姜汁乌梅麝香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元代饮膳太医胡思慧编撰的饮食营养学著作《饮膳正要》中,记载过一道香药汤煎“荔枝膏”,从字面意思上看,荔枝膏应该是用荔枝熬成的膏状物,然而中国古代的荔枝膏,却有着特殊的制备工艺。按照《饮膳正要》的“荔枝膏”配方,先用“一斗五升水”熬制“乌梅肉”、“去皮桂”,熬到水剩下一半时,滤一遍果肉渣滓,再加入“沙塘”、“生姜汁”继续熬,再过滤一遍渣滓,放凉沉淀,最后加入“麝香”,搅匀后即成荔枝膏。

《饮膳正要》荔枝膏配方表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膏里既没有荔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膏”。考察“荔枝膏”的形态性状和应用场景,更类似于今天大众所熟知的“川贝枇杷膏”浓缩饮用型中药制剂。察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饮用方式,其脱胎于中亚伊斯兰自唐代传入中国的糖水饮料sherbet,阿拉伯传统sherbet饮料的制作特点就是在混合了各种水果的水中大量兑入糖或蜜,长时间熬制蒸发水分,炼制成高糖分的浓缩汁液,加入中亚地区各种香料,长期贮存兑水饮用,尤其是在暑气浓重的时节饮用,有生津止渴之效。对比sherbet的制作方法,不难看出荔枝膏亦是遵循相似的方法炼制。经过对sherbet这种异域汤水的本土化改良和发展,到了宋代以后,结合中医养生观点和本土食材香材,荔枝膏开始出现在民间饮食生活和古典典籍考察视野里。

1 荔枝膏食材的食养考察

荔枝膏食材的主要原材料是乌梅不是荔枝,究其原因,可能与《糖霜谱》中所称的荔枝价贵有很大关系。“凡物以希有难致见珍,故查梨、橙柑、荔枝、杨梅四方不尽出,乃贵重于世”[1],物以稀为贵,荔枝虽是我国本土水果,也有“止渴、益色、健气、治瘰疬、瘤赘”[2]的药用价值,但产于岭南,古时交通不便,运输成本不菲,保鲜技术也不发达,因此,难以作为原料普及。

而中医常用药材乌梅更容易获取、贮存,也更便宜,是古代食养两用的材料。早在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中就有乌梅食用的记载,有一种煮不死的巨型横公鱼,用“乌梅二枚”煮熟食用可以“止邪病”[3]。实际上,将乌梅最早进行入药配伍的方剂,在汉代就已出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4]就三次论述到了乌梅入药,并有了关于乌梅丸的配方。根据“知梅学究”刘鸿恩的观点,乌梅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门类的“排难解纷之佳士”,今天的中医类教材把乌梅的功效归纳成“五止”,“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收敛止血”[5]。

据《饮膳正要》原文,荔枝膏的主要效用是“生津止渴去烦”,取的就是乌梅“生津止渴”的功能,这一功能在历代典籍中被传播得最频繁。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就描摹了一派热闹非凡的宋朝夜市摊贩场景,荔枝膏和“绿豆汤”、“生淹水木瓜”、“沙塘冰雪”[6]等祛暑饮料一起被沿街叫卖;周密的《武林旧事》第三卷“都人避暑”则罗列了“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糰麻饮”[7]等颇受欢迎的消暑糖水饮料。用乌梅做“荔枝膏”,除了出于乌梅的食养作用,还因为乌梅、肉桂和麝香(有些荔枝膏配方用丁香等木香)调和而成的口味,最接近荔枝的风味,既起到了解暑生津的作用,也满足了古人的口腹之欲,这酸甜可人的口感为其奠定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2 荔枝膏香药的食养考察

虽然《饮膳正要》是一部蒙汉饮撰兼容并蓄,且夹杂着回回饮食习惯的多民族融合饮食食养作品,但“诸般汤煎”中记载的“荔枝膏”用到的两味香药药材“桂”和“麝香”,却是道地本土香药。

2.1 桂的食养考察

包括《饮膳正要》在内的各版本的“荔枝膏”配方中,都少不了一味香药“桂”。然而这些配方中的“桂”,却并未写明是“肉桂”,还是“桂枝”,事实上,在中医典籍中,桂的不同部位有很大的功效差异,但是明前的医书,在记录配方时,基本没有明确地区分这两者。与《饮膳正要》同时代的《珍珠囊》区分肉桂和桂枝的表述是,“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用肉桂”,又有《汤液本草》特别指出:肉桂“大辛”,“补下焦热火不足”,是用来治疗“沉寒痼冷”的,“春夏二时为禁药”[8]。《本草害利》则点出桂枝“或蜜炙用”,以蜜的甘润增补桂枝入上、中二焦的作用。联想《饮膳正要》中使用的“桂”,也是与“熟蜜”配合使用,《饮膳正要》中还特别标注制法是“去皮,剉”,而桂枝去皮确能更好地发挥“发汗解肌”的作用,料想此处之“桂”应是选取轻扬的“桂枝”,在夏令时节发汗和疏通血脉。

2.2 麝香的食养考察

麝香是本地中药材,产于河西走廊,是河西走廊的道地香药。《本草纲目》中记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猜,故俗呼香猜。梵书谓麝香曰莫诃婆伽”[9]。根据《本草纲目》,麝香的主要功能至少有两个--“开经络”、“透肌骨”,暑气日盛的时节,湿热秽浊蒙蔽心包络,此时麝香辛香提神、舒张解闭、驱浊宣窍,有开窍通络之效。因此,《饮膳正要》中最后加入“麝香”,符合荔枝膏“生津去烦”的药用诉求。

在各版本的荔枝膏配方中,麝香的用量极微,如《饮膳正要》、《御药院方》、《普济方》中麝香的用量均为“半钱”,根据古今重量换算,唐至清代的“半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0.0158g,极少的用量,究其原因,大概一是由于自唐以来,香药贸易繁盛,麝香就属于名贵香药,二来麝香有兴奋中枢神经、加速心搏的作用,能治便秘,甚至少量用于产科,治疗产妇生育不顺,因此过量服用也会产生副作用。

2.3 生姜汁的配伍食养考察

值得注意的是,《饮膳正要》荔枝膏是用生姜汁炮制的,古代中药用生姜汁炮制是惯用的技法,汉代就已出现,生姜汁作为中药辅料则初见于南北朝,“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10]。早期使用生姜汁的目的是为了制毒和解毒,后来发展为纠正药物偏性的作用。因此,荔枝膏以生姜汁姜炙,可能主要是为了抵消和削减另外两剂香药的辛温香窜之烈性,增补宽中和胃的效果。

3 荔枝膏食养的普世化应用

考察历代古籍,从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宋代笔记小说,到明清以降的医家医书,荔枝膏的使用场景相当多元化。

3.1 养生饮料和甜点

荔枝膏虽然今不复存,但参考其糖水类型和饮用方法,大略类似于枇杷膏、乌梅膏,需要兑水稀释饮用。虽然加入香药材,如“生姜”、“桂”、“麝香”等香药,但由于糖的用量大,盖过香药“苦味”口感,因此饮料会呈现甜润清香的风味。在《东京梦华录》、《西湖繁胜录》、《焦氏说梏》中都是民间非常受欢迎的饮品,是古人消夏利暑的休闲饮料。

在《武林旧事》卷之六中,“荔枝膏”还同“鲍螺”、“糖丝”、“甘露饼”、“糖脆梅”、“橘红膏”、“蜜姜豉、“韵姜糖”、“糖豌豆”、“桃穰酥”、“蜜枣儿”、“乳糖狮子”[11]等一起成为宋末元初远近遐迩的美味甜点。

有宋一代的文人仕子们也把“荔枝膏”写入诗里,“椰子簟凉肤起粟,荔枝膏冷齿生冰。”“槟榔蜜涎吐胭脂,茉莉粉香浮醽醁,荔枝膏茶搅琼酥。”可见当时“荔枝膏”是一道雅俗共赏的小食。

为了便于贮存随取随用,古人还发明了将荔枝膏原料磨成干燥粉末,加水服用的方法。明代宋诩直接将荔枝膏做成养生食品,“乌梅肉四两焙干,干姜二两,泡甘草二两,官桂半两另研松,沙糖二斤叧研,右为细末与沙糖官桂拌匀磁器收贮,沸汤点服”[12],应是荔枝膏的升级版喝法。

3.2 服香含香治口臭

古代的文人和贵族女子,皆有含香和服香的习惯,是那个时代保持口齿卫生的方案。《圣济总录纂要》中记载了用“桂心”等七味香药治疗口臭的七香丸,《太平惠民和齐局方》也记载了以“射香”(即麝香)等五味香药治疗恶气淤塞的五香散。从清洁清新口腔的角度出发,荔枝膏这样的养生食物,不仅有甜蜜的香气,更有保健效果,而且对于人体而言,内服散香,也比外敷涂抹效果更佳,言辞之间口舌生香,荔枝膏的服用,也广泛存在于古人社交场合。

3.3 内治疟疾外化脓

除了施治“生津止渴”,明代以后,医家还将“荔枝膏”运作于治疗瘰疾和疟疾,如《普济方》“诸疟门”援引《御院药方》“荔枝膏”的方剂来内服治疗“疟疾”[13];《证治准绳》用“麝香”、“白豆蔻”、“川穹”、“乳香”、“龙骨”和“全蝎”,混合“荔枝肉”捶到烂软,加米饭糅合成膏药,贴在颈部淋巴结核块处,是为用荔枝膏外敷治疗“瘰疬”[14],充分发挥“麝香”透肌的功能;《普济方》“诸疮肿门”则提到了以“荔枝膏药”配合疮药“追脓”的方法[15]。

4 结语

从民间怡情小食到宫廷摄生药饮,从内服香药到外用膏药,香药汤煎“荔枝膏”及其衍生配方,展现了古代医家善用道地药材食养双治的智慧,也通过小小一盏“荔枝膏”,揭开了宋元明清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一隅。

猜你喜欢

姜汁乌梅麝香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广式姜撞奶,美味又驱寒
天马行空的碰撞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姜汁撞奶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于德泉院士:磨剑40年攻克人工麝香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