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微创旋切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2021-02-28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肿块良性微创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在乳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乳腺多发性良性肿块。良性肿块主要包括纤维腺瘤、纤维腺病结节、乳腺囊性增生以及乳腺囊肿等,当前临床对其所进行的治疗通常是实行手术治疗,能够避免患者病情恶化,进而对不良结果的产生进行有效预防。最近几年,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良性肿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管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还是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强化,人们对乳腺良性肿块所的治疗进行了重视[1]。以往通常是实行乳腺肿块切除术进行治疗,虽然其疗效显著,但是会对患者带来极大创伤,并且手术之后对患者带来的创伤以及乳房变形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其有着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以及瘢痕大等缺点,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约束。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手术是最近几年获得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手术治疗方式,其以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疗效显著,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比分析微创旋切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00例乳腺多发良性肿块患者开展研究,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标本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28±3.45)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69±3.06)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以及B超检查后均确诊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都存在紧张焦虑感,手术意向强烈;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精神疾病以及意识障碍患者;排除哺乳期妇女;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排除肿块位于乳晕下方并且存在哺乳要求的患者;排除存在恶性肿瘤以及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排除月经期以及存在隆胸史患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手术之前,两组患者均实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乳腺肿块的形态、供血情况以及周围组织关系;另外,手术之前禁食禁水,做好术前准备,创建静脉通路,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1)参照组。本组实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实行常规消毒并且使用1%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要按照肿块位置、大小以及深浅等做一放射状或者弧形切口,长度为2-5厘米,并将肿块切除;手术之后对其实行加压包扎,缝合切口。

(2)观察组。本组实行微创旋切术治疗。使用高频彩色超声明确病变以及肿块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对其实行局部浸润麻醉,在患者乳腺隐蔽处或者是自然纹处做一切口,长度约为3毫米,注意要避开导管以及乳腺血管,在切口部位置入旋切针直到乳房肿块后方,对穿刺角度进行合理调整进而使旋切针的凹槽可以对准乳腺肿块,使用真空负压把肿块吸入到凹槽中,同时对其进行切割,如果肿块相对较大,则可以对其实行扇形切割。在产生负压之后,要随着旋切针将其病灶组织吸出,对其实行多次旋切和抽吸,直到完全切除为止。将旋切针推出,对其实行超声检查,在确定不存在淤血以及残留肿块之后,使用弹力绷带对其实行加压包扎,48-72小时之后则可解除。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各项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血肿以及皮下淤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详细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的并发症并没有产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比较[n(±s)]

表1 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比较[n(±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近几年来,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临床中,乳腺良性肿块是一种非常常见疾病,其不管是对患者的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带来严重创伤,病情严重的其良性肿块很有可能会产生病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3]。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病之后,其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和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则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再加上当前患者对手术治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对手术之后的美观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4]。乳腺良性肿块在青年妇女中是非常常见并且多发的,其中约有80%为良性肿块,主要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以及纤维腺病结节等,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乳腺疾病,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需要对其实行早期治疗,进而控制病情发展。临床中对其所进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传统手术治疗以及旋切微创手术治疗[5]。在传统手术治疗中,虽然其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其会对患者机体带来严重创伤,并且患者受到创伤以及乳房变形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负性心理。在传统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只能用手触摸的形式对患者病灶进行探查,如果其病灶相对较小,则很容易产生漏切的现象,无法对病灶进行全面清除,复发率较高[6]。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另外,在传统手术治疗中,患者在手术之后很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较大的手术切口很容易形成瘢痕。并且传统手术治疗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严重的甚至会使患者的乳房形态产生变化,进而对患者乳房整体的美观程度带来影响,因此其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所以,探索出一种可以降低并发生发生率、有效切除肿块、恢复时间较短并且不会对美观程度产生影响的手术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7]。最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临床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微创旋切术是一种对乳腺多发性肿块进行治疗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由真空抽吸泵和活检探头组成。在这种仪器结构中,其具有较为特殊的传送装置,即内套针可以在外套针中进行自由活动,能够分多次将切除组织运出体外,同时可以实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标,能够有效避免穿刺频率的增加而对腺体以及皮肤所带来的损伤[8]。微创旋切术操作简单便捷,在实行一次穿刺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持续性切割,并且切割方式较多,能够对纤维瘤以及乳腺小病灶进行及时切除,感染率相对较低。另外,在实行微创旋切术的过程中,其局部麻醉可以使患者在较为清醒的状态下配合相应的手术治疗,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但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实行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进针方向和进针点进行合理选择,进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美观度,最好选择较为隐蔽的部位进行穿刺,比如在乳晕周围;此外,在实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局部血肿的现象,所以在实行旋切以及退刀之前,要实行真空抽吸的方式将淤血清除[10];在实行超声波定位的过程中要对其精确程度进行确保;探头要保持负压吸引;手术切口要尽量避开乳腺血管,并且尽可能选择通道较短的切口;同时在对乳腺肿块进行切除的过程中要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微创旋切术有着手术恢复时间短,操作便捷以及手术创伤小等优势,因此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11]。微创旋切手术对患者所带来的瘢痕相对较小,可以有效提高切口部位的美观程度,与此同时,和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其手术恢复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相对较短,对于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微创旋切术是一种封闭式的操作系统,因此其安全性相对较高。此外,微创旋切术的功能具有全面性,手术之后不需要对其伤口进行缝合,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并且不会对患者的乳腺功能带来不利影响[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对乳腺癌多发良性肿块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微创旋切手术能够使患者的术中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患者乳房美观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对乳腺多发良性肿块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实行微创旋切手术,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成效,对于改善患者的术中各项指标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猜你喜欢

肿块良性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