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2-28牛利利

智慧健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发育神经患儿

牛利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本研究探讨在高危儿随访中实施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0例。

纳入标准:①以上500例高危儿全部在家属完全知情状态下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②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遗传代谢疾病、天生残疾以及严重进行性发展躯体疾病者;②资料缺失。

1.2 研究工具

1.2.1 20 项神经运动检查

本次研究选择20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经两名具备20项神经运动检查资格医师执行操作,若出现三项或以上异常患儿,开展头颅MRI检查。

1.2.2 0~6 岁儿心量表

分别为以下5个行为能区: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以及社交行为。

1.3 研究方式

1.3.1 随访监测

针对500例高危儿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每月龄均全部进行20项神经运动检查;在不同月龄阶开展儿心量表测试,结合实际状况适当调整神经发育评估以及门诊随访频率,随访具体时间则控制在1~2年。

1.3.2 早期干预

常用的早期干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感觉统合疗法、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等。

早期干预的服务对象是指0~3岁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领域的发育迟缓风险或已存被发育迟级的儿童。干预的内容有:①体格发育;②认知发育;③沟通能力发育;④社交或情练发育;⑤适应性发育。

目前,早期干预服务的内涵已从单一为个体儿童提供治疗性服务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多团队合作、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包括:①早期识别、筛查和评估系统的建立;②保合作;③专业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医疗服务;④家庭训练指导、咨询和家访;⑤特殊专业指导(由早期干预服务专家提供);⑥语言-言语病理学治疗;⑦听力康复;⑧运动和技能训练;⑨心理咨询;⑩有需要的其他健康服务;⑪社工服务;⑫视觉康复;⑬辅具及相关支持服务;⑭患者的转运、解释服务以及其他相关帮助家庭接受干预服务的设施。通过多学科团队的评估决定儿童需要的服务类型和数量,并和父母亲一起来共同制订个体化家庭服务方案(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IFSP)。

个性化家庭服务方案制订过程中,由一个有资质的多学科团队评估后提出针对每一个儿童和家庭所需要的服务类型和程度,而家庭是个体化家庭服务方案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问题的识别、家庭的需求和孩子的目标等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根据儿童和家庭的综合评估,制订的个体化早期干预方案包括下面这些内容:①儿童目前的发育状况:包括儿童体格、运动、语言、社会交往等各领域现有的功能和技能水平,并以此为基点,制订训练计划;②家庭功能:了解家庭的经济能力、资源和关心的问题,制订适宜的干预训练计划;③促进儿童发育的具体措施;④主要的期望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表;⑤儿童及家庭将接受的特殊服务项目;⑥预计开始干预训练的日期和持续时间;⑦提供负责这项干预服务并帮助这个家庭完成这个计划的负责人姓名;⑧制订帮助儿童和家庭完成其与学校服务链接的步骤。

1.4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再导入数据至IBM 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500例高危儿基线资料

500例高危儿男女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8.00%(390/500)和22.00%(110/500);其中早产与足月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00%(180/500)和64.00%(320/500);平均出生体重值(2746.57±693.02)g,平均孕周(36.63±4.02)周。

2.2 随访结果

500例高危儿提供>12月随访,年龄<3岁。神经学发育结果:正常、偏离、迟缓、脑瘫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80%(184/500)、36.20%(181/500)、20.00%(100/500)和7.00%(35/500)。

2.3 20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

500例儿童经筛查显示,82例(16.40%)疑似脑损伤,其中6例(1.20%)感觉异常发育;69例(13.80%)上肢或者是下肢肌张力异常;48例(9.60%)出现主动肌张力异常;23例(4.60%)存在原始反射部分引出不明显或者是缺乏;27例(5.40%)存在姿势异常。

2.4 干预前后500例高危儿DQ对比

对20项神经运动检查显示异常的500例高危儿通过开展≥2次干预和儿心量表测量共175例,将干预前后情况加以对比,即将第一次测试结果(干预前DQ)与最终测试结果(干预后DQ)进行比较。与干预前高危儿DQ(63.12±20.28)相比较,干预后高危儿DQ(75.06±19.92)显著偏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DQ表检查结果

干预后DQ 评分正常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DQ 表检查结果(n)

2.6 针对脑损伤患儿干预情况

通过早期干预后,82例神经运动恢复正常患儿、好转患儿以及无效患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8.29%(56/82)、18.29%(15/82)和13.41%(11/82),6例拟诊属于脑瘫患儿,其中1例颅内出血,1例低出生体量儿合并重症肺炎,3例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

3 讨论

针对存在神经发育伤残危险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够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儿运动发育以及智力发育[1-2]。当前,针对出生后早期婴儿脑功能进行评估技术与方式较多,然而缺乏一定长期随访可行性,因此应当予以可行、系统且有效的随访干预方式以及评估方式[3-4]。

本研究结果显示,500例儿童经筛查显示,82例疑似脑损伤,其中6例感觉异常发育;69例上肢或者是下肢肌张力异常;48例出现主动肌张力异常;23例存在原始反射部分引出不明显或者是缺乏;27例存在姿势异常;与干预前高危儿DQ(63.12±20.28)相比较,干预后高危儿DQ(75.06±19.92)显著偏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心量表和20项神经运动检查显著相关(P<0.05);通过早期干预后,82例神经运动恢复正常患儿、好转患儿以及无效患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8.29%、18.29%和13.41%,6例拟诊属于脑瘫患儿,其中1例颅内出血,1例单纯出生体重儿,1例低出生体重儿合并重症肺炎,3例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提示,开展早期干预和评估,能够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5-6]。本研究采用20项神经运动检查发现存在运动发育异常患儿,但仅限于0~12个月婴儿,长时间随访必须开展全面发育商DQ检查[7-8]。本研究显示干预后DQ评分正常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提示,儿心量表与20项运动检查法能够筛查出因轻微脑损伤所致神经运动发育落后等,将以上两种评估方式联合使用,早期干预能够改善神经发育异常严重程度以及降低脑瘫发生率[9-10]。

综上所述,儿心量表与20项神经运动检查可行性高,能够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使其神经学发育结局得到改善,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发育神经患儿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神经”病友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