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策略探析

2021-02-27叶原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必要性课外阅读现状

叶原清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仅仅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足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是学习阅读的方法,课外是阅读的延伸,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必要性;读书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进行大量的阅读,除了学习课本里面的文章外,也要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为了扩展阅读面,教师就必须通过推荐大量的作品让学生去阅读。如果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就会“水过鸭背不留一点痕迹”。因此,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课外阅读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每天阅读课外书在半小时以上的学生只有45%,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阅读时间不足,每周读1本课外书的学生少之又少。从数据调查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不足,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的方法掌握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因素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网络的高度发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网络和多媒体的出现也让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很多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自觉性低,会出现少读书或不读书的现象。学生读书时间欠缺,就会造成阅读速度较慢,阅读效率也较低,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总量的要求。现在很多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当,读课外书时只看情节,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也比较差。

2.家庭环境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为孩子报满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占用。另一个因素就是家庭没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资源不足,没有一定的读书环境。

3.教师重视态度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没引起教师重视,在教学中由于课时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很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一些教师为了考试成绩,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只重视学生进行应试的能力,扼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不能掌握阅读的方法。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课外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写作能力。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想象力。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巨大的作用。书读得越多,知识面就会更开阔,视野就会更广,思维就会更活跃更具有灵活性。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阅读量大了,知识就会增加,思维就会发散,智力就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增强。

三、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學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课外书的内容不一样。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适合阅读漫画、寓言、故事、童话等简短有趣味的课外书籍;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适合阅读整本完整的课外读物,要指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和儿童文学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等等;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适合阅读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色课外读物。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另外,引导学生选择书籍阅读的时候,要防止学生阅读有暴力行为或者带有色情等不健康的书刊。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般读书程序

1.看书名。教师指导读书时,要先看看封面书名,并从封面插图和书名进行思考和联想。从题目入手预测故事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2.知作者。阅读课外书时也要关注文章的作者,因为每本书的作者都有不同的经历,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同。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再者,时代背景的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会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有些作品就是记录作者经历过或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实故事,如,林海英的《城南旧事》、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将会更好地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3.读序言。序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描述,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故此,读序言的内容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4.看目录。目录是全书结构布局的框架,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快地知道作品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要让学生先看看作品的目录,想象一下作品里面的大致内容,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5.品内容。品读首先要充分地读,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情节。其次要理解感悟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

6.作记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因为做读书笔记时既能更深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有更深的思考,有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运用三个“关注”二个“养成”阅读方法

1.关注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时,注意引导梳理故事情节。叙事和写人的文章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关注故事情节,不是欣赏作品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把握作品主题的作用。如,《大林和小林》故事中的大林凡事依靠金钱,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懂得思考,也不懂得动脑,即使拥有了大量的金银财富,却饿死在金银堆里。而小林虽然一路上遭遇了种种困难,可他却一直没有放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还得到大家的喜爱,过上幸福的生活。故事以这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和结局为情节,揭露故事主题:人必须得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能锻炼能力,增长知识。

猜你喜欢

必要性课外阅读现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