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管理法与膀胱内压简式测定联用模式在脑卒中尿管留置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27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高平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压尿管尿量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高平苹

脑卒中患者受排尿中枢损伤影响,多会出现膀胱尿道功能异常问题,需接受留置导尿干预以解除症状困扰[1],但尿管的长期留置状态会引发恢复期尿潴留高风险[2],且可加大尿路感染概率,使肾积水、肾损伤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相关系列性并发症高发[3],尿管的早期拔除有助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泌尿系感染风险的降低[4],但现行的常规尿管拔除模式具备鲜明的经验性尝试特点,科学直观拔管指征的缺乏使患者常需承受拔管时机不当所引发的尿潴留/复插痛苦,我院尝试采用日记管理法与膀胱内压简式测定联用模式对脑卒中尿管留置者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9年1月~12月收治于我院接受尿管留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88例为研究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满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留置导尿,认知交流正常,有准确表达尿意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认知精神沟通障碍,并存尿道狭窄,并存尿道梗阻,并存膀胱尿路感染,不配合治疗。女40例,男48例,平均年龄在(62.35±8.36)岁,因尿潴留、尿失禁留置尿管者分别为68例和20例,平均病程在(5.52±2.41)天,单号病室收治的44例设为试验组,双号病室收治的4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观察样本在尿管留置原因、年龄、性别、病程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两组均接受留置尿管基础护理,规避牵拉阻塞挤压尿管行为,维持尿管于通畅引流状态,引流装置更换频次为每周一次,教育引导护理对象开展导尿管夹闭训练活动,指导护理对象于有尿意时行放尿操作。对照组于病发14日后行尿管更换,有漏尿情况或患方有要求时,护士以医嘱为据,于护理对象膀胱充盈时执行尿管拔除操作,如后续尿潴留再次出现,则行尿管复插留置。

试验组接受日记管理法与膀胱内压简式测定联用模式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①膀胱内压简式测定。于脑卒中病发四日后每日行膀胱测压一次,具体测压操作方式为:护理对象处于仰卧位,以无菌操作法置入双腔气囊导尿管并行良好固定,将导尿管末端与一个三通管相连接,三通管三个端口分别与引流管、无菌生理盐水、测压装置(水柱式)相连,在平卧位下,测压装置零点选择护理对象的耻骨联合中点,先行膀胱尿液排尽,然后自三通管行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操作,注入液温度控制于37℃,引领护理对象对膀胱充盈度加以感知,以其充盈感行灌注容量确定,于护理对象有膀胱充盈感时指导其维持一分钟的平静呼吸状态,观察水压计液面波动幅度处于平稳状后行膀胱内压检测,此时液面高度即为护理对象膀胱内压值,记录形式为灌注容量值。当护理对象膀胱内压测定值为14~16cmH2O时可行尿管拔除[5]。②日记管理法。设计项目专用排尿日记,于尿管拔除后连续三日行排尿日记记录,护理工作者详加记录护理对象每次排尿情况,包括有无漏尿、排尿时间、尿量与尿色、进水量与输液量等内容,借助于排尿日记就护理对象膀胱容量、膀胱感觉正常与否加以判定。

附表 两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两次排尿后残留膀胱尿量、首次排尿量之比较(±s)

附表 两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两次排尿后残留膀胱尿量、首次排尿量之比较(±s)

组别 例数 首次顺利排尿时间(h) 首次排尿量(ml) 残留膀胱尿量(ml)试验组 443.50±0.59335.82±2.4151.05±3.74对照组 444.66±0.48274.25±3.33103.36±20.99 t-10.10699.201 -16.276 P<0.05 <0.05 <0.05

1.3 评价方法 统计比较两组观察样本尿管拔除后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管复插率、两次排尿后的残留膀胱尿量、排尿异常率。尿管拔除后首次顺利排尿时间指拔管后至护理对象第一次顺利完成排尿行为间的时间间隔,护理对象无需诱导自行排尿且尿量在200ml之上计为顺利排尿。排尿异常包括尿失禁与尿潴留。尿潴留指两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在100ml之上,尿失禁分为三度,咳嗽、打喷嚏时偶有尿失禁为Ⅰ度,屏气/用力时尿失禁为Ⅱ度,站立状态时尿失禁为Ⅲ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脑卒中病例干预后首次顺利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两次排尿后残留膀胱尿量之比较采用t检验,拔管后尿管复插率、排尿异常率之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脑卒中病例干预后首次顺利排尿时间、两次排尿后残留膀胱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试验组拔管后尿管复插率为2.27%、排尿异常率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4%、29.55%(P<0.05)。

3 讨论

排尿障碍系常见于脑卒中群体的并发症类型,导尿管留置系目前常用的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者临床处置手段[6]。因尿管长期留置期有效尿路管理的缺失,大量尿管留置者会因膀胱挛缩问题而于短时间内丧失自身储尿功能,处于尿管拔除后下尿路储尿功能障碍高风险状态,如排尿次数剧增、一次排尿量减少等,使得尿管拔除后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异常问题成为高发事件,而尿潴留后的尿管复插行为易于增加局部尿道损伤事件、徒增护理对象身心痛苦、引发尿路感染高风险[5]。故精准选择最合宜的尿管拔除时机以便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期限,成为拔管后排尿异常问题的重要预防策略。

人体膀胱正常容量区间在300~500ml,膀胱首次产生充盈感的区间在尿量100~250ml时,首次排尿感产生于尿量在200~330ml时,强烈排尿感产生于尿量于350~560ml区间,膀胱充盈期最高压力在40cmH2O,故可以将膀胱容量作为人体膀胱功能之敏感监测指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检测系简单而有效的人体膀胱功能恢复度评价指标。常规护理中对于导尿操作、尿管更换与通畅度维护等关注度较高,但通常在拔管前准备、膀胱功能训练等方面的重视度有限,尿流动力学具备全面客观的下尿路功能检查手段,但受脑卒中患者转移不便、卧床、瘫痪等问题影响而应用受限,故以膀胱容量内压简式测定替代尿流动力学检查更适用于脑卒中病例膀胱功能评估领域,排尿日记可借助于特定表格对一定时间段内(至少24小时)自然状态排尿相关情况加以连续准确记录,具备简单、无创、客观的排尿异常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优势,不失为一类特殊形式的尿动学检查手段,在儿童夜尿症、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尿失禁等护理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在面对脑卒中尿管留置护理对象时,首先以膀胱内压简式测定法对患者行精准度较高的膀胱功能评估,以此为基准捕捉最合宜的尿管早期拔除时机,在较高程度上成功避免常规护理模式下盲拔尿管所致的复插风险、尿失禁尿潴留问题,实现尽早安全拔管护理目标,尿管拔管后又通过对排尿日记的有效应用,连续性全面性获取护理对象排尿情况客观数据信息,早期发现异常征兆做出积极控制处置,强化排尿异常防控管理力度。如本研究结果所示,试验组脑卒中病例干预后首次顺利排尿时间、两次排尿后残留膀胱尿量、尿管复插率、排尿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排尿日记与膀胱内压简式测定联用护理模式,可推进尿管尽早顺利安全有效的拔除进程,降低拔管后排尿异常问题发生率,具备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内压尿管尿量
火灾条件下气承式膜结构内压FDS模拟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开孔建筑内压风洞试验及其与国内外规范对比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55英寸轮胎胶囊定型硫化机改造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特大型冷却塔单塔内表面风荷载三维效应及其设计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