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1-02-27王俊生
王俊生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医院,河北 邯郸)
0 引言
胆总管结石形成后会引发患者上腹肿胀疼痛,按压有肿块且疼痛感剧烈,发作时通常伴有高热、寒战症状[1-2]。因此,部分患者可能将其误认为普通感冒发烧,在疼痛一直无法抑制后才到医院做检查,耽搁治疗时间。胆总管结石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众多的相关研究均表示保守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对急诊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当患者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稳定后再施以手术治疗,效果更好[3-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常规的开腹手术是现代医学中为患者清除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案,应用较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手术中只需要很小的一道切口便可以完成手术,因此优点较多[5-6]。我院将2018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治疗的6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此次观察实验的对象,通过患者治疗中各数据的比较,来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诊治的6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患者有30 例,设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0 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含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28~87 岁,平均(73.14±4.21)岁;观察组含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28~87 岁,平均(72.38±4.53)岁。两组资料相似,有可比性(P>0.05)。这次观察实验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与家属也签了同意书,患者纳入观察实验时已排除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与其他不适合参与实验的患者。
1.2 方法
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麻醉,根据影像检查中结石的大小、数目等具体情况,利用我院配备的十二指肠镜与乳头点切刀在患者乳头处打开一个切口,切口长度参照要取出结石的直径。取石后,根据造影再次确定结石是否已经完全清除掉。之后将鼻胆管置入引流。
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用手术刀在患者腹部右上方打开切口,找到胆总管后切开,利用胆道镜影像辅助将结石取出。取石后,根据胆道镜的影像观察检查患者结石是否清除干净。之后将T 管置入,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各方面均无异常,可取出T 管。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摘取成功率及术后发生胰腺炎、感染、高淀粉酶血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摘取成功率及术后发生胰腺炎、感染、高淀粉酶血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结石摘取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情况较对照组多一些(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摘取成功率及术后发生胰腺炎、感染、高淀粉酶血症情况[n(%)]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结石的清除,因此,其手术治疗过程就是清除结石的过程[7-8]。胆总管结石因为发作迅速、疼痛剧烈的原因,挂急诊的患者较多。但是大多数患者因为急性炎症的影响及胆道结石的未知,无法立刻进行取石手术,只能先通过保守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再择期手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的进步,微创介入手术逐渐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肩甚至超越它成为手术方式的第一选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通过造影剂形成影像辅助,根据结石直径大小确定手术切口大小,因此,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少[9-10]。
这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摘取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情况较对照组多一些(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较少(P<0.05)。
综上所述,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管总结石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的优点,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极低,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但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出现较多的高淀粉酶血症,需要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