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探究

2021-02-27刘贺佳郭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凝外周血血肿

刘贺佳,郭萌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河北 廊坊)

0 引言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TEI)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且快捷、创伤小、应用广泛等特点,目前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选择性较高的路径之一。但TEI 也存在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应用、血压等因素),术后极易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由此给手术患者带来高风险的并发症威胁,同时还会影响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1-3]。本次研究针对以上情况,决定在治疗期间对TEI 手术治疗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措施,积极改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某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经股动脉实施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0 例)和参照组(100 例)。参照组中男69 例,女31 例,年龄35~78 岁,平均(61.28±21.09)岁;研究组男67 例,女33 例,年龄34~79 岁,平均(62.19±20.38)岁。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参照常规手术的护理流程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

研究组预防性护理:①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有关TEI 诊疗相关知识,包括具体治疗过程、实施方式、诊疗目的及效果、注意事项、手术异常现象等。为患者及家属解疑答惑,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4-5]。提前为患者讲解术后翻身技巧、咳嗽方式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困惑等情绪,避免有术后并发症发生。②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手术前后体征的变化。依据血压情况延长或撤离拔管时间。术后加强巡视频率,重点关注患者术后的皮肤温度、穿刺点等。③加强术后对患者的观察力度,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处理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打喷嚏等情况,指导患者尽量保持小动作完成翻身或伸展运动。术后8 h 内,指导患者对穿刺侧下肢保持伸展状态,并适时给予按摩,降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6-8]。

1.3 观察标准

参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制定标准:①TEI 外周并发症相关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压迫方式、有无强化抗凝。②外周并发症情况: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③按照TEI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对护理满意度予以评估: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EI 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共有27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从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等方面进行全面性探究发现,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和有无强化抗凝等因素均存在相关性,详见表1。

表1 TEI 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n(%)]

2.2 外周血管并发症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出现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概率偏高的一组是参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两组并发症情况存在差异性,详见表2。

表2 外周血管并发症(n,%)

2.3 护理满意度

在治疗期间实行有效护理后,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情况比较,经统计,护理满意度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比较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高于参照组,两组在治疗期间的综合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近来年,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疾病的诊治中,但也有相关报道称,部分患者在实行TEI 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而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严重症状者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威胁[9-11]。本次研究结合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和研究结果可知,外周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1)患者自身疾病影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常发疾病等);(2)穿刺时间影响(受穿刺技术导致);(3)血压因素影响(高血压现象,延迟穿刺口愈合时间,导致反复疼痛且加重现象);(4)患者自身因素影响(不听从医师嘱咐,擅自下床活动;动作过于剧烈导致血肿等)[12]。本次研究将采用TEI 治疗后的手术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将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对TEI 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组和参照组共有2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从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压迫方式、有无强化抗凝等方面进行全面性探究发现,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和有无强化抗凝等因素存在相关性;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出现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的并发症概率偏高的一组是参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两组并发症情况存在差异性;在治疗期间实行有效护理后,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情况比较,经统计,护理满意度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比较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高于参照组,两组在治疗期间的综合满意度具有对比价值及统计学意义(P<0.05)[13-15]。

综上所述,在实行TEI 治疗后,对外周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可强化治疗后期的护理质量,减缓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频率,尽可能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频发的风险,同时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抗凝外周血血肿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