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常模构建:基于对中国5782名城市老年人调查
2021-02-27蒋丽洁张金华吴伟旋
黄 晨,刘 倩,邱 恒,蒋丽洁,张金华,吴伟旋,许 军,1
南方医科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南方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科,3卫生管理学院,5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515;4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300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面对内外环境变化时,具有的一系列主动性与被动性调整的能力,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全部保护性反应[1]。良好的适应能力能使个体有效地对抗内外环境造成的不良刺激,并通过应激、应对与调整,重新恢复身心平衡的状态[2]。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应激源增多,适应能力成为现代人类必备的能力[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4]。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退化,自我应对和阻抗应激的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城市老年人对应激源特别敏感,容易引起身心的不良应激反应,甚至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5]。因此,对老年人适应能力的研究对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三维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对适应能力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从既往研究可以看出,对适应能力评价的研究大都是局限于生理适能(健康体适能)[6]、心理适能[7]、社会适能[8]中某个部分,没有将三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如蔡旺构建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价体系[9]、Connor等人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Harvey等编制的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11]等,并且,以往对心理适能及社会适能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功能的视角去探索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状态。鉴于此,许军等人基于WHO提出的“健康”[12]及“体适能”[13]概念,将适应能力涉及的生理适能、心理适能、社会适能三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出了“健康适能”的操作定义[14]:即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时,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所具备的最佳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下的健康适能评定 量 表(Hea1thy Fitness Measurement Sca1e V1.0,HFMS V1.0)。前期相关研究提示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20,重测系数为0.826,结构效度与校标效度均满足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5]。
常模是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量结果时的参照标准。目前,有关老年人群健康适能的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开展中国城市老年人健康适能水平评价标准的研究,为开展我国老年人健康适能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设计健康适能水平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HFMS V1.0量表内容。该量表由生理适能(PF)、心理适能(MF)及社会适能(SF)等3个子量表组成,用于测量调查对象近1个月内健康适能水平状况。生理适能子量表(PF)包括3个维度:器官功能(P1)、活动功能(P2)、躯体调适能力(P3);心理适能子量表(MF)包括3个维度:心理认知(M1)、心理弹性(M2)、心理应激反应(M3);社会适能子量表(SF)包括2个维度:角色适应(S1)与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S2)。HFMS V1.0 量表共有38 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等级评分法。其中,HF15、HF27、HF37、HF38分别为健康适能、生理适能、心理适能及社会适能总体测量条目,HF1-5、HF16-17、HF28-36为正向评分条目,评分等同其原始评分,HF6-14、HF18-26为反向评分条目,评分为6减去原始分。PF子量表原始分为P1、P2、P3得分之和,MF子量表原始分为M1、M2、M3得分之和,SF子量表原始分为S1、S2得分之和,HFMS V1.0总量表(GF)原始分为PF、MF、SF得分之和。为便于计算与比较,本次研究对量表评分采取百分制转换分。
1.3 建模方法
常模即正常人的平均值,是心理测量中对量表分数进行解释和评价的常用方法,通常可分为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16]。本研究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以HFMS V1.0量表总分及3个子量表分为基础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其中,均数常模是通过对量表得分的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等进行分析,根据差异性结果来建立。百分位常模是对原始分进行的非线性转化,常用方法有百分等级法、百分位数法等,本次研究采用百分位数法。划界常模的制定常用3种方法:正态分布法(适用于呈正态分布、样本例数较多的资料)、百分位数法(适用于任何分布型资料)和ROC曲线(需要事先设定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目前对健康适能水平的评价尚无“金标准”,且本次研究为大样本调查,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正态分布法建立划界常模。
1.4 质量控制
开始调查前依据培训指南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并成立协调小组以便对遇到问题的进行实时沟通。现场调查前,由调查员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填答方式、注意事项、结果的保密性等,获取被试者口头知情同意后即可开展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由被试者依据自身近个月健康适能水平状况独立完成填答。如遇识字障碍、填答困难等情况,由调查员逐条念出条目内容,再由被试者进行独立选择,调查员不得给出诱导提示。填答完成后调查员对问卷进行现场回收,对漏填较多者要求其现场补填,并对缺失条目数≥6、答案存在前后矛盾、规律性填答、选项高度一致的问卷予以剔除。
1.5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双人录入,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相对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8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61%。其中,男性2682 例(46.40%),女性3100 例(53.60%),平均年龄(71.97±7.85)岁,其中汉族5561 人(96.20%),已婚4504 人(77.9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3736人(64.61%),退休前职业主要为国家党群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040人(18.00%)、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员1017人(17.60%)、专业技术人员759人(13.10%)。
2.2 HFMS V1.0总体得分情况
全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 总得分(GF)为61.20±11.03 分,3 个子量表中MF 得分最高(65.12±13.33分),SF得分次之(63.46±13.89分),PF得分最低(56.67±13.35分)。男性总体得分为62.02±11.20分,高于女性总体得分60.49±10.83分(表1)。
2.3 均数常模的建立
在性别分类比较中,男性GF、PF、MF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SF得分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间,总体上GF(F=40.155),PF(F=82.410)、MF(F=11.970)、SF(F=3.641)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年龄组间得分进行多重比较,发现5组间得分存在显著不同(P<0.05)。本研究拟分性别并结合年龄分组,分别建立均数常模(表2)。
2.4 百分位常模的建立
在百分位常模中,被试者所处的位置越高,表明HFMS V1.0得分越高,其健康适能水平越高。为了使被试者能够了解自己的健康适能水平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本研究依据上述性别、年龄分组情况,设定10%的常模间距,分别建立HFMS V1.0量表以及生理适能、心理适能及社会适能子量表相应的百分位常模(表3)。
2.5 划界常模的建立
通过个体测试得分与上述建立的均数常模与百分位常模进行比较,即可获知个体健康适能水平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但不能提供个体健康适能处于何种水平区间的相关信息。因此,还需建立划界常模。参考相关研究的做法[17-20],本研究以0.5 s为间距,探讨HFMS V1.0量表总分(x±2.5 s)对应的10种不同划界方案(表4)。研究设想,将健康适能水平划分为5种不同的等级:健康适能水平很低、很低、比较低、一般、比较高和非常高。结合表4与表5,根据10个划界方案对样本分别进行分级,并与HFMS V1.0的GF得分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越大,分布越相似,吻合性越大(表5)。结果显示,方案4的rs值最高。因此,确定该方案为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V1.0量表的最佳划界方案,具体划界常模见表6。
3 讨论
随着居民预期寿命的增加以及生育率的下降,我国正在加速老龄化。2000年~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从10%提升到34%,比世界平均速度快1倍多[21]。人口老龄化能否为社会创造“第三个人口红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22]。为了推动健康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世界老龄化与健康报告,强调功能能力(适应能力)是与健康相关的属性,这种能力取决于个体的内在能力和他们所居住环境的影响[23]。目前对老年人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研究多局限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能的某一方面,如林道云[24]建立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标准、李洋[25]构建的消防员心理适应量表及常模、尚亚飞[26]研制的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及常模等,缺乏全面综合的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健康适能评定量表(HFMS V1.0)涵盖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能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是适合中国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的健康适能水平测量工具。鉴于目前有关我国城市老年人群健康适能水平状况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因此,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开展了我国六个城市的大样本现场调查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制定了一套可靠、准确、便捷及可操作性较强的老年人群健康适能水平的评价标准。
表2 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得分的均数常模Tab.2 Norms of mean for HFMS V1.0 scores in Chinese urban elderly(n=5782,Mean±SD)
表3 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得分的百分位常模Tab.3 Norms of percentile for HFMS V1.0 scores of Chinese urban elderly(n=5782)
表4 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 的划界值探索Tab.4 Threshold value exploration for the total healthy fitness score of HFMS V1.0 for Chinese urban elderly(n=5782)
均数常模主要用于描述人群的总体水平。本研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组构建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的均数常模:男性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和≥80岁组健康适能总分的均数常模分别为(64.13±10.91)分,(63.42±10.48)分,(61.75±11.66)分,(61.20±10.18)分,(59.65±12.04)分;女性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和≥80岁组健康适能总分的均数常模分别为(63.35±10.49)分,(62.20±10.63)分,(59.51±10.33)分,(58.80±10.40)分,(58.00±11.28)分。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总体健康适能水平及生理适能水平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这与任青卓等[27]的研究部分结论一致,身体功能退行性变化加速,抑郁、孤独等心理症状频发是导致高龄老人健康体适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男性的总体健康适能水平、生理适能水平和心理适能水平在各年龄段都高于女性,这与李信兰[28]的研究相契合,男性更积极的锻炼意识及更强的抗压能力可能是导致其差异的原因所在[29],且女性面对生活负性事件承受力较差,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更容易出现抑郁[30]、焦虑[31]等情绪。但是,女性在社会适能子量表的得分在各年龄段都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因为相较于男性,老年女性与子女、亲属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更喜欢社交性的活动,更愿意寻求社会支持。
表6 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得分的划界常模Tab.6 Norms of cutting off scores for HFMS V1.0 scores of Chinese urban elderly(n=5782)
本研究还制定了中国城市老年人总体健康适能水平的九个百分位的百分位常模。通过个体健康适能水平测量得分与常模的比较,可以得知个体在所属群体健康适能水平所处的相对位置。如,以70岁男性为例,若HFMS V1.0总分为65分,通过百分位常模可知其健康适能水平处在60~70百分位之间,即其总健康适能水平超过了60%的老年人。
本研究经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确定了中国城市老年人HFMS V1.0划界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划界常模,以0.5 s 为间距,在(x±s)的界限范围内将老年人HFMS V1.0得分划分为“很低”、“比较低”、“一般”、“比较高”以及“非常高”等5个等级水平。个体可依据自身的健康适能水平得分情况,对照划界常模判断其健康适能水平状况,同时也为开展我国老年人健康适能水平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学支撑。如65岁女性,其HFMS V1.0总分为54分,参照划界常模,可判断其健康适能处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中国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6个区域的6个城市(广州市、合肥市、天津市、沈阳市、泸州市、兰州市)共5782名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样本覆盖范围广、样本量较大,代表性较好。基于此构建的中国城市老年人健康适能评定量表(HFMS V1.0)常模,将为开展中国老年人健康适能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一个科学、准确、可靠、便捷的评价参考标准和实践依据,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开展老年人健康适能管理及促进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方法学支撑和实践手段。
致谢:感谢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谢娟教授、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医学学院杨秀兰教授、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傅静教授、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晓辉讲师、沈阳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张坤夏医生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对本研究现场调查取样给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