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在高三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2021年《听后转述——北京英语新高考听说》研究课为例
2021-02-26◎艾叶
◎ 艾 叶
一、研究背景
2021 届北京市高中毕业生将面临全新的英语高考改革,其中,听力部分变化最大。2018 年北京市高考听力30 分从卷面检测变成机考,且考两次。2021年北京英语高考增加口语表达部分(20 分),听说部分总分50 分,也是一年两考,取最好成绩。北京市英语高考更加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如何在高三英语课堂中有效实施听说教学,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听说技能是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最新的变化,要求一线高三教师灵活多变,积极应对。于是,笔者承担了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英语听说教学中听后转述部分的全区研究课。
二、文献综述
1.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 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书中提出著名的二语习得监察模式,其中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关于输入假说,作者提出了一个公式,即“i+1”。“i”指学习者当前所处的学习水平,“1”指较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语言材料。
2.国内研究
翁燕衍认为,克拉申的语言输入仅仅是一种假说,既然是假说,它和定论的“理论”还是有区别的,它还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自然输入”中自然的界定、什么是“可理解性的输入”和“输入的可被理解”等等,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蒋苏琴在《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和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实证研究》中将“输入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应用于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中,结果表明,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比传统的听力教学效果更好,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丰富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形式与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改善其学习效果和听力能力。
三、研究课设计
1.研究对象
本节课是一节在克拉申(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模式下的高三英语听说课,通过45 分钟的听说教学,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关于北京英语新高考的答题技巧。主要针对学生失分较多的听后转述题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班是高三年级网络教学班(理科实验班),全班26人偏理科,英语考试成绩处于中等,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小,但基础弱,不扎实。尤其是听说能力,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面对新高考英语听说,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从各种数据来看,问题主要在听后转述(均分6.5)。针对这个问题设计课程,专门指导学生练习听后转述。
2.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
从2021 年起,北京高考将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共计50分,实行一年两次机考,总成绩分值不变。第一次听说考试将在12 月份进行,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求英语教师调整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说指导。
①理论准备。克拉申(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是指学习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或者被人引导的情况下,以主动学习或无意识领会的方式获得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能力,学习的过程可以分解为输入、理解吸收、输出三个阶段,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要先明白信息表达的含义,输入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关联性、刺激性以及新颖性等,学习主体在接受足够多的词汇后就能产生质的变化,有效提高学习主体的语言理解能力。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可能同时使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39)。
完整的教学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为目标和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77)。
②素材准备。听说课最重要的是素材准备,面对应试,什么素材合适、什么必须舍去都是值得商榷的。高三听说教学是全新的课型,北京英语听说高考也是全新的模式。于是笔者开始研究广州和上海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很多可以借鉴并传承的养分。北京以前的高考听力试题再拿来用不切实际,因为听后转述是北京的新题型,不同于广州的故事复述,听后转述有它自己的特点。在听力文本的选择上,笔者选择了两份比较典型也很贴近时事的听力文本。文本一是非常典型的第三人称转述,会出现时态、第三人称等问题;文本二是描述疫情期间的生活。这两份文本是笔者在几十份文本之上找出的比较典型的,可以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③研究课教案(部分略)。
注:IP=Interactive Pattern;T=Teacher;Ss=Students;CW=Class Work;IW=Individual Work;PW=Pair Work;GW=Group Work
(2)教学观察
本教学设计历经两次大规模修改。
第一次在文科实验班进行朗读短文和听后回答教学,听后回答是难点,不易拿分。我们挑战三个部分中最难的听后转述。
第二次依旧是在文科实验班进行听后转述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不会记笔记,不会利用表格,不会用文段表达转述内容。于是进行第三次教学实践,在前两次的教学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并付诸实践。
教学设计3.0在高三年级网络教学班(理科实验班)进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低,需教师针对性指导。本节课专门指导学生练习听后转述。在以上两次大规模修改后,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水平,整体来说,比较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效果体现及反思
2021年北京高考新改革,口语成绩首次计入英语高考成绩总分,听说总计50分。这一个月的听说教学尝试是为了面对新高考听说变化,在这一个月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最后呈现了一节以应试为主的高三听说课,整体效果比较满意,课堂上暴露的问题也是真实的,面对听后转述,学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真的需要教师手把手指导。
2021年北京市英语高考听说两次考试分别于2020年12月12日和2021 年3 月17 日进行,现在两次听说高考已经结束,从网络实验班数据看,研究效果很明显。第一次考试均分47.3,全班26人,3 人满分(全年级5 人),最终高考网络实验班均分47.8,全班满分5人(全年级8人),整体效果非常不错。
事实上,在国内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及其接触语言的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听说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听说教学的实效性等等是目前几乎所有英语教师关心的话题。教会学生“听”英语,事实上是教会学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是为学生发展其他能力服务。英语听说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训练和发展学生听说技巧、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成绩的实践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还需要教师不懈努力,通过不断的课上实践、课下练习、考前辅导等等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