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21-02-26李晓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期
关键词:腺肌症肌瘤内膜

李晓红

(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江苏 泗阳)

0 引言

在临床中收治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之一是子宫肌瘤,而临床妇产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病[1]。以上两种疾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相似之处较多,因此在鉴别的时候会出现许多困难,容易产生混淆,从而降低诊断率[2]。宫肌瘤和子宫肌性病发病率偏高,通常集中在40~50岁患者当中,据相关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该年龄阶段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在50%~60%。临床中患者出现子宫腺肌症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子宫内膜发生异位,处于子宫肌层,从而导致结缔组织以及肌纤维组织不断增生,最终呈局限或者是弥漫性的分布于患者的子宫内[3-4]。就目前而言,临床针对以上两种疾病患者,主要鉴别诊断是根据患者的常规超声影像结果以及临床表现症状,同时,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以后通过病检才能进行鉴别[5]。而两种疾病患者的超声图像在许多方面几乎相似,所以采用普通的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会面临许多的难题,为后期的治疗造成阻碍。本研究挑选时间段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子宫肌瘤2656例,腺肌症147例予以研究,探究实施彩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内高层委员会同意批准后,并由相关医务人员为患者讲解研究目的、方式等信息后患者自愿参与研究,随后在挑选时间段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患者共2803例予以研究,其中子宫肌瘤2656例为Ⅰ组,年龄最小24岁,最大53岁,平均为(40.3±6.4)岁,该组患者共存在瘤体2663个,1463个肌壁间肌瘤,1100个浆膜下肌瘤以及100个粘膜下肌瘤,该组患者均存在流产史以及孕产史。子宫腺肌症147例为Ⅱ组,年龄最小23岁,最大51岁,平均为(40.4±5.9)岁,以上患者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以及痛经史。对以上2803例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加以比对(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选择

仪器型号:主要是LOGIQ C9和西门子X300两台阴超机器检查。

1.2.2 检查方式

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诊断时,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频率调整为:阴道5.0~7.5 MHz,而腹部则调整为2.5~5.0 MHz。操作人员指导患者以仰卧位的体位接受诊断,同时在患者的下腹部位置,呈纵横斜多切面的方式实施扫查。分别对患者的盆腔与子宫回声、大小以及形态等一系列情况。进行观察当患者的膀胱处于排空状态以后,实施阴道彩超对患者的宫旁组织、卵巢以及子宫的情况进行观察,最后利用多普勒对BFV、RI以及PI以上三个指标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患者实施彩超检测血流量(BFV)、子宫动脉阻力值(RI)以及搏动指数(PI),同时将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以上收治的26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主要为子宫增大,其中发生均匀增大的有1251例。2556例低回声,40例高回声,60例等回声,主要以低回声为主。2556例包块边界清晰,10例非同向偏移,40例内膜线往后偏移,50例内膜线向前偏移。

CDFI示:120例包块内显示条状血流信号或者是星状血流信号。子宫肌腺症共147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呈现轻度的弥漫性增大,其中有144例患者的子宫边界呈现不清晰状态,并且其光点较为粗大。140例低回声,7例高回声,主要以高回声为主。

CDFI示:患者出现病灶的区域类,有少量的血流,并且以较为稀疏的短条状血流为主。部分局限性的病灶四周可见半环状血流信号或者是没有发现环状血流信号在其四周环绕。

由表1可见,Ⅱ组患者的RI参数显著高于Ⅰ组,而BFV以及PI参数与Ⅰ组相对比,显著偏低,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组别 例数 BFV(mLm/min) PI RIⅠ组 2656 120.36±27.22 1.53±0.38 0.71±0.16Ⅱ组 147 62.20±11.25 1.27±0.90 0.92±0.17 t 25.781 7.251 15.439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照患者出现子宫肌瘤,是因为自身子宫的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从而产生实质性的肿块。其中含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其边界为光滑,而周边存在假包膜,肌瘤和假包膜两者之间存在部分疏松的缔结组织[6]。而临床中患有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主要是因为自身子宫内膜发生异位,处于子宫肌层,从而导致结缔组织以及肌纤维组织不断增生,最终呈局限或者是弥漫性的分布于患者的子宫内。通常该症状的患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促使痛经病史不断加重。当进行检查的时候,子宫会有触痛感,并呈现增大。2种症状在临床表现或者是超声图像等一系列方面有很多地方几乎相似,因此很容易出现误导[7]。

(1)子宫内膜:通常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其内膜出现变形,而子宫肌腺症患者病变肠在子宫的后壁,其范围较广,所以患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其子宫内膜多以居中或者是前移为主。

(2)CDFI示:患有子宫腺肌症患者,其病灶的核心血流比周边的要更加丰富,四周不存在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而是以点状的稀疏血流信号为主。子宫肌瘤患者属于富血供形流体,主要依靠子宫壁类的分支为其提供营养动脉。因此,其四周存在较为清晰的继续环状、半环状或者是条状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显示。其内部则主要以丰富点状或者是稀疏条状的血流信号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Ⅱ组患者的RI参数显著高于Ⅰ组,而BFV以及PI参数与Ⅰ组相对比,显著偏低(P<0.05)。

(3)子宫大小和形态:子宫肌腺病患者以均匀增大为主,回声强弱不均,横界限不清晰,没有包膜,主要以弱回声为主,为网格状或者是点状或者是粗粒状。子宫肌瘤其形态各异,然而其边界清晰,呈栅栏征或是旋涡状[8]。

(4)肿块回声: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常发生于后壁位置,不断增厚,低回声区大小不等,出颗粒状,没有显著的边界。子宫肌瘤患者其肿块主要以椭圆形或者是那圆形,以低回声区为主。宫颈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均出现回声增强,偏大肿块回声强弱不一,存在声影和钙化强回声。

子宫肌瘤患者主要特点为子宫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子宫后壁存在局限性的团块变化,其内膜线前移,子宫后壁增厚。子宫肌瘤患者特点为子宫腔发生增大,形态不一,其切面主要为圆形低回声团块,主要在子宫颈内、子宫肌层内、浆膜下以及子宫粘膜下。彩超诊断具有重复性好以及无创性等优势,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变位置,准确查看子宫内部的结构大小、数目和血流状态等等,从而提升诊断率。

总之,针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彩超进行鉴别诊断和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可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坚实可靠的指导依据。

猜你喜欢

腺肌症肌瘤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人工流产术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关联的探讨分析
腺肌症一定要切子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