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2021-02-26杨丹
杨丹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0 引言
临床上,出血性脑梗死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有梗死灶同时伴有出血,临床上大多数鉴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如果考虑是脑栓塞,多数患者也可以出现颅脑,CT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脑内低密度病灶区域内同时出现高密度病灶。如果患者有脑梗死病时,经抗血管凝聚治疗,以及溶栓治疗或者是抗凝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出血,临床上一般称为梗塞后出血。导致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大脑梗死区域出现了继发性出血的症状。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医护人员需要详细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结果,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严格控制病情的发展,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任意选择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年龄48-79岁,平均(55.7±2.4)岁,男9例,女6例,其中冠心病4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3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观察组:年龄47-77岁,平均(53.6±2.7)岁,男8例,女7例,其中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两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病症类型等其基础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1 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全部为急性发病患者,其中,在活动时发病患者有14例、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患者有1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者精神障碍,具体的临床症状如下:癫痫发作3例、恶心或呕吐患者19例、偏瘫21例、意识障碍11例、语言障碍10例。
1.1.2 临床诊断:对本次研究中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全部进行脑电图和脑部CT扫描,对诊断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所有患者的影像结果均显示出多发性脑梗死或者是大面积脑梗死,其中多发性脑梗死患者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9例、小脑半球梗死患者7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10例。从CT扫描影像结果上看,22例患者的脑部CT结果显示呈低密度病灶,其中还混有点状出血状况或者是不均匀斑片现象;7例患者的脑部CT结果呈现出单一血肿情况。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1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其中包括呋塞米、甘露醇以及托拉塞米等药物,通过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并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给予观察组1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依达拉奉治疗。首先,为患者提供呋塞米、甘露醇以及托拉塞米等药物治疗,通过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并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然后,为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将30 mg依达拉奉注入浓度为250 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每天滴注2次,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分别为两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5 d后,医护人员引导30例厇进行CT扫描和脑电图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结合脑血管学术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对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鉴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如下:①如果影像学结果显示,出血情况基本消失,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病残程度评定为0级,则为基本治愈;②如果影像学结果显示,出血情况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89%,病残程度评定为1-3级,则为治疗有效;③如果影像学结果显示,出血情况无任何改善迹象,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不超过44%,病残程度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则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与治疗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全部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值进行检验(±s),计算数据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常见以下两种情况:①心源性脑栓塞:多种心脏疾病在心律骤变时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损血管壁脆弱易破。当血液重新涌入时即发生栓塞区出血。②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容易发生出血。病理研究发现,栓塞性脑血管病的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4%-71%,非栓塞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21%。因此,栓塞性脑梗死要特别警惕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心源性脑栓塞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约占半数以上。心源性栓塞如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疾病、病窦综合征、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二尖瓣环状钙化、心房黏液瘤、左室附壁血栓如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动脉瘤、充血性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大面积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的形成与梗死面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出血性脑梗死发生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梗死面积越大,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几率越高。梗死面积大于同侧大脑半球1/2的大面积梗死几乎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出血性脑梗死。其他:①颞叶沟回疝形成过程中压迫大脑后动脉,引起颞叶下部出血性脑梗死。②静脉窦血栓引起散在的血管渗血以及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出血性脑梗死。总之,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主要和心脏疾病引起的脑栓塞有关,和梗死面积大小有关,和梗死后的时间及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的使用有关。
脑梗死,通俗地说就是脑子里的血管被堵住了,大脑得不到血液和氧气,出现一部分区域坏死。根据血管被堵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出现破裂,造成血栓形成,堵塞脑部的动脉。血性脑梗死一般多是由于患有脑栓塞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病情加重,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情况患者会出现食欲头痛,眩晕,呕吐的症状。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而且患者还会出现肺部感染以及抑郁症的并发症。对于这种病情要建议及时采取治疗,首先要采取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采取溶栓,扩血管的药物进行缓解,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两个不是一个意思的。脑出血就是单纯的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则是先脑梗死再即发出血。
从临床诊断分析上看,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梗死区域的毛细血管出现了血液渗漏的情况,出血形式可能是斑片状也可能是点状,每一种情况的发病率都不一样[2-4]。当前,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本次研究中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结果上看,该疾病的类型共分为三种:①中心型出血病灶;②边缘型出血病灶;③混合型出血病灶。对患者确诊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尽可能避免脑部水肿的发生,因此需要使用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5-6]。除此之外,在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患者的原发病,通过各项护理措施来调节患者身体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提前预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并做好预防措施[7]。
综上所述,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该接受全面的病情诊断,根据实际的病情症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利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