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脊配合呼吸疗法治疗习惯性寰枢椎错位引起的眩晕头痛效果分析

2021-02-26王依群李勇涛通信作者李先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整脊椎动脉错位

王依群,李勇涛通信作者,李先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言

寰枢椎关节是颅脑与颈椎连接的桥梁,这一部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进出颅内,如果寰枢椎关节发生错位,会导致血管受压、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会引发不适,如头晕、耳鸣、头痛、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症状。在生活中长时间进行颈部的扭转工作,或者外伤等因素都会导致寰枢关节错位[1-2]。寰枢关节结构及生物力学的特点使其容易发生位置改变解剖上与椎动脉及颈交感神经关系密切这些因素决定了其与眩晕发作密切相关。寰枢关节为颈椎活动的枢纽颈椎旋转运动的由其来完成屈伸运动的一半左右与寰枢关节有关,当寰枢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到长期静力性或累积性的慢性损伤其组织便发生变性、机化形成粘连、瘫痕甚至挛缩致使寰枢关节双侧肌力不平衡从而造成寰枢关节错位。

寰椎的侧移和旋转会导致颈性眩晕。颈椎病患者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及旋转受限等,寰枢关节骨错位为常见病因。寰枢关节出现病理变化由多种因素所致,可压迫椎动脉,刺激附在椎动脉上交感神经,进而使基底动脉交感神经丛遭到激惹,影响脑部后循环血供(前庭迷路及小脑)。一般的保守治疗如颈椎牵引,很难从根本上将患者的病因进行解除,手术虽可将寰枢椎错位的现象进行纠正,但多数患者不适宜使用,且有较大的风险,椎动脉自寰椎横突孔穿出后绕过寰椎侧块后方跨过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转向上方经枕骨大孔进入颅骨此段椎动脉走行复杂弯曲较多因寰枢椎关节附近密集分布有各种重要的神经血管,同时也是延髓生命中枢所在区域,故对于手法的要求很高,要求医生必须熟悉寰枢椎关节解剖的结构,同时治疗的手法要稳、准、轻,切忌使用暴力的手法[3]。在本次的研究中探究了习惯性寰枢椎错位在使用整脊配合呼吸疗法治疗时取得的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寰枢椎关节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24-65岁,平均(37.6+9.7)岁,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3.6+0.7)年。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9-67岁,平均(38.6+8.7)岁,病程1-7年,平均(3.9+0.9)年。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年龄、性别、病情等各方面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的是龙氏整脊法,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龙氏整脊的同时要配合呼吸疗法。具体内容如下:采取仰卧的姿势,让患者颈部稍微向前屈,用一手托起来患者的枕部,拇指放在寰枢椎上,纵向用力进行牵引,让患者向一侧的转头达到最大的限度,使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得到放松。另外一只手将患者的下颌继续向该侧轻轻地用力,双手同时调整屈进的方向以及度数,使得成角于患椎,并用适当的旋转力度对患者进行迅速的旋转,如果听到弹性复位的声响即表示患者复位的成功。另外一侧也使用相同的手法对患者进行复位,在复位之后应用拔伸的手法牵引头颈部,重复3~5次。整脊的手法每三天进行一次,一个疗程为三次。在整脊后配合呼吸疗法。呼吸疗法理论基础是因颈部使用的偏好性,导致颈部前侧肌肉力量不平衡,当呼吸时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肌肉收缩会出现“抬肩样”呼吸时寰椎拉向肌肉力量大的一侧。纠正呼吸,就是在寰枢椎复位后,避免再次错位,维持颈部肌源的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患者取得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采用不同治疗的方式之后,对两个组在治疗的前后症状的改善、复发的比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疗效的评价。效果的评价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显效:神经性头痛及伴随的症状,比如心悸、心慌、失眠、头晕等症状全部消失,在疗程结束之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诊,发现并没有复发的症状。有效:头痛及伴随的症状全部消失,在结束治疗后的6个月进行随诊,发现疼痛出现了复发的现象,但是在复发之后,头痛的次数、持续的时间都有所减少,而且疼痛的程度也比较小。无效:头痛和伴随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头痛症状在缓解之后三个月内出现了复发,亦或者出现了进一步加重的情况。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软件来处理,计数的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的资料以用t检验。当P<0.05时,所得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在后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椎动脉是通过横突孔进入脑部,因此一旦出现寰枢关节的错位,就会很容易引起椎动脉扭曲不畅,造成脑部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其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长期伏案的工作,颈椎使用偏好性造成的,所以在生活中要避免长期的伏案工作[4-6]。椎动脉容易因寰枢关节结构紊乱而影响供血。颈部交感神经分布相当广泛而又复杂颈上神经节位于第颈椎横突前方易受寰枢关节错位或炎症刺激的影响其发出节后纤维外侧支中有部分分布于寰枢关节滑膜囊及其周围组织部分参与形成了椎动脉周围神经丛这些交感纤维互相交通寰枢关节炎症可因此影响椎动脉丛使椎动脉收缩痉挛从而导致眩晕的产生在发生病症以后,进行对病变椎体的复位是解除病因的关键,再配合呼吸疗法为其保驾护航,使疗效有效且持久。传统推拿的手法只能局部缓解软组织痉挛的状态,恢复局部营养的状态,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错位的问题。整脊的疗法能够对骨以及骨间骨性的结构上产生调整的作用,纠正异常的结构,能够促进全身状态的平衡[7]。它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会对椎间失稳导致的小关节功能的紊乱产生协调的作用,减少了压迫物给椎动脉造成的强烈刺激;第二,可以旋转关节囊以及椎间的韧带等位于深层次的组织,促进患者颈部关节症状的减轻以及改善;第三,能够松懈颈部出现痉挛的肌肉,控制局部的痉挛和炎症,缓解痉挛的症状,减少椎动脉与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最后,能够改善脑部的供血,对交感神经的功能进行调节,有解痉以及活血的作用[8-9]。整脊的疗法配合呼吸疗法能够锻炼颈背部(颈部深层肌肉及拉伸深层筋膜),维持颈部肌源的稳定,对相关的症状能起到很好的控制性作用,对提升治疗的效果有长效性。

在临床治疗中,保守治疗较为常见,如颈椎牵引、手法推拿等,前种治疗方法可将肌肉痉挛及疼痛的现象进行缓解,使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得以恢复,伸张扭曲在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可将已破坏的颈椎内平衡进行调节及恢复,将出现狭窄的椎间隙与椎间孔拉大;骨结构周围组织会影响交感神经末梢神经丛,采用此疗法可减轻其影响,进而使紧张的椎动脉得以缓解,将血管阻力降低,将血流量增大,对脑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但对寰枢椎错位颈性眩晕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的一组护理有效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的一组,对比中差异有统计的意义(P<0.05),所以整脊配合呼吸疗法值得在习惯性寰枢椎错位引起的眩晕头痛的治疗中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整脊椎动脉错位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有趣的错位摄影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推拿、整脊(宫廷理筋术)配合刺络药罐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36例临床观察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手法整脊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侧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