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观察

2021-02-26马金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术置管无菌

马金阳

(内蒙古赤峰宝山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中心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该治疗方法可减少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同时降低因重复静脉穿刺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临床对接受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更好地保证治疗安全性、缩短治疗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本科实施了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方法,将所选样本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所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相关资料数据,在分组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患者平卧,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并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取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由针尾放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放入导管至预设深度,拔出导丝;置管后皮肤缝线,覆盖3M透气敷贴[2]。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实施置管操作,确保操作的无菌化,在实施置管操作前,护理人员需首先评估病房环境,消除诱发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严格实施七步法洗手等[3];患者置管后需定时为患者换药、更换敷料,随时观察置管导管是否通畅、接口是否清洁,按时对导管外接口使用碘伏消毒,更换接头、敷料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无菌操作[4];药液配置和输注,需在准确评估环境后,严格无菌操作及现用现配的原则,输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管路情况,避免管路堵塞,并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同时对肝素帽进行消毒[5];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如发现患者出现置管处红肿、流脓等症状,或有血象升高、发热等表现,需及时进行感染的评估诊断,如确诊发生感染,要及时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6]。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用物准备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用品准备时间都较对照组大幅度减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局部渗血各1例,无感染情况发生,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用物准备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用物准备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置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用物储备时间(min)对照组 33 15.50±3.25 18.50±3.35 6.05±0.50观察组 33 11.05±2.50 14.50±4.35 3.20±0.50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3.1 感染

对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的患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给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感染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重症患者的自身抗病能力下降、对致病菌的抵抗力低;另一方面,与该治疗方式的侵入性操作相关,导管置留时间及各环节的操作不规范,与感染的发生率正相关。因此,针对造成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应严格实施置管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无菌化,在置管后对导管接头、肝素帽、穿刺点等均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按时更换肝素帽、敷料和导管;对发生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要通过准确的病情评估,判定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感染的具体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抗菌治疗[7]。

3.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者临床最多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与置管留置时间相关,包括因药物沉淀堵塞导管造成的非血栓性堵塞和由导管腔内血栓、导管静脉血栓造成的血栓性堵塞两类;输注液体浓度、封管操作不当、封管后患者活动不当,是造成导管堵塞的主要相关因素。护理操作中,首先应注重所输注液体的配伍禁忌,预防国药物配伍不当而出现混合后的颗粒,从而堵塞导管,同时在进行大分子、高粘度制剂的输注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再进行封管,避免药物在导管上沉积;其次,要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选择恰当的肝素液浓度,封管后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第三,要加强对患者的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在置管后的活动中,注意对置管侧的保护,防止因自身的不当活动造成导管堵塞[8]。

3.3 导管滑脱

导管滑脱多与患者的活动有关,如肢体活动幅度过大、体位不当,或患者出汗导致敷料贴松动等。临床护理中,可选择性使用约束带限制患者的四肢活动、使用缝线固定导管等方法,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巡视,及时更换敷料贴,对出现导管脱出的患者,要根据导管脱出程度,进行消毒后重新固定;对置管完全脱出血管外的患者,应及时拔管,并对穿刺处进行压迫、止血,贴上敷料贴。

3.4 局部渗血

造成患者出现局部渗血的原因,是与穿刺操作不当、穿刺次数过多、患肢活动过度、敷料脱落、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临床应在患者置管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对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置管时要适当延长局部加压时间,穿刺时要先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缓慢的血管穿刺,减小对血管的损伤;对置管后渗血严重的患者,除进行更换敷料、加压包扎等措施外,可根据病情给予止血剂治疗。

综上,对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的患者,结合造成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具体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管术置管无菌
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施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