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初中精准教学的策略
2021-02-26崔秀梅
摘 要:文章在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之后,认为精准教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又可以作为单独的教学方法采用独特的模式进行教学,并且精准教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结合具体的数据,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获取数据的手段。精准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可以精准地分析学生学习知识点以及学习偏好,进而确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精准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烟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化差异的初中精准教学策略研究”(XXJSYY046)。
作者简介:崔秀梅(1976.9—),女,山东龙口人,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副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校管理。
当前网络社会的形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在教学方面,信息技术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充分认识和分析初中教学现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精准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从而完善初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一、精准教学的新时代内涵
(一)传统教学向精准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采取“5+4模式”,其构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方面教的5个步骤,包括备课、讲课、提问、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其二是学生方面学的4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连接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前、课中、课后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循环。以上两个方面、一个连接方式,构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当中,容易出现教师忽略学生的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一刀切”,加上教师存在模糊的经验化判断,导致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遍应用与数据与教学的深切融合,传统的教学流程的内在结构也发生了改變。当前初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落实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和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匹配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扎实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化差异的初中精准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拟探索一整套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精准教学课程实施模式。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精准教学中教师的教将变成9个步骤(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资源发布、情境创设、新任务下达、个性化指导、精讲点评、个性化推送、针对性辅导),学生的学也变成了8个步骤(作业与自学、课前交流、展现分享、合作探究、巩固提升、随堂测试、完成作业、总结反思),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不再是单方向的传授知识。由此,将依照“9+8模式”的课堂教学流程,将精准教学课程实施模式落实于实践当中,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出发,从学情分析、测验与练习、创造性学习与表达和个别化指导四个层面入手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对传统的“5+4模式”和精准教学“9+8模式”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整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渗透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以课前、课中、课后为维度,学生、教师为主体,阐述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的精准教学策略的流程模式,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精准教学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时代,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精准教学开始朝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逐步转型。信息技术精准教学承继了传统精准教学强调的“学习者最清楚”原则,但在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行为已不再停留于可直接观察的层面,如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捕捉和分析,从而为过程性评价和预测性分析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依据。与此同时,教育数据的用途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学习管理系统中的学习型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学习者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学习预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而借助射频识别技术或生物识别技术收集的管理型数据则可以用于分析校园生活的现状和问题,帮助学校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精准教学的策略探析
(一)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在课堂中渗透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了解自身的初中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程度而推广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课堂活动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上讲解、课后复习、学习评价。信息技术精准教学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迅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比如在软件后台发现学生多次观看某一章节的教学视频和学术资料时,教师就会了解到,学生对这一章节存在一些学习难点或者有学习的兴趣。在咨询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教师可以对这一章节进行精准教学,对这一章节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总结,定向指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后复习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利用教学辅助工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利用软件阅卷功能的分析结果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二次分析,进一步了解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加深理解。比如在每个月末,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出一套卷子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此来检测学生一个月内各学科学习成果。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以更清晰地找到学生的薄弱点,对其着重讲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功能,科学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在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学模式加以科学的优化和改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各大资源平台以及相关学习辅助软件,借助软件中的微课功能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巩固。教师要让学生在各学科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逐渐让学生树立自己学习的自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的分析功能,对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数据。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软件的纠错认错功能来对学生的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考查。软件会自动分析出每道题做错人数的比例,甚至还会精确到每个选项选择人数的比例,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方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天赋,进一步实现精准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分析结果,加深复习成果
初中学习是一个整体框架,涵盖了初中所有的知识,需要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学习。前面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后面解决难题的思路奠定基础,而后续学到的知识又进一步巩固了前面的基础。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串接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复习课程工作的开展,可以参考信息技术软件的分析结果,以此为复习课的基础,重点复习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点。利用学习软件的分析能力将学生的课后作业得到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汇总学生的错题和错因,在复习课上集中进行二次讲解,对学生的错因着重解释和强调。配套的智能平台可以同时生成学生个性化的“错题本”,并推送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和形成思维体系,全面实现精准教学。
(四)依靠信息技术系统,精准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有针对性地考虑学生的短板或长处,很难缩小学生的差距,发挥学生的特长。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依靠分析系统,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在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布置,更大程度地巩固初中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本堂课的内容后,对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不同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随后再布置出不同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加强薄弱环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对不太熟练的知识进行二次巩固,还能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能力,最终达到精准教学的目标,将精准教学的理念系统地贯彻到教学活动中。
(五)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快速捕捉学生的易错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程跟踪、实时反映、逐题分析等一系列教学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系统迅速找到整个班的高错题及易错题,甚至还可以查阅出这些错题所涵盖的一系列知识点。相对于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了解学生的短板等一系列漏洞而言,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可以直接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分析出来的高错题和易错题来对学生进行二次考查,在巩固学生薄弱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瓶颈和短板,并且及时辅导和改善,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二次辅导。教师充分做到因材施教,既抓住了学生不好理解的重难点知识,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贯彻了精准教学理念。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初中精准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一)形成精准教学技术资源库
结合现有研究发现,精准教学的实施必须依托于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因此部分研究将移动终端视为实施精准教学的必要平台。但是考虑到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家长对网络硬件设备监控意识和监控力度存在差异,学校硬件设备的难以全面普及,导致大部分的技术手段无法顺利应用于校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恰好促进了以上问题的解决。选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供的30个微能力点中的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C4技术支持的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C5技术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等四个微能力点,在已有软件当中筛选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形成了精准教学技术资源库,为教师掌握学情、实施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参考。
(二)精准教学课堂教学流程具体结构设计
第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翼课网、洋葱数学等平台了解学生初中各学科的学习情况,针对收集上来的信息做出学情统计,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前讨论作数据支撑,教师能够有计划地布置课前任务。学生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设计环节,当中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查询、演示文稿、微课制作等信息技术完成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除此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某些信息可以进行互通,例如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及注意事项,学生的不解之处,可以通过企业微信、QQ及时进行交流。
第二,课中。教师在进行课题导入环节时,可以充分利用演示文稿与微课展现分享课堂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时,可以将导学案和评价量规的内容向学生进行任务推送。而随堂测试环节,教师可以利用Plickers、问卷星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测验推送,形成个性化指导,能够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这些工具的辅助后,教师能够轻松实现精讲与点评,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提升。
第三,课后。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收集上来的学生测验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传送方式可以是小管家、企业微信等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的工具,也可以将作业布置在微课中,学生只有看完微课才能知悉作业的要求。待学生完成作业提交后,教师统一进行批改,然后借助知识图谱、infogr.am等工具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形成大数据进行存储,便于各学科之间调取、交流和使用。教师将作业的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并形成个性化评价,能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反馈自身问题,这个过程就做到了个性问题、个性作业、个性评价、个性反思,最终实现精准教学。
结 语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多样化的辅助手段,还提供了移动学习、线上教学、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等更加灵活便捷的教学方式。基于信息融合的精准教学模式能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精准学情,针对每个学生开展精准分层、精准设问、精准解决探究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精准辅导,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8-25.
[2]彭红超,祝智庭.以测辅学:智慧教育境域中精准教学的核心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94-103.
[3]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7):12-18.
[4]吴伟.精准教学的历史与反思[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20.
[5]秦丹,张立新.问题与优化:课堂精准教学实践的现实审视与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9(11):63-69,77.
[6]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