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庭对青少年网络外语学习的顺应与策略
2021-02-26曾爽
曾爽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未成年人上网率已经达到94.9%,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比例达到82.9%。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显示,65.6%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这些数据说明,相对于祖辈与父辈,这些所谓的“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飞速发展而成长的。科技、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对“Z世代”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学习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我国有一部分青年外语学习者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构建自己外语学习的微环境。他们利用网络接收大量的英文信息,制造出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这些刚刚进入大学或职场的“00后”“95后”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从自身的经历、观察及学习经验中察觉到,传统的英语课堂并不能满足他们提高英语交流技能的学习需求。这些学习者察觉到自身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存在一定的劣势,从而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劣势,并通过互联网实现扭转。在我国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外语学习行为。然而,对于学习经验尚且有限而又同样作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的青少年群体而言,互联网真的是有效学习工具吗?家长该如何应对当下“Z世代数字土著”的数字学习行为,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引导?本文将据此为家长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自主外语学习的现象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建议和参考。
如上文所说,当前已经存在较多网上外语学习的成功案例,只要搜索“互联网+外语学习”,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关于外语学习的APP和网站名称。然而,仍有不少家长认为线上平台于外语学习而言是华而不实的,甚至对其全盘否定。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家长对网络外语学习的不支持及种种抵触行为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家长囿于传统“学习”的定义
我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对“学习”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也禁锢了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在我们的学习文化中,“学习”和“娱乐”几乎没有联系。据访谈,即使在作为“数字土著”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当看到他人在背诵英语单词而自己是戴着耳机看美剧学单词时,会产生一种自己在浪费时间并没有努力学习的负罪感,更不用说这些对英语学习大多仅停留在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的应试层面的“70后”“80后”家长了。“学习”在我们的文化中是艰苦的,是以书本为主的,是需要意志力的一种“修行”,比如古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还有类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这些文化精髓能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但同时也让很多家长很难把娱乐性较强的网络平台和孩子的外语学习联系在一起,因而产生了抵触行为,认为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娱乐性削弱了学习效果,进而判定网络自主外语学习是低效的、不可取的。
(二)未能适应外语能力提高的要求和考核标准的变化
虽然很多“70后”“80后”家长在青少年时期也开始接触如美剧、英文电影等文化产物,但真正让他们在英语考试中取得成绩的并不是观看这些视频,而是一遍遍刷题、晨读和单词背诵。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前对外语技能的考核集中在词汇和语法。随着口试等输出技能的强调和其他新型考核标准的诞生,当下的英语学习目标也实现了从单一应试向听、说、读、写等不同维度的综合考评发展,形成了以青少年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流利使用外语为目的的综合语言技能评价体系。然而,部分家长未能意识到这一变化,仅从笔试试卷错题这一角度分析孩子的语言学习在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因而在陪伴孩子探索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认为网络是对诸如语法和词汇扩展等传统外语学习方式的挑战。
(三)潜在网络学习工具带来的“道德恐慌”
当代青少年群体成长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这些年轻学习群体的认知、学习行为和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年轻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1)视科技为“趣味搭档”,并喜欢运用科技带来的便利进行学习;(2)更喜欢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甚至提出,网络和智能手机己融入当代学习者的学习生态资源中。尽管有一些反对意见,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校内外引导孩子们学习的教师和家长群体应尝试把网络平台这一学习资源考虑在内。于当代青少年而言,通过各大英语学习类网络平台获取英文图文影音资源等,既是他们熟悉的娱乐方式,也是潜在的英语学习方式。比如某些单词背诵APP,会通过增加与单词相关的短视频、图像等方式,加深学习者对单词语境的理解和记忆。部分父母听到孩子口中这些潜在的网络外语学习工具后,产生了国外教育专家指出的“道德恐慌”,即认为自己已落伍,和孩子的世界产生了代沟,担心难以为孩子提供与时俱进的学习指导,因而陷入盲目购买网络外语学习产品的怪圈。
那么,网络能否提供有效的外语学习机会呢?解答这一问题首先会牵涉两个与“学习”相关的概念,一是“有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即将学习作为目标而不是附带结果的认知过程;二是“伴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即没有明显相关学习目标和意图的学习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广大“70后”“80后”家长所熟悉的刷题、晨读乃至单词背诵都是有意学习,在这些家长的成长学习中,伴随学习占比甚微,其作用也通常会被自己或者学校教育忽视。当下,越来越现象化的是在网络外语学习中,孩子们虽然是以娱乐为目的,但他(她)也极有可能接触到个别词汇或者某种文化现象,相关视频往往也会标出生词并加以解释,孩子常常会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收获新的英语知识,这就是伴随学习的一种典型模式。这一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有意学习的行为,因为大部分孩子在选择观看这类视频或者互动时或多或少会带有学习的目的。例如,部分孩子在观看某英语视频后对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产生兴趣,自发进行了资料查阅及笔记整理等工作。然而,绝大部分的孩子在观看网络短视频时,都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依然将其归入伴随学习一类。
针对有意学习和伴随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外语学习方式,虽然很多研究表明,相对伴随学习,有意学习在外语学习中更高效并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但伴随学习的益处依然不容忽视,伴随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可能有利于语言成绩的提升。最新研究表明,常见的继续学习平台中,外语慕课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者在学习平台和他人的互动次数并不相关,而是与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上观看短视频的次数相关联。这说明网络平台作为一种伴随学习的手段,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外语学习机会,并能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技能。
此外,孩子在傳统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有意学习。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等多方的压力,再追加更多的强制有意学习,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关调查显示,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英语学习动机往往被局限于考试,以英语成绩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忽略了英语的语境学习和英语的表达训练。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学习的动机为外部压力所致,学习能动性不能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相反,如果把像观看网络视频这样的伴随学习作为课堂有意学习的补充,则能够提高孩子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学习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伴随学习不以学习为目的,学习者能在娱乐中获取知识。研究表明,如果语言学习是快乐的,有内在的动力,那么对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都是有益的。因此,如果伴随学习能给学习者带来愉悦,并使其认识到伴随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进而把伴随学习所产生的兴趣转嫁到有意学习上,那么伴随学习对外语自主学习的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助力学习者的整体外语学习体验。
另外,相较于单一的语言技能的训练,伴随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加有益。相关领域的不少学者指出,在大部分传统有意学习的英语课堂中,课堂练习基本专注于学习者的语法和词汇学习,而口语部分在国内的外语教育中严重不足甚至缺席。而在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伴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不仅可以听读英语发音,在无意中积累生活词汇,而且可以在短视频提供的具体情境的辅助下更加灵活地使用相关的语法及表达,因此更适应于当下的更为综合的英语能力考查体系。毫无疑问,有意学习如传统的阅读、习题纠错、背记等模式在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英语成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伴随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像在网络技术发展下逐渐普及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长此以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相关文化等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说有意学习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话,那么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伴随学习,就如同涓涓细流,可以渗透在学习者的日常碎片化时间之中。
因此,比起质疑、曲解或排斥以伴随学习为主的网络外语学习,家长应该正视网络提供的看似“非官方”的外语学习机会,支持诸如观看短视频一类的伴随学习方式,并从有意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孩子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其发现其中值得学习的知识点,增加有意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叠加伴随学习和有意学习的效果,使这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相辅相成,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提高孩子英语技能的目的。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网络资源其实是可以对孩子的外语学习发挥正向作用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伴随学习,作为传统外语有意学习的补充,形成“有意学习+伴随学习”的外语学习模式架构,即把课堂中的词汇练习、听力练习等有意学习与在网络中的浏览、观看等伴随学习相结合。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最需要关心的还是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使其正向作用真正得以实现。现在,广大家长对于网络外语学习还会有很多担心:首先,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娱乐性较强或者容易误导青少年的内容。如此,伴随学习不仅成为无效学习,还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网络上的部分内容虽然包含相关的文化、语法等知识,但因制作往往不是以教学为目的,所以娱乐性过强,青少年自身可能仅被其有趣的部分吸引,忽视了其中更有学习价值的部分。此外,青少年自制力差,尚未形成成熟的学习模式,可能忽略自己在伴随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导致这一本可以作为课堂学习有力补充的学习方式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如何规避这些问题,让网络外语学习能够真正帮助青少年提高英语水平呢?毫无疑问,家长的引导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认识,参与孩子相关学习计划的制订,始终坚定不移地鼓励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方法,则完全可能在进行伴随学习时增加有意学习,使二者共同发挥功效,提高网络外语学习效果。那么家长具体应当怎么做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对网络外语学习现象树立正确认识
伴随学习和有意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动机不同。当前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网络平台是孩子外语学习的有效工具。想要正视网络提供的外语学习机会,家长应该对“什么是外语学习”这一根本问题进行反思,而不是根据既有经验武断地作出判断,将孩子的相关学习行为全部划为娱乐行为。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家长需要跳出固定思维,重新审视学习的理解——学习可以是有趣的、多样的。家长如果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便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助力孩子的外语自主学习,帮孩子建立新的学习观,减少因孩子的逆反等心理造成的损失,这对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技能也大有裨益。
(二)参与孩子的学习材料选择、计划制订等环节
青少年由于自身阅历的不足,其判断力是很有限的。因此,网络在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存在让孩子接触到一些消极内容的风险。此外,长时间的网络学习对孩子的视力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家长虽然不需要陪同孩子一起上网,但需要把握好孩子网络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比如,家长可以制定学习时间,并寻找正规的网络平台以确保其内容的积极向上。如此一来,当孩子习惯了固定平台、固定时间的高质量学习内容后,家长也可以从孩子的自主学习中适时放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采用“任务式”引导,强化整理、归纳等学习习惯
网络学习虽然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但其本质还是在于学习。如果仅让孩子观看大量相关内容,而不进行任何复习、整理、归纳工作,那么其学习的效果将不能最大化。而如果在开始前向孩子提出大量的整理笔记方面的具体要求,则也有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孩子的反感、疲劳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任务式”的引导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任务式”的引导方法,就是指通过将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划分成几个简短高效的小任务,以引导和鼓励孩子不断探索学习,从而形成长期习惯。例如,在开展网络外语学习的初期,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浏览网页、观看短视频等方式记下一定量的词汇或文化信息,甚至在学习结束后对家长复述出现新词汇的句子。也就是说,孩子可以带着学习任务进行網络学习,如此可以协调这种学习方式本身的娱乐性对学习效果带来的部分不良影响。而孩子本人依然可以感受到“伴随学习+有意学习”模式的乐趣,在孩子本人并不排斥甚至还很喜欢的氛围中提高其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英语水平。在任务设定一段时间后,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行设定每日任务,独立完成,并进行定期检查,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长期的伴随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培养终身学习技能。
(四)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
在伴随式学习的过程中,即使在家长把关过网络内容质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内容难度不一,或并非所有网络学习内容都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等情况。如若孩子出现诸如畏难情绪等消极情绪或逃避某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情况,家长可能难以迅速发现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孩子本身的惰性很可能导致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因学习内容的同质化而感到枯燥或无法坚持整理、归纳等习惯,导致网络学习中的有意学习部分完全消失,伴随学习部分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因此,定期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很有必要。与此同时,鼓励孩子对自己每天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分享,在达到或超出双方预期效果时予以一定的奖励,如果因为孩子个人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时,也应当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总结分析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效果,更好地制订下一阶段的计划,在这种相对新颖的学习过程中做孩子坚实的后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网络数字行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道德恐慌”,因为家长捉摸不透孩子在网上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一日益扩大的数字现象。笔者认为家长不应该因此而完全禁止孩子在网络上的娱乐行为。相反,家长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这些行为视为为孩子制造外语学习新机会的基础。当前,不以学习为目的的视频等资料仍源源不断地产生;同时,国家加强监管,各学习、娱乐平台推出“免打扰、防沉迷”等监管方式帮助对青少年的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和引导。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络外语学习将有无限潜能。然而,这种学习方式相对新颖,其效果也因人而异。因此,家长和孩子只能携手共进,这其中必然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也会因家庭和孩子的个体差异,导致各种问题出现。但只要家长冷静分析、积极引导,这种方式将作为传统有意学习的补充,成为青少年外语学习的一大助力。
(责任编辑:母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