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2021-02-25喻子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还原型胆酸谷胱甘肽

喻子正

乙肝肝硬化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肝硬化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在病理学组织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干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患者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肝脏逐渐变硬,最终形成肝硬化[1-3]。该疾病在初期无特异性,在后期肝功能出现严重损伤,门静脉高压,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腹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该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尚未发现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临床主要以控制患者肝硬化进程为主,为肝移植赢取更多时间[4-5]。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常用药物,本研究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82例,依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0~74(54.82±2.83)岁;病程2~10(3.61±1.48)年。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8~73(55.63±2.48)岁;病程1.5~11(3.85±1.37)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2)经HBV-DNA检查均为阳性。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2)合并腹水、肝性脑病患者;(3)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4)入院前30 d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护肝、保肝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注射用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265)1.2 g混合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Losan Pharma GmbH生产,注册证号H20181059)每次250 mg口服,每天3次,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HBV-DNA水平变化及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酸(UA)]变化。

1.5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并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并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50%;(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善,并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HBV-DNA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水平比较

2.4 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BMI、DBP、TC、TG、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BMI、DBP、TC、TG、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肝硬化是指在肝细胞广泛坏死的基础上发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假小叶,使肝脏遭结构遭到破坏[6]。引发肝硬化的基本病因有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长期胆汁淤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絮乱等,经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7]。乙肝肝硬化在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在晚期会出现循环障碍、腹水、内分泌功能絮乱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8-9]。目前临床主要以抗病毒干预为主,以降低干细胞损伤、抑制HBV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为目的[10]。临床常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但由于近年来这些药物耐药性逐渐升高,使上述药物出现一定局限性,抗病毒效果较差。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非酶性抗氧化剂,该药物主要是由甘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等组成,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保持细胞正常代谢、保持细胞膜完成性发挥了重要作用[11-12]。还原型谷胱甘肽可经巯基氧化将还原状态转化为可逆供氧体,可以保护患者细胞功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此外,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巯基具有解毒、抗自由基的作用,通过转丙氨基、转甲基反应快速发挥药效,促进消化道吸收脂肪[13]。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该药物可以调整胆汁酸池内亲水胆汁酸与疏水胆汁酸间的比例,促进患者排出内源性胆汁,降低对肝细胞的损伤[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和HBV-DNA水平及BMI、DBP、TC、TG、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这与黄勇[15]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主要原因是由于熊去氧胆酸可以使胆汁内碳酸氢盐增加,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肝细胞凋亡,可改善患者受损细胞胆汁分泌功能。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HBV-DNA载量发挥出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还原型胆酸谷胱甘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谷胱甘肽响应型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的荧光成像与治疗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UAER的影响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TBBPA对美洲鳗鲡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氧化成分的推测
高压蒸汽提取啤酒废酵母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工艺优化
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伴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