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养育倦怠与幼儿人格的关系研究*

2021-02-25张金荣金宣妤娄佳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养育人格维度

张金荣,金宣妤,娄佳敏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问题的提出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1]。人格在幼儿阶段已具雏形[2],并对儿童的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幼儿现存四个较为明显的人格问题:创新能力不强、坚持性不够、不够诚实、不善于与人交往[3]。因此,进一步探索影响幼儿人格发展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与幼儿人格问题关系最紧密的就是家庭因素。诸多研究探讨了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但对父母的养育情感的影响作用却鲜有探讨。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出现诸如政府对以家长为教育主体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4]、二孩家庭逐渐增多、社会文化塑造的父母养育期望不断提高、大量母亲就业导致其疲于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应付、祖辈广泛参与抚养而带来养育矛盾等现象,使父母养育压力急剧增大,导致父母产生像工作倦怠一样的消极情感,即养育倦怠。

父母养育倦怠(parent burnout)是指父母长期处于巨大养育压力下形成的一种与养育情境相关的情绪失调,包含情绪耗竭、情绪距离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情绪耗竭是父母已没有养育的热情,其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绪距离是父母刻意保持与孩子的情感距离,表现为对孩子和家庭环境的冷漠和忽视;低个人成就感是父母感知的“为人父母”的无效感[5]。西方研究者以PBI(Parental Burnout Inventory)量表对1 723名欧洲的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8.8%的父母具有养育倦怠的特征[6]。日本学者对1 200名婴幼儿父母的研究也发现,17.3%的父母正经历养育倦怠[7]。父母养育倦怠的形成不但影响父母身心健康,更会直接带来对孩子的忽视、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8]。

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力图揭示我国父母养育倦怠的特征,并分析其对幼儿人格的影响,以期从改善家庭养育情感的新视角促进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取

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州市2所幼儿园(公办民办各1所)共700名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3份,问卷回收率为93.3%,剔除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651份,问卷有效率为93%。被试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见表1。

表1 被试分布

(二)研究工具

1.《父母养育倦怠量表》

本研究对Isabelle等编制的PBI(Parental Burnout Inventory)量表进行修订,使之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形成中国版《父母养育倦怠量表》[9]。量表由情绪耗竭(6个项目)、情绪距离(5个项目)、低个人成就感(6个项目)3个维度组成,共17个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父母的养育倦怠水平越高。在本次测量中,情绪耗竭、情绪距离、低个人成就感及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依次为0.901、0.911、0.908、0.868。三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为2.083,IFI为0.908,GFI为0.901,CFI为 0.907,RMSEA为0.072,模型拟合指标较好。总体上,量表信效度良好。

2.《幼儿人格发展的家长评定问卷》

问卷由张金荣等编制[10],包括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5个维度,共30题,每个维度6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在本次测量中,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依次为0.865、0.877、0.806、0.868、0.791。说明量表测量稳定性较好。5个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为1.543,IFI为0.911,GFI为0.907,CFI为 0.908,RMSEA为0.053,模型拟合指标较好。经检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先由研究者本人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施测程序与要求的培训,统一指导语,再由教师向家长集中讲解填答标准并发放问卷,一周后集中回收。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父母养育倦怠的现状

参考以往研究,以总分≥51分为判定养育倦怠的标准,发现8.1%的父母正在经历养育倦怠,其中,母亲占5.9%,父亲占2.2%;在年龄段上,20~30岁的父母占3.2%,31~40岁父母占4.7%,41~50岁的父母占0.2%。进一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倦怠组和非倦怠组在养育倦怠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幼儿父母养育倦怠的描述性分析

结果表明,倦怠组父母养育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倦怠组。考虑到倦怠组与非倦怠组被试量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是否稳定,需要进一步检验效应量的大小。效应量是衡量处理效应大小的指标。与显著性检验不同,这些指标不受样本容量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效应量的判定标准为:0.2≤η2<0.5为小效应量;0.5≤η2<0.8为中等效应量;η2>0.8为大效应量。依据此标准,本研究中低个人成就感为小效应量,说明倦怠与非倦怠的父母在低个人成就感上的显著差异并不稳定,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他共同养育维度与总分在倦怠与非倦怠组间差异的效应量均为中等及大效应量,表明此研究结果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二)父母养育倦怠与幼儿人格的关系

1.不同父母养育倦怠水平下幼儿人格各维度状况的差异分析

对父母养育倦怠与非倦怠两组幼儿在5个人格维度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倦怠与非倦怠组中幼儿人格各维度描述统计(M±SD)与差异检验

结果表明,父母养育倦怠组幼儿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得分均显著低于非倦怠组的幼儿。

2.父母养育倦怠维度与幼儿人格的相关性

对父母养育倦怠维度和幼儿人格维度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父母养育倦怠维度与幼儿人格的相关分析(N=651)

相关分析表明,情绪距离与外倾性显著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显著负相关;情绪耗竭与情绪稳定性显著负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5个人格维度均显著负相关。

3.父母养育倦怠维度对幼儿人格的多元回归分析

进一步探索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人格的预测作用,以情绪距离、情绪耗竭、低个人成就感为自变量,以5个人格维度为因变量分别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父母养育倦怠中的低个人成就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智能特征、认真自控、亲社会性;低个人成就感显著负向预测外倾性,而情绪距离显著正向预测外倾性;低个人成就感和情绪耗竭显著负向预测情绪稳定性。

表5 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人格的多元回归分析(N=651)

四、讨论

(一)幼儿父母养育倦怠现状

研究发现,样本中有8.1%的幼儿父母正经历养育倦怠。养育倦怠的父母在情绪距离、情绪耗竭、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非倦怠的父母,尤其是情绪距离和情绪耗竭2个维度,这表明养育倦怠本质上是与独特养育情境相关联的情绪失调。

在养育倦怠父母中,母亲占5.9%,父亲占2.2%。母亲的养育倦怠比例高于父亲。中国传统观念历来是“男主外,女主内”,相较于母亲,父亲参与养育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幼儿日常生活照顾方面参与程度最低。母亲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当得不到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时,母亲内部的情感资源耗竭,就会产生倦怠。但无论在本样本中,还是在欧洲、日本样本中,父亲养育倦怠也都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8.5%和13.6%)[6-7]。这说明母亲尽管比父亲更多地参与抚养,但父亲一样会产生养育倦怠。父亲养育倦怠的产生可能来源于与母亲教养观念及行为的不一致或者教养期望较高而带来的挫败感。研究证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养育倦怠”都比“母亲养育倦怠”更能准确描述养育倦怠的现状。

研究还发现,31~40岁的父母养育倦怠比例最高,其次是20~30岁的父母,41~50岁的父母所占比例最低。这说明31~40岁的幼儿父母,是养育倦怠的易感人群。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大多在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二胎政策后生育了二胎,家庭养育成本激增。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事业也正处于“爬坡”阶段,父母在极力平衡家庭与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精疲力竭”状态。而20~30岁的父母尽管年轻,精力相对充沛,但其育儿经验较少,并容易感受到更多的为人父母带来的角色限制。比如,因育儿而丧失的更好的工作机会、外出旅游机会、夫妻在家庭中单独相处的空间等,都会给他们带来情绪压力,最终导致养育倦怠。

(二)父母养育倦怠与幼儿人格的关系

研究发现,父母养育倦怠组幼儿的人格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倦怠组,这表明父母养育倦怠确实给幼儿人格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通过进一步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养育倦怠中的低个人成就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情绪稳定性等5个人格维度,说明低个人成就感与幼儿人格联系最为紧密。

父母的低个人成就感主要与教养的完美主义有关,即养育的高标准及与父母角色相关的高期望[11]。这种完美主义不与具体目标相联系,没有稳定和确定的内在标准,却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过度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以及自己对孩子未来所要承担的责任,不断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担心自己不是“好父母”。完美主义增加了父母面对压力的脆弱性,容易使父母走向悲观主义,其主要表现为父母过于关注自身在养育过程中的失败经验,具有较低的养育自我效能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这种悲观主义会阻碍父母设定清晰的养育目标,不能提供更丰富的环境来促进幼儿对环境的探索、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及积极的自我体验,无法培养出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父母也不能积极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或提供有序、严谨的家庭环境,会给幼儿认真自控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低个人成就感使父母更少地体验到亲子互动的乐趣,易导致亲子关系不良。幼儿无法从父母身上获得安全感和人际交往技巧,导致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较弱,进而影响其同情心、利他性、合群性、诚实知耻等亲社会性的习得。

与低个人成就感相反,情绪距离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的外倾性。这与以往研究认为温暖的情感沟通更能带来幼儿的外倾性的结论截然不同[12]。这可能与本研究中幼儿人格采用了父母评定有关。情绪距离水平高的父母对自己“为人父母”的社会角色转变适应不良,不善于确认、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一般更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并排斥过多的亲子互动,也就更容易认为孩子过于活跃、调皮、精力旺盛,从而报告了较高水平的外倾性。情绪距离与幼儿外倾性的关系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情绪耗竭显著负向预测幼儿的情绪稳定性。情绪耗竭的父母大多具有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在面对养育压力时更倾向于采用“情绪定向”的应对策略,过于沉浸在养育压力情境中,甚至会愤恨和厌烦孩子,无法在养育过程中获得满足、快乐和自我成长等养育幸福感[13]。这必将导致家庭情感氛围的紧张,导致家长表现出逃避心理或冷漠态度。当孩子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爱时,也必然会变得敏感、焦虑,暴躁易怒,或者情绪适应不良。总之,父母养育倦怠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关注幼儿园教育的同时,也应从提升父母教养品质的角度来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

五、建议

(一)关注父母养育倦怠问题,改善父母养育倦怠状态

研究发现,中国也如欧洲、日本一样存在一定的父母养育倦怠问题。父母养育倦怠的存在具有隐蔽性,主要是因为父母排斥养育的行为和情感会受到自身的心理防御,或因不被社会文化所包容而羞于表达或者向外求助。但实际上,养育倦怠的经历是复杂和痛苦的。当父母感知到自己对孩子的负性情感及失控(如大喊大叫或暴力行为),就会产生自我憎恨和恐惧,觉得自己不配为人父母。在自我贬损的同时,还伴随着羞愧、孤独和内疚[14],这给父母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养育倦怠与父母的逃避行为、自杀意念、药物和行为成瘾的频率、睡眠障碍都显著相关[8]。因此,积极倾听养育倦怠的父母,并给予同情心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他们可以在安全的空间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难,是改善养育倦怠状态的先决条件。

(二)改善家庭教养文化与社会支持,减少父母养育倦怠的发生

首先,国家和社会要进一步强化“家庭全员育儿”理念,改变以往“母亲是育儿主力军”的家庭教养文化。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指出,家庭教育要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尤其要发挥好父亲的作用[4]。以往诸多研究都证实,父亲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教养的缺失会给儿童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媒体宣传、家园活动、提升父母联合养育水平等多元途径,进一步鼓励父亲重视育儿过程,积极参与育儿。同时,要积极宣扬父辈、祖辈联合教养的正面价值,适度发挥祖辈参与的作用,减轻父母养育的压力。其次,国家和社会要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养育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事,也是国家和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应积极推动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并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生育检查费,以及提高医疗报销、教育补助的标准等多种途径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尤其是应给予二胎家庭更多的补贴和福利,减轻其经济负担。再次,国家和社会应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和社会支持。要为母亲提供更灵活和宽松的产假制度,同时适当延长父亲的陪产假时间,这不仅有利于母亲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父子的情感联结,让父亲更快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另外,要建设更多规范的社区婴幼儿托管机构和家长学校,在帮助父母育儿的同时,教授父母养育知识,指导父母养育实践,让父母在社会支持系统中树立养育自信,实现自我成长,获得养育幸福感。

(三)加强对父母养育倦怠的干预,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

研究发现,养育倦怠父母的低个人成就感会给幼儿人格的各方面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要提高父母养育的成就感,首先要纠正其教养“完美主义”的不良观念。要使父母明白,完美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存在的,过高的标准和自我压力只会降低父母的养育自信,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比达成外在目标更重要。其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鼓励父母参加家长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养育课程培训,参与致力于积极的归因训练或改善夫妻婚姻质量的家庭团体治疗,引导父母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父母的育儿能力及联合养育水平,进而提高养育成就感。另外,父母应着力提升自身情绪智力,以便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促进幼儿情绪稳定性的发展。对父母情绪智力进行干预,可以通过舞蹈、绘画、心理剧及箱庭疗法等艺术表达治疗方法来进行。这些方法有助于疏解父母的养育压力,让父母学会合理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应对养育过程中的情绪事件的能力;也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干预父母的神经质人格,增强其情绪稳定性。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而不仅仅是注重物质上的关心。父母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家庭情感氛围,多采取拥抱、亲吻或者语言表达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互动,这样有助于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实现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养育人格维度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