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炎性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2021-02-25许世萍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一区351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性反应医护直肠癌

许世萍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一区 351100

结直肠癌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结直肠的有效手段[1]。但手术创伤和各种管路刺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常规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但术后各项指标恢复仍然较慢,住院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术后恢复[2]。快速康复是指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国内外研究表明医护有效沟通是保证医疗安全重要保障[3]。鉴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炎性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5.63±5.36)岁;TNM分期:Ⅱ期18例,Ⅲ期9例,Ⅳ期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6.74±35.29)岁;TNM分期:Ⅱ期17例,Ⅲ期8例,Ⅳ期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肠镜检查确诊;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正常交流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择期行根治术治疗;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有远处转移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遵医嘱做好各种用药准备、备皮和肠道清理工作,要求患者禁饮禁食,术前对患者灌肠。术后做好补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同时做好胃管和导尿管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成立医护一体化合作小组,由1名护士长、5名责任护士和2名主治医生组成。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流程。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术前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滑动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流程、目的和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术前准备:术前1d进食流质食物,术前晚将2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于7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口服,术前2~3h口服3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不进行肠道准备。(3)术中护理:全麻前实施超前镇痛,液体输入量控制在2 000ml。术前30min将所用液体放于恒温箱,术中使用加热毯做好保温措施。(4)术后护理:待患者清醒过后即可拔除胃管,1~2d内拔除尿管。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坐起,24h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患者耐受度为限。术后清醒后即可饮用10ml温开水,24h可饮用500ml温开水,术后第2天可进食流质食物,并过渡至半流质食物。使用镇痛泵和镇痛药物进行联合镇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炎性反应和营养状况,于干预前、干预后2周后抽取患者5ml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营养状况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

2 结果

2.1 炎性反应 两组干预前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PCT、CRP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2.2 营养状态 两组干预前PAB、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PAB、ALB、TRF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2.3 并发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导致的各种应激反应对机体损伤较大,且会引发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延缓患者康复。随着临床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创伤、并发症的存在与围术期管理密切相关[4]。因此,加强围术期并发症和创伤影响因素管理,以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成为临床关注重点。

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是指医护人员通过制定个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医护整体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周后PCT、CRP水平较低,PAB、ALB、TRF水平较高,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改善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成立医护一体化合作小组,术前由小组成员共同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减轻因紧张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5-6]。快速康复摒弃以往术前禁饮禁食观念,术前2~3h给予患者口服葡萄糖溶液, 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和对手术耐受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保证手术顺利实施。过量输液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肺部感染,延缓患者康复,通过限制输液量,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加速患者康复[7]。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饮进食,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加速疾病恢复。CRP和PCT是体内炎性反应指标,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机体炎症程度。快速康复理念摒弃传统肠道反复机械准备,利于保持肠道最佳生理功能和菌群状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8]。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改善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性反应医护直肠癌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