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该如何应对

2021-02-24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王楠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摩尔空腹体重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王楠

在和患者交谈中,常常提到“冠心病”这个词,几乎所有患者都说“听过”,一些患者知道是一种心脏疾病。但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冠心病”时,却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要弄清楚什么是冠心病,咱们先从“冠”说起。

我们知道,心脏是给全身供血的动力,但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也需要有血液的供给。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像一顶“帽子”扣在心脏上,古代管帽子叫作“冠”,所以这个血管就叫作“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出现了问题,心脏的供血就不足了,会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肌坏死。轻者没引起心脏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重者导致心脏疾病了,则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目前公认的,可以导致和加速冠心病发生的有九个主要的因素,这九个因素里面有三个是不能改变的,有六个是可以改变的。

一、不能改变的因素

不能改变的三个包括:性别、年龄、遗传。

1.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危险,我们会经常看到50岁以后男性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女性到了60岁以后发病开始增多,这就是说男性更为危险。

2.年龄年龄越大越危险,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肯定是年龄越大危险性越大。

3.遗传它有一个定义叫作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就是说直系亲属里面男性55岁以前、女性65岁以前发病,对于这类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更大。

二、可以改变的因素

有六个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体重、腰围、缺乏运动)、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

1.饮食推荐餐盘法:参考下图的餐盘。

每顿正餐食物的比例大约为:1/4的主食,1/4的肉蛋奶,以及1/2的蔬菜和水果(水果不超过蔬菜)。

2.肥胖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应当小于24。如果为24~28,则是超重;如果≥28,则是肥胖。根据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叫作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使体重恢复正常,要保持低热量(低糖、低脂)饮食,但不推荐极低热量饮食(每日小于800千卡),这样很容易反弹。规律的运动也非常重要,推荐每周5天,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以上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球类、跳绳、跳舞等。根据个人情况,如果每周达到200~300分钟以上,以及少量的无氧运动(举重、哑铃、弹力带、俯卧撑等),对减肥可能会更有帮助。速度上,每月减轻1~2千克即可。

3.吸烟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吸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戒烟可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生活方式。任何年龄段戒烟均能获益,且从戒烟即刻就会发挥效果。戒烟推荐四步法:我要戒、准备戒、开始戒、坚持戒。

4.血压收缩压(高压)应控制在<140毫米汞柱,65岁以上人群,可放宽至<15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应控制在<90毫米汞柱。对于糖尿病患者,则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不要在刚刚进行完运动、做完家务等情况下测量,应当让自己平静几分钟之后再测量。

若发现血压升高,应增加测量次数。排除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饮茶、咖啡、酒之后、情绪激动,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等。

如果明确了高血压,对于轻度升高,可先采取生活方式改变,如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增加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若血压依然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则应当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5.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血管疾病的低危人群应<3.4毫摩尔/升,中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毫摩尔/升。

LDL-C3.4~4.1毫摩尔/升之间,同样可以先采取生活方式改变,若仍然不能达标,可使用药物治疗。4.1~4.9毫摩尔/升的中高危人群推荐使用药物治疗,>4.9毫摩尔/升则必须使用药物治疗。

6.血糖葡萄糖存在于血液里,通过血液输送至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如果血液里的糖过多,这些糖就会损害血管,这就是糖尿病。而与高血压、高血脂主要破坏大血管不同的是,高血糖所损害的血管既包括全身的大血管,比如心脏、脑、肾、腿,也包括许多微小的血管,比如说脚部、甚至脚趾以及全身的神经。可以说,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受到危险,这就是糖尿病的可怕之处。

化验方面,我们常常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来判断是否得了糖尿病,以及调整药物,而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确定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应当<6%,空腹血糖通常<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并且餐后2小时血糖≥11.1m毫摩尔/升,则可诊断为糖尿病。介于二者之间时,称为糖尿病前期。

对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至少要控制在<7%。空腹血糖推荐4.4~7.0毫摩尔/升,非空腹血糖应<10.0毫米汞柱。

尽管目前我们不能改变性别、年龄和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活习惯,控制好“三高”。只要我们控制好以上“可改变”的六个危险因素,同时保持好的心情和睡眠,相信冠心病这些心血管疾病就不会轻易来找我们!

猜你喜欢

摩尔空腹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