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时空背景、制度演进与经验总结

2021-02-24刘婧娇王笑啸

兰州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生中国共产党

刘婧娇 王笑啸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栉风沐雨,历尽千辛,在百年求索中探寻百年复兴之路。“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亦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言,“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向满载经验的历史深处探寻,是走向百年复兴的必经之路。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先进性,梳理、总结建党以来民生保障的制度演进,对未来民生建设提供逻辑理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学术界亦有相当的成果涌现,但多数研究是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的探讨,而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早期阶段缺少相关考察,但此阶段恰恰是历史的深处和现代民生的初始。相比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政策,早期的民生保障隐于民族国家建构之后,但其外表表现丰富又具有延创性,因而本研究将时间轴线框定在此期间。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坚持毛泽东的历史研究思想和方法,坚定认为具体的历史时空特征与民生保障实践无法割裂,并将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民生保障的实践探索与思想演进镶嵌在具体的时序中,在历史进程中梳理、分析、总结民生保障的制度推进,并根据需要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民生实践加以比较,以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旨趣。

民生概念的界定与理解,关乎整体研究的进路选择。广义的民生涉及面广,同民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情均在其列,狭义的民生聚焦于社会层面,概念边界更加清晰,也与相应的民生政策有更优的匹配,它包含基本生计民生、基本发展民生和社会福利民生,其中基本生计民生意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基本发展民生可以理解为促进民众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发展机会与能力,社会福利民生则是民生的更高级阶段,即在满足基本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之后,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政界与学界会选择性地使用广义或狭义概念。文章采用狭义的民生概念,根据基本生计民生和基本发展民生的意涵,从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发展的视角,体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生保障实践革新。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探索

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便孜孜探寻中国民生保障路线,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完成了抵抗外侮同民生建设的双重革命历史任务,民生保障经历了初探、实践、优化与规划四个阶段,民生保障方针随着革命路线方针延展,民生保障重心也随之进行调整,民生保障内容逐步优化并具发展性,直至形成系统性规划,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无限智慧源泉。

(一)初探阶段:1921—1926年大革命时期的民生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几十年里,有着数千年历史、曾经创造出卓越文明的中华民族,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割地、赔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带来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松动和破坏,使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基本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辛亥革命的失败,没能使中华民族洗刷屈辱,中国人民也没能站起来,贫穷、匮乏、落后、动荡仍然是笼罩在中华民族上空的阴霾。随后的军阀割据与混战,使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动荡不安。虽然孙中山继续为实现民主共和而斗争,但也均宣告失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的纲领,作为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星火燎原般地开启了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以开天辟地形容也不为过。中国共产党接棒先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志在完成其未竟、未想之事业: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1921年到1926年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与实践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呈现出三个特点(表2):(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透过劳动者平等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审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因而,这一时期民生工作呈现以城市为发轫中心和重心,延伸至农村的整体空间发展逻辑。(2)以组织化方式集中领导工人运动,争取劳工权益。(3)“小步前进”式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就是在城市“成立产业工会”,集中精力领导城市工人运动,建立工人补习学校,教育工人。组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为争取劳工权益奔走忙碌。在劳动立法方面也有初步探索,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案》,同年拟定了《劳动立法原则》,制定了《劳动法案大纲》,1925年5月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标志着全国工会组织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团结和统一(2)工运史话 :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与工会运动的高涨:https://www.sohu.com/a/190487831_99917727。,广大工人、劳动者有了正式的保护组织。在劳动保险方面也初露端倪,1922年首次提出“制定保护童工女工的法律及一般工厂卫生工人保险法”(3),1922年的《劳动法案大纲》明确规定:一切保险事业,须由工人参加规定之,以保障所有在政府的、公共的、私人的企业和机关内的工人之损失或危险。保险费完全由雇主或国家出之,受保险者绝不分担。(4)在《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围绕工人利益提出的特别要求包括了:制定强迫的劳工保险法(灾病死伤的抚恤等);救济失业之工人。

这一时期党通过分析国际形势,意识到“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并就涉及农民利益的部分提出了特别要求:划一并减轻田赋,革除陋规;规定限制田租的法律,承认佃农协会有议租权;改良水利;改良种籽地质,贫农由国家给发种籽及农具;规定重要农产品价格的最小限度。帮助、鼓励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并形成工农联合互助。这一时期,农村民生并不占据重要地位,也没有彻底的改善农民生计的制度,只是在形式平等和部分救济方面“小步前进”。

(二)实践阶段: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的民生保障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从反对北洋军阀转变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半年间先后发起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起义近百场,这些起义证明了: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是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在中国的国情下,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而一些坚持下来的起义军,大多活动在位于数省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较远的偏僻农村地区,这为后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深入阐明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目前正当革命的潮流开始走向高潮,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夺取千百万群众于自己领导之下。一切工作的路线和组织路线都要随这一政治路线转变而成群众化——适合于夺取广大群众。”因此,在土地革命时期,根据革命趋势和总体要求,这一时期的民生保障做出了调整(表2):(1)党的主要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对于农民的民生保障问题进行了根本上的变革与开拓。(2)为了争取更多群众支持,在城市民生保障对象中进行了扩展。(3)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加快,民生保障更加全面。(4)利用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保障基本发展民生。

表1 1927—1930年期间有关农民民生保障的政策概览

革命立足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发动、依靠农民群众是壮大革命力量、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根本上改变农民生活状态,从奴役走向解放。自1927年开始,中共中央有关农民的民生保障政策在三年内密集涌现(如表1)。《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明确提出:“没收一切地主祠庙等土地,一切土地规苏维埃公有……重新分给农民耕种……旧时田契佃约一概宣布废除……土地没收后,凡无倚靠之老弱残废孤儿寡妇而不能从事劳动者,得由苏维埃维持其生活”(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对土地没收、再分配及农民的划分做了详细规定。在对待农民的问题上,极富智慧的根据中国农民生产关系和土地关系,按照他们的经济状态及土地的多少,将农民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富农兼营商业的剥削及高利贷的剥削,以半封建的方式剥削中农、贫农,同时又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剥削雇农,而另一方面他又受封建势力的剥削,因此,建立农村统一战线的最主要的就是对富农的策略(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不能是机械的联合,而是要看客观上富农表现的态度决定各种不同的策略。

除了保障中心转向农村,为了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整个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也大大扩展,原来在农村只关注了农民,尤其是贫民,1930年以后扩展到了雇农、乡村手工业工人等,建立各类组织,如雇农工会、乡村手工业工会、苦力工会、贫农团等(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在城市,除了继续领导产业工人运动以外,也注重了对失业工人、铁路工人和城市贫民的民生保障。失业工人、铁路工人、城市贫民互相援助,结成联合战线。这一时期民生保障的法治化进程尤为醒目,民生保障内容更加全面。1930年《赤色工会组织法》是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劳动法规,1931年陆续颁布系统性的三大法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完备的劳动立法,最权威的宪法,最全面的土地法,三大法典织密了法律之网,为民生保障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对灾民、贫农及孤老病残等群体开展了社会救助实践,一方面对遭受敌灾的老百姓拨银元救济,另一方面也开创了生产自救的新路子,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分配他们生产。对孤老残废群体由乡苏维埃维持其生活,对于受伤被捕的战士及牺牲的家属,通过济难会工作予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援助和救济。

在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行动上的支持源于思想上的统一,于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中华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9)王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唯实》2017年第10期,第50页。,改革教学内容,去除封建糟粕,有效地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文化保障。

(三)优化阶段:1937—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民生保障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边区的“蚕食”,掠夺衣物、粮食、牲畜、生产工具,破坏庄稼、住房,企图“毁灭抗战生存力”(10)《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同时,敌占区大量的难民灾民流入根据地,还不断遭遇到天灾的侵扰。中国的基本民生空前严峻。在这场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战争中,中共提出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党的民生工作总路线,新三民主义革命目的和任务就是赋予人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发展的权利。为了贯彻执行这一路线,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围绕这一宏观方针,民生保障领域也做出了调整,主要是围绕加强后方阵地的安全和团结制定政策(表2):(1)从土地改革到发展生产,用以对抗绝对贫困的民生保障取向更加积极化。(2)从基本生计民生到基本发展民生,中国民生保障的目标更加长远。

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时,民生保障的第一要务便是满足人民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基本诉求,通过组织劳动互助、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和精兵简政等民生经济政策,对抗绝对贫困问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和民心基础。在分析了农民几千年来分散式个体生产格局的低效率以后,提出合作社的方式,以通过集体化克服分散生产的弊端,即“在集中领导下用互相帮助共同劳动的方法来解决各部门各单位各个人物质需要的群众的生产活动”(1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是一种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生产活动,它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生产力,更为可贵的是它可以改善和创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1939年冬起,各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政府还规定必须“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以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政策稳定各阶层的关系,加强了各阶层的团结。此外,又号召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军队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军队自己的需求,还能上交一部分给国家,减轻了人民负担。为了减少消费性支出,党进一步开展了“精兵简政”,“连续两次的精兵简政,一九四三年度公粮比一九四二年度减少了百分之十六到十七”(12)《邓小平文选》第1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有助于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通过扩展经济“入口”,缩小经济“出口”,大大强化了民生保障的根基。

党的高级领导也较早认识到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基本生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13)《毛泽东选集》第3卷。。具体通过调节粮食、救济失业、赈济灾荒作为改良人民生活的重要措施。加强救灾组织建设,以县或村为单位建立“大众互济储蓄互相救济组织”,规定民政厅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关于陋灾、抚恤、保育及其他社会救济事项(14)陕西省档案馆等:《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灾民,不使流连[离]失所”(15)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资料选编(政治建设卷)》,内部资料,第7页。。

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存权,除了在革命斗争上孜孜探索,也同样关注人民的身体健康,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在边区人民中进行普遍的清洁卫生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医药,选派识字青年到卫生学校学习。面对抗日战争期间的传染病蔓延滋长情况,要求广大干部重视起来,在思想上认识到目前病疫的流传是边区人民最大的灾难,在行动上动员组织当地民间中医下乡防疫治病,宣传防疫知识,破除迷信,科学防疫,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

在基本民生发展方面,表现为专门化、深入化和以全社会成员为对象的文化教育普及化。因为“边区民众文化的落后,对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非常迫切的任务之一。要求去除旧制度遗留的落后文化状态,如文盲、迷信,要求立足于科学理论,开展普及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成年文盲,适当改善乡村小学教师的生活,提高其社会地位。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掌握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方针,领导边区文化工作。

通过劳动互助、生产自救、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社会救济、卫生保健与文化教育等多元民生举措,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身体健康得到基本保障,中国共产党坚决领导贫苦农民向封建土地制度挑战、向帝国主义奋起反抗的做法,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全力支持,反过来,他们也积极支援红军进行革命保卫战,同中国共产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勇抵抗日寇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四)规划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民生保障

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此时,“和平”成为民心所向,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期望。然而,国民党却表面承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秘密筹划国内战争。为了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政治上选择放手发动群众的方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在于准备对抗全面内战,一方面为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大业做出战略规划。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战略决战的胜利,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主要历史任务。接下来党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工作重点便是探索更为系统化的民生政策,为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民生实践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总体说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保障呈现三大特点(表2):(1)对土地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方式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人性化。(2)从灾民救济、土地改革到着手经济问题,中国民生保障根本更加夯实。(3)对经济和社会保障全面规划,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谋篇布局。民生保障实践包括普遍彻底的土地改革、农村转向城市的配套政策、财政经济工作的全面布局、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化,灵活的文化教育的开展。

1946年中共中央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区实行了更加普遍的土地制度改革,1947年《中共土地法大纲》这一彻底的反封建土地革命纲领颁布,它要求废除封建以及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并且保护工商产业者的财产和地位以及所从事的合法经营。对于那些居住于农村的政府、人民团体以及人民解放军,本人以及家属也按照农民的分配方式来分配土地和财产,对于那些地主家属、国民党官兵的家属也可以分配到土地和财产。中国共产党对于土地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方式也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各个阶层民生的关心,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了顺利建立新中国并发展国民经济,党的主要阵地也由农村转向城市,《掌握党的基本政策,做好入城后的工作》(16)对政权、民主、工商业问题,工人工作、学生工作、农民工作、城市贫民工作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和要求,明确了新解放城市的城市职工工资薪水问题(17)。保障民生根本的举措更加积极,科学探索全盘布局经济工作、财政工作。在与世界上任何国家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18)《中共中央关于对外贸易基本方针的指示》(19),对临时性质的贸易关系进行了规定:如在天津设立对外贸易局,由国家经营和管制,并受中央审查和批准。刘少奇(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二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清晰划分出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提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在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范围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表2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的时空背景与制度演进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保障框架,为新中国成立后各项制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1945年和1946年,中共中央相继颁布《论联合政府》和《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对和平年代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还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细化,将单一独立的政策优化成综合的社会政策。

全国教育规划围绕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需要展开,包括干部教育计划和国民教育计划,干部教育计划要求干部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及中国革命各项具体政策的计划,在国民教育计划(大学、专科、中学、小学、成人教育)中,将教书与教育相结合,将当前战争情况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分析敌我形势,鼓舞对敌斗争热情。为了普及化教育,毛泽东提倡在每一个乡建立一所学校,所有老百姓都可以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这种灵活又深入现实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阶级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被奴役的思想获得解放,还促进了农民参军、援军的斗志。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从食难果腹到丰衣足食,从保障基本生计到重视个体发展,民生领域获得飞跃式进步。这些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其中的宝贵经验淬炼于烽火年代,经历了最危难时刻的考验,支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此加以总结提炼,以期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提供些许启示。

(一)民生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起到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从建构性作用而言,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华民族,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带领广大无产阶级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获得解放。这是民生建设的基础与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首要目的。

从工具性作用而言,民生保障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争取到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联合群众同中国共产党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有更强烈改变现状的要求,通过领导工人运动、颁布劳动法案等保障工人的基本民生——生存和发展权,争取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民中最困苦者为占农民半数的无土地佃农,受到数层压迫,是工人阶级最有力的友军(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在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限田运动、限制租额运动、开垦荒地、组织农民借贷机关等政策,解除佃农之苦。对于失业工人、铁路工人的争取,以及济难会工作的开展,亦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争取到了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

民生保障的工具性作用与建构性作用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解放民族国家,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又需要联合广大民众,为之解决最棘手的生存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保障民生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与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有显著区别。《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明确反对国民党对于农民的错误政策:他们只想利用农民,并不实际保障农民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国民党在军事区域里要农民赞助自己,要求农民为民族解放运动而牺牲,可是他们不去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甚至于军人或土豪鱼肉农民的时候,都不能帮助农民。中共在民生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全心全意地付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从而使人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为夺取革命胜利共同奋斗。

(二)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民生保障的理论指引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在不同时期,根据革命需要,极富智慧地处理好了“富农”的土地政策;及时反思国民革命及武装起义接连失败的教训,认识到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脱离中国实际情况,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创新道路,最终被实践证明是英明正确的;在农村工作中,也注重分析所处的现实环境,避免将城市工作方法直接套用到农村工作中去,体察农村的分散特点,因而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兴趣和农业劳动的生产率,又采取减租减息和组织劳动互助这样两个方针。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支撑,也要求广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但特别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引,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自主选择适合国情的民生保障制度和治理体系,最终形成崛起于东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道路。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民生保障的初心使命

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立党为民”既是建党的初心,也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庄严承诺。中共早期就提倡“不论在反帝运动中、水灾争斗中、工人的日常经济要求的争斗中,我们必须坚决地为群众的部分的日常要求而争斗”(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日常要求从粮食、税赋、土地,到文化、教育、卫生,从基本生计到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将这些日常要求具体化为民生保障的实践行动,一步一步地去解决。中国共产党人民的立场与国民党有本质区别,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以赈灾名义搜刮捐款,却只充作了各种官僚机关的费用,或者直接用来做军阀内部的战争,完全不顾人民百姓的生计。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取得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将人民利益搁置一边的政党,也终将被人民所抛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当代人民理念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人民立场一脉相承。为人民谋幸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四)勇于自我反思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的基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到新中国成立,还不及三十年,这一时期是党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党的组织从无到有,党的队伍从少到多,党的工作方针从幼稚到成熟,一路探索一路前进,而这一时期民族安全受到内外侵扰,并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既要面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军阀的侵略、压榨、统治,又要同时探索组织方式、部署革命战线,这一路充满了起伏,也犯过错误,经历重重磨练,但是它勇于自我警醒、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精神和作风,使党没有偏离正确路线,并在反思中不断前进,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大革命时期,反思革命过程中完全听从一个远离中国、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指导,致使大革命失败,于是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左”倾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革命形势极其危及。遵义会议力挽狂澜,尖锐批评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了深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全党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开展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一次大洗礼,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也得以强化,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对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精神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困难与曲折只是胜利的铺垫,经过近三十年的艰难探索,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迈入新时代,站在了新的起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保障与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保障最大的不同在于,早期民生保障隐于民族国家建构之后,形成于革命战争的宏大叙事下,所以相对较少被研究,但承袭于中国古老文化中的民生理念,中共自建立之日起便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生保障新路径,为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年代的国家治理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回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生策略,总结经过烽火淬炼和实践检验的经验,有助于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向着“美好生活”这一更高层次的民生愿景再出发。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民生保障制度经历了初探阶段、实践阶段、优化阶段和规划阶段,民生保障方针随着革命路线方针延展,民生保障重心也随之进行调整,民生保障内容逐步优化并具发展性,直至形成系统性规划。总体而言,整个早期的民生保障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临时化到制度化,从保守化到发展化,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他将人民群众的日常要求具体化为民生保障的实践行动,切实代表无产阶级立场,为广大人民利益计,相比而言,国民党将人民利益搁置一边,也终究被人民所抛弃。总结早期民生保障的经验,至少有四点极为重要:在宏观路线上,将民生保障在党的建设中所起的建构性作用与工具性作用相统一,以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为此又需要联合广大民众,为之解决最棘手的生存发展问题,并且真正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全心全意付出,最终赢得民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理论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民生保障的理论武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在思想上,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生保障的初心使命,将人民群众的“日常要求”具体化为民生保障的实践行动;在精神作风上,勇于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在重重磨难、内外侵扰的恶劣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误入歧途,始终在“人间正道”上不断前进,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历史不应被遗忘,不仅因为历史有记忆,还因为历史也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百年探索依靠早期革命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百年复兴依然需要对初心的坚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追寻,对自我反思精神的坚持和传承。

猜你喜欢

民生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