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2021-02-24吴袁媛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吴袁媛(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d小调钢琴协奏曲》作为经典的音乐巨作,是音乐天才莫扎特花费近两年时间倾力创作的,体现了作曲家扎实的音乐基础功底和天赋。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利用“双呈示部”和“华丽乐段”的形式将音乐完美地展现出来,加上交响型和戏剧性的悲伤小调,创造出了新的协奏曲模式。
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莫扎特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三杰”,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一生中创造了许多重要的作品,使得欧洲古典音乐更加丰富。莫扎特在小时候就受到了父亲的栽培,接触到了多种多样的音乐类型,从而促使他不断创作各种音乐作品,莫扎特最擅长通过钢琴和小提琴演奏来对音乐进行点缀,促进了后期古典音乐的发展,建立了莫扎特风格的音乐形式。
一、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中“莫扎特音乐精神”的体现
莫扎特的《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与其最为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费加罗的婚礼》为同一年创作完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歌颂底层人民的情感与快乐,体现着莫扎特的一种反抗精神,同时,包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而与之同一时间完成的《d 小调钢琴协奏曲》则体现了莫扎特对现实社会的愤恨,以及对光明的追求、对幸福的期盼,这也是莫扎特音乐中明朗与内心欢乐的生动体现。协奏曲在之前是为歌剧的发展而作为辅助音乐创作的,在莫扎特的努力下,协奏曲成为了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莫扎特的《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不同于他大部分音乐作品中积极、乐观的情调,该作品的调性更多突出了悲伤、痛苦的心情,包含着“维持精神”,同时,作品中部分欢快的旋律又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形成了该音乐作品的双重性特点。第一乐章是从低音弱区奏开始,营造了阴森的氛围,利用小提琴和中音提琴进行切分音节奏,给人带来不安的情绪。随后作品中逐渐加入大管、圆号等,加强了不安情绪,营造出不祥的预感。进而再第二主题中利用木管乐器进行交替演奏,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加强了伤感的氛围。在第二乐章,主体是“浪漫曲”,再第一章情感渲染的基础上,第二乐章优美的旋律给人带来亲切的感觉,抚平了人们的内心。但是在三段的中部,再一次出现了紧张的调性,加强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在第三乐章是“回旋曲”,该章的初期与第一乐章相互呼应,营造出令人惶恐的氛围,之后又逐渐转变为柔美、轻快,在欢快的场面中结束了整个乐曲。
二、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
(一)“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古典协奏曲形式
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中,莫扎特不仅采用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音乐形式,还加入了自身音乐创作,在原来的音乐结构和演绎方式基础上,加入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莫扎特《d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整体是建立在d 小调上的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分别由第一呈示部、第二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组成。《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双呈示部”使用乐队演奏的方式来演绎主调部分,呈现出雄伟磅礴的氛围。在第二呈示部,将独奏和协奏相结合,通过关系调和属调的形式使得钢琴演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快速音群,延伸了音阶的高低和音乐特征。莫扎特能够使用钢琴乐器本身的特征来做好古典音乐和新旋律的衔接。在第一乐章的尾部采用了“华彩乐段”的形式,没有使用乐队演奏,而是采用了钢琴独奏,二段歌谣形式辅助变奏曲和奏鸣曲共同进行,旋律十分优美,从而体现出了细腻的情感,加入忧伤的情绪丰富了音乐的形式,管弦乐的融合充分展现了乐章细腻的音色,在前两章悲伤、不安情绪的基础上,在第三章采用了明亮、愉快的音乐情绪,形成巨大的反差,通过回旋曲的形式使得二者更好地衔接起来。莫扎特使用古典协奏曲中独特的音乐形式,使得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充分地融合。
(二)极度悲观的小调
莫扎特音乐作品的调性和内容符合度十分高,在大小调中将音乐情感和主题充分地融合,通过使用C 大调来营造严肃、庄重的氛围,而D 大调则用来奠定主旋律,F大调渲染明亮、愉快的旋律。《d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氛围中,采取了悲剧意识,给听众带来悲伤、暗黑的感觉,这是莫扎特音乐作品中十分少有的,因此,可以看出《d 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含有特殊寓意的,莫扎特通过音乐向听众传达悲喜交融的情感,协奏曲中悲伤的氛围与莫扎特大部分作品明朗的音乐形式完全不同,在现实生活中莫扎特受到了“狂飙运动”的影响,从而转变了他的思想和创作意识,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戏剧性与交响性的体现
歌剧创作是莫扎特伟大的音乐成就之一。在莫扎特所创作的每一步歌剧中,其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与描写十分细腻,且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歌剧中每一个人物角色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塑造出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而莫扎特也在器乐创作中将歌剧创作的形式融入其中,尤其是在钢琴协奏曲中,在钢琴协奏曲创作时融入歌剧创作的音乐特点,不仅能够体现出钢琴的主导地位与作用,也能够充分表现出乐队的作用。莫扎特的《d 小调钢琴协奏曲》创作期间,为了突出音乐的多元性,在协奏曲中加入了交响乐和歌剧因素,通过迪欧管弦乐来营造极具戏剧性的氛围,独奏技巧突显出了戏剧和交响音乐,使得协奏曲更好地体现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莫扎特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创作时没有使用将华彩技巧作为交响乐的主体,而是利用展开部的形式,改变了协奏曲中乐队协奏的形式,实现了真实的主角式交响性合奏。对《d 小调钢琴协奏曲》进行分析,其中的交响性和戏剧性的有效结合,将抒情元素进行融合,促使管弦乐音响和作品结构将渲染情感作为主线,更加突出交响乐元素。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中,前后两个乐段与中间乐段在音乐色彩上对比鲜明,中间乐段音乐气氛悲愤紧张,而莫扎特在创作时采用这种戏剧性的手法,将一个乐章内的前后两个乐段进行明显划分,生动体现了其创作的戏剧性。而钢琴协奏曲作为大型音乐体裁,其本身具备一定的交响性,钢琴与乐队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形式是《d 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性的鲜明体现,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管弦乐队大量出现,在音效上展现出了能够比肩交响乐的规模,而钢琴与乐队之间的交融,使得《d小调钢琴协奏曲》色彩鲜明、气势恢宏。同时,交响性还具体表现在钢琴与乐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独奏乐器与乐队能够通过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推动音乐向前发展。《d 小调钢琴协奏曲》整体的交响性与戏剧性融合自然,都是莫扎特创作技法的具体体现。
三、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演奏
(一)第一乐章
《d 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加入了快板,以双呈示部的形式将音乐氛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演奏者要熟悉整个乐曲的主题,以钢琴独奏的形式进行过渡,进而着重对整个乐章旋律音进行操作,从而营造出强烈的乐章气氛。防止出现杂音,演奏者要重视演奏技巧的应用,将手臂的重量传输到钢琴键上,充分地体现出协奏曲的歌剧特性。第一乐章有四个情感主题,相互交替的形式使得情绪更加饱满,不同主题之间情绪和旋律的变化是整个乐章的点睛之笔,莫扎特将情绪在展开部进行延续,体现了演奏者超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用心体会,利用旋律表达内心的想法。在第一主题中,第一、第二小提琴以及中提琴以切分音音型演奏,低音提琴是连续的三连音,切分音型音响效果能够给人以紧张与焦灼的感觉,而低音域三连音则是以弱拍形式进入,渲染出一种沉闷、焦虑与昏暗的气氛。在第二呈示部中,音乐的旋律更加多样化,各个声部的演奏像是争论,又像是诉说自身的苦衷,极具戏剧性。第二主题由钢琴引入,优美生动且抒情的旋律将音乐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中,上一部分阴森、紧张与压抑的氛围消失。经过句阶段对于演奏操作者来说是一个难点,要保持手部和琴键着力的稳定性,在呈示部主题再次呈现时要加强乐队之间的合作,使得旋律此起彼伏。在协奏曲中,独奏乐器通常具有一个单独展示的结合,独奏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于《d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理解,即兴发挥,而不同演奏家也会演奏不同版本的华彩片段。
(二)第二乐章
莫扎特在学生时期由于受到了巴赫作品的影响,在其后续的作品中进行了有效融合,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莫扎特为了纪念巴赫,赋予了第二章“浪漫曲”的标题,将具有传统色彩的旋律在第二乐章进行融入,以优美、柔和的情绪为主,整体乐章在祥和与悠扬的音乐氛围中开始与结束,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其风格更加缓慢与抒情。第二乐章的结构和曲式与第一乐章相同,但是,音乐规模有所减小,因此,演奏者要重视呈示部分表现,一般乐队演奏在结尾时,通过使用咏叹性的钢琴段落进行收尾,从而体现出钢琴音乐的魅力,演奏者要在琴键上释放微小的力量,使得音型和旋律能够符合。在和声部分要突显出明亮的感觉,从而和乐队进行完美的配合,演奏者要利用钢琴的踏板来与琴键进行配合,保证触键的力度。第二乐章呈示部分与协奏曲主题相接近,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演奏的过程中保证两章的顺利衔接。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中融入小快板的形式,使得第三乐章旋律更加明朗、愉快,以回旋奏鸣曲来使得旋律得到强化。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的主题相互照应,首先营造出紧张、不安的氛围,逐渐转变为缓解,最后以轻松、愉悦的形式形成巨大的反差。而第四主题中有顺利和曲折两个部分,利用变换和声来体现出音乐的特征。第三乐章钢琴演奏中的新旋律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演奏者在第三乐章要从自身对乐曲感知出发体会乐曲的变化,在第一插部完成后要衔接第一主题,中间插部为顺利和曲折的交错,促进了第四主题的进行。通过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此起彼伏的感觉。在结尾收官之处采用震音,利用钢琴进行重复演奏,引发听众回忆起音乐开端轻松愉悦的感觉。演奏者要具备对音乐转变的洞察能力,更好地掌握触键力度,更好地完成作品。
四、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对后世的影响
莫扎特作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利用钢琴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完美地呈现出来。在巴洛克时期,协奏曲只是乐队合奏,在乐队的整体方面缺乏整体的交响因素,同时,没有形成固定的曲式模式。莫扎特结合自身的音乐造诣和演出经验,形成了快慢快三乐章钢琴协奏曲形式,为协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莫扎特的音乐总是能给人带来质朴的感觉,给听众带来舒服的感觉,他作品旋律非常简单,但是,内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也具有多样性。莫扎特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在旋律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因此莫扎特使十八世纪乐器创作推到了艺术的高峰。《d 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莫扎特为数不多的小调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与其他作品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整首协奏曲的情感上所表现的消极、紧张、压抑,虽然在末乐章中其音乐色彩回归乐观积极,但是,足以充分表现出莫扎特的双重音乐风格。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演奏过程中,钢琴和乐队的融合,更加凸显了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的特点,他对每件乐器的音效和合成效果都完美的掌握。针对钢琴,莫扎特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实践对其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内心的个性和层次。通过将钢琴演奏和乐队演奏进行充分融合,实现作品的平衡统一。莫扎特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变化多端,在创作时旋律能够不断地涌现,将《d 小调钢琴协奏曲》作为分界点,莫扎特在创作中将室内乐的精致和复杂相结合,使得音乐更具有轻盈。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最为满意的演奏模式,使得歌剧和室内乐结合为一个整体。《d 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情感表达对于后世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矛盾与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d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色彩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交相辉映,不仅能够给人以生活中的启示与启发,也使得后世音乐作品更加关注和重视音乐情感的冲突与融合,带动了协奏曲这一音乐体裁的进步与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中创造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欧洲音乐的发展。《d 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的优秀作品之一,其新颖、独特的音乐特征和演奏风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创造了晚期巴洛克音乐的巅峰。通过对《d小调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的研究是研究莫扎特的重要方式。演奏者要掌握准确的演奏方式和技巧,完美地演绎出作品,因此,要不断地对莫扎特协奏曲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莫扎特音乐内容、情感和表达方式,充分地探索莫扎特留下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