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2021-02-24刘娟
刘娟
摘 要:基于企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环境而生的发展战略,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以企业战略管理作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企业内原有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出持续调整及完善。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以企业战略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及其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为切入点,从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优化、相关制度可操作性强化、预算预测管理力度强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以便为国内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战略管理导向;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建设策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以企业发展现状及外部市场环境分析为基础,建立的符合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需求的战略目标。而战略管理则是企业相关人员在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及预测未来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石制定出的发展策略,并在动态发展中促进企业原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战略管理融入其中,能够在有效调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的風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
就当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的企业上都已经在《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影响下,基本建立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也都形成了科学及规范化的经营决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除此之外,企业也已经普遍实行了工资、奖金和工作绩效相挂钩的制度,同时也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人员制定出了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及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也基本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披露有关公司经营状况等在内的信息。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暴露出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终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企业的运营主体和管理主体的细化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企业治理结构,其中的每一个治理阶层都有着自己的工作责任和使命,需要在完成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一旦企业在治理机制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将会导致企业的职权和权力分配出现问题,继而使得企业治理机制原有的约束力逐渐丧失,这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落实产生十分显著的制约。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治理机制整体不够完善,并没有针对每一个治理阶层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划,再加之约束管理机制未能跟随时代发展进行完善,直接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管理意识模糊
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作人员单纯地将内部控制工作认为是企业内部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执行,缺失了风险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只是在单纯的日常企业管理工作中融合内部管理控制工作。再加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重业务、轻管理”,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实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导致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容易忽视企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执行力相对较差,也是其内部控制体系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需要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而这些需要企业的管理层通过长期性的观察,来逐渐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科学和合理性。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能够在有效强化企业内部执行力的前提下,做到与企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继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状况来看,并未设置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这也导致整个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相应的漏洞,再加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水平降低,无法做到宏观监控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使得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三、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改造内部控制流程
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公司整个内控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就是公司制定出的发展战略。简单而言,全部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都要以战略目标有效实现来制定和实施。简单而言,企业以战略目标作为出发点的内部控制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在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改善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组织结构是企业业务流程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重点需要与组织结构的设置维持一致。比如,一家企业的战略目标如果从产品的生产转变为品牌运营的时候,必然要在组织结构中设置相应的品牌管理部门用以支持新业务的有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改善战略目标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审视,以企业制定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部门的增减作出合理的调整。除此之外,企业在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核心业务的流程进行再造。企业战略的差异往往也会使得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流程中,以此来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有效拓展。如此,企业在发生战略目标变革的过程中,其内部控制流程改善的关键内容便是核心业务流程的改善。
(二)提高制度可操作性
在企业建立战略管理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工作得以有效落实,需要提高制度体系的可操作性。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将风险导向机制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并强化现场审计和监督力度,将经济审计作为切入点,更好的实现审计监督的全方面覆盖,以此来扭转之前企业重视事后监督的局面,确保经济监督能够做到长效化、动态化发展。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将核心业务作为主线,突出重点业务和重点机构的位置,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导向,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制定出针对性的审计内容和评价标准,更好的满足不同业务类型发展的具体需要。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科技全面风险审计的力度,重视企业核心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信息安全,并同时需要与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合作,进一步开发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风险审计预测软件。同时,企业还需要完善常规的审计监督工作,并结合业务发展的具体实际要求,对各项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考核,并在全面遵循相关业务的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预算预测管理
企业出于建立战略管理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考虑,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预测的管理,这也就需要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推动预算管理预测工作的系统化发展,更好地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建设奠定基础。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是以企业的历史预算制定数额作为基础,并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进行编制,这种预算编制方面虽然表示带有成本上的优势,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使用兼顾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利益的零基预算编制方式,更好地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企业优化自身预算编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以及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通过预算编制方法的内容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实现预算预测管理力度的强化目标,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奠定相应的基础。
四、总结
战略目标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以战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则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的必要条件。企业在建立战略管理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改造内部控制流程的基础上,通过预算预测管理力度的强化以及制度可操作性的提高,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颖.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8):257-258.
[2]杨沐艺.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05):83-84.
[3]侯力纲,沈嘉诚,潘俊.战略风险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以Z工程咨询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9(29):109-113.
[4]崔文超.内部控制导向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方法分析[J].商业会计,2019(0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