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及美化对策

2021-02-24兰新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美化策略

兰新莲

摘要:作文语言分在作文总分中占很大比重,多年统考改作文的经历发现,学生作文语言得分率不高,主要问题是语病多不通顺,好词少平淡无味,不会引用缺少文采等。本文从辨析病句、用词、修辞、引用、仿写等方面阐述美化作文语言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语言;美化;策略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写作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写作教学要重视作文语言。

一、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

无论多么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语言不够表现力,影响作文总分,具体可归为以下主要原因。

1、词汇贫乏,平淡无味

有的作文选材切题,内容可行,结构合理,但作文句中找不到几个表情达意恰到好处的词语,无论动词的恰当运用还是形容词的修饰作用,都显示他们词汇贫乏,语言枯燥,缺乏表现力。除了语言枯燥乏味甚至出现错字病句,或者用词不当,语义表达模糊,严重降低作文等级。

2、缺少修辞,平淡无奇

学生作文里还有不少这样的情况,选材好,内容充实,全文错别字少,语句通顺,表意明白完整,但语言普普通通,平淡无奇,全文难以找到几个使用过修辞手法的生动语句,言语表达缺少靓点,让读者感到素然无味,这样的作文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影响了作文总得分。

3、不会引用,缺少点缀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词,也积累了不少俗语、谚语或歇后语,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美句名言,很多学生在几岁时就背得溜溜熟了,可惜到初中了都不懂得在写作时恰当加以运用。如果能学以致用,用这些语言资源在文中恰当处作点缀,可以给作文语言增添不少色彩,增强表达效果,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初中生作文语言美化策略

1、辨析、修改病句,学会表达

小学生作文中病句多。随着口语的发展和书面表达的进步,初中生作文的病句应该越来越少,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作文里依旧存在诸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语病的句子。因此,可以依据中考题型,从语序、搭配、表意、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句子逻辑性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修改病句,对提高他们作文语言的质量非常有效。最基本的做法就是提取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之间、主宾之间、动宾之间的搭配是否恰当,提取主干也可以发现句子成分是否残缺。让他们通过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学会准确表情达意。

2、积累、运用好词,美化语言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变幻多姿的,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千变万化,才能反映出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如“山随平野尽”是古人李白锤炼词语的典范,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学生作文句子平淡无味,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有限,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让学生积累好词非常重要,而积累词语的方式常见的做法是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抄写记忆。此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美文积累好词,让学生进行按词性积累好词的训练。不论通过上述哪种方式积累的词语,都不能单只停留在积累的层面上,要会用,让学生用一个词语造句或用几个词语写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通过积累与运用的途径,让学生作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和魅力。

3、多用、善用修辞,装扮语言

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艳朵奇葩,多用、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能使事物的立体特征更加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学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巧设比喻,可使文句形象生动;大胆夸张,可显灵气飞扬;多用设问,可以启人深思;反复吟咏,可抒绵绵之情……

朱自清的《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萌发、鸟语花香、春雨迷蒙等自然景象描绘得细致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学生喜读易背。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是因为他把月亮比作天镜、把云霞比作海市蜃楼,生动形象,令人难忘。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用各种修辞手法,善用修辞,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更生动有味。在评改时,对句中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作文,要给高分数,充分发挥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增强学生美化作文语言的意识。

4、巧引名言、美句,点缀语言

引用古诗名句,可使文章语言儒雅庄重;引用俗语谚语,可让文章语言更接地气;引用歌曲歌词,可使文章语言多姿飘逸;引用名言警句,可使文章语言警策深刻。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积累了很多古诗词名句,也积累了不少谚语、俗语、歇后语等,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语言资源,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主题分类整理,再引导学生在作文恰当位置巧用。如在歌颂母爱时可引用米尔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高尔基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等; 在描写柳树时可以引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抒发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之情时可引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引用古诗词美句点缀作文语言,让作文蕴含丰富的文学素养,提高欣赏品味和价值。

5、仿写、续写美句,写好语言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仿写、续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名篇佳作,都是作者善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范例,是优质的教学资源,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如冰心《荷叶·母亲》里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朱自清《春》一文中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看,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 可以让学生仿写这些美句。那些诸如《皇帝的新装》一类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续写。还可以从课外收集美句或美文让学生仿写、续写,通过多写多练,让他们的作文语言变得美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邵 红. 巧用修辞 美化語言(J).课外语文.2014.2

[3]盛天国. 美化语言展才情(J).语数外学习.2014.8

猜你喜欢

美化策略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我的手机在哪?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你的伴侣
多变项链
对Java图形用户界面美化的几种方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