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1-02-23高娜,张娟
高 娜,张 娟
(1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6000;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病,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家庭和谐稳定[1],而心理压力的过重又会反过来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对患者心理的干预[2]。本文对此类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孕不育患者。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年龄25~37岁;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男方精子不良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精神病患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病情监测以及常规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评估。采用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待治疗的情绪等;注意在调查前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②耐心开展语言疏导。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亲切的态度面对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关怀,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与临床护理工作。③情绪疏通引导。由于患者会感受到各方的压力,所以在心理干预中,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情绪疏通,可以通过听音乐、出游、多关注自己兴趣、爱好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疏通不良情绪;干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④家庭支持。医护人员不仅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也要对其配偶、家人开展宣教,从而让患者获得家庭支持,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从而更好地调整心态。
1.3评价指标 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得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佳。患者满意度:以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在治疗结束后开展调查,满分100,非常满意分数为90分及以上,不满意为60分及以下,其余为满意。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的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有大幅降低(P<0.01),但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分)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11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4)。
3 讨论
不孕不育疾病在临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通常来说病情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但患者受到病情影响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会降低,所以在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中要重视临床心理干预[4]。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心理评估能够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耐心开展语言疏导和情绪引导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心理干预还面向患者家人,让患者家人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而家庭压力是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来源,让患者在家庭支持下放松心态。有研究显示,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消除不仅能够提升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受孕率[5]。
综上所述,对不孕不育患者开展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