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农村地区6~12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应对干预

2021-02-23郭萌王璞

医药与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辅食月龄种类

郭萌,王璞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河南 郑州 450000)

WHO 建议婴儿出生后6月龄内需坚持纯母乳喂养,而6月龄后则可在继续母乳喂养基础上添加辅食。发展中国家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与婴儿6个月以后喂养不当,包括辅食添加质量和数量不合理密切相关[1-2]。近年来,我国儿童( 尤其是农村儿童) 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改善,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喂养模式得到改善具有高度关联性,但我国幅员辽阔,受文化、地域及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辅食添加及喂养习惯存在明显城乡差异、地区差异[3-4]。郑州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明确其辅食添加情况对指导合理添加辅食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拟选取郑州市农村地区6 ~12月龄婴儿200 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究其辅食添加现状,据此制定对应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农村地区6 ~12月龄婴儿200 例,其中男129 例,女71 例;足月儿189 例,早产儿11 例;婴儿月龄分布:6月龄63 例,7 ~9月龄68 例,10 ~12月龄69 例。

1.2 选取标准

幼儿月龄为6 ~12 个月;干预对象家属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出生体质量极低幼儿;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排除合并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存在血液系统病变者;排除主要照顾者依从性差或存在言语沟通障碍、听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相关信息,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 份,统计所有干预对象过去24 h 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辅食添加种类、辅食添加频率;并评估婴幼儿喂养指数(ICFI),包括24 h 辅食添加种类、继续母乳喂养等,共11 分,分值越高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过去24 h 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看护人为母亲者婴儿继续母乳喂养率(45.33%) 高于看护人为其他人者(19.48%),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看护人过去24 h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2 过去24 h 婴儿辅食添加情况

6 ~12月龄婴儿所添加辅食中,超出60% 的种类包括米汤、菜汤(84.50%)、谷类(94.50%)、其他蔬菜水果(60.50%),酸奶(13.00%)、奶制品(6.00%)、坚果(15.50%)、营养素补充剂(9.50%) 所占比较低。见表2。

表2 过去24 h 婴儿辅食添加情况分析[n(%)]

2.3 过去24 h 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分析

6月龄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多为2 次(39.68%)、3 次(33.33%),7 ~9月龄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多为3次(50.00%)2 次(29.41%),10 ~12月龄辅食添加频率多 为3 次(43.48%)、2 次(27.54%)、4 次(17.39%)。见表3。

表3 过去24 h婴儿辅食添加频率分析[n(%)]

2.4 ICFI 评分分布情况

6月龄婴儿ICFI 评分多分布于8 ~9 分、10 ~11分(34.92%、28.57%),7 ~9月龄婴儿ICFI 评分多分布于8 ~9 分、6 ~7 分(35.29%、33.82%),10 ~12月龄婴儿ICFI 评分多分布于6 ~7 分、8 ~9 分(39.13%、26.09%)。见表4。

表4 ICFI评分分布情况分析[n(%)]

3 讨 论

6 ~12 个月为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且为辅食添加的最重要时期,婴儿期合理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婴儿营养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但针对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仍存在辅食添加不合理现象,而婴儿时期喂养问题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极大影响,故明确农村地区婴儿喂养情况具有重要意义[6]。

本研究结果发现,看护人为母亲者婴儿继续母乳喂养率相对高于看护人为其他人者,但仅为45.33%,存在继续母乳喂养率低及辅食添加时间较早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与饮食习惯、母乳喂养知识不足、母乳喂养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人员整体素养较低、乳类( 奶类、配方奶粉) 替代品广泛应用、看护人为其他人均具有关联性。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所添加辅食中,超出60% 的种类包括米汤、菜汤、谷类、其他蔬菜水果,且ICFI 评分多分布于6 ~11 分,辅食添加频次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多存在婴儿与成人一同吃饭而不单独制作的问题,而各月龄段辅食添加频次差异较大,甚至存在部分辅食类别小月龄婴儿添加率超出大月龄段婴儿的现象,是因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母乳喂养宣传不到位、方式单一,且看护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致使看护人未能形成正确喂养观念与行为。

结合上述研究认为,为保证农村地区6 ~12月龄婴儿辅食添加合理性,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强化以母亲为主的照护人教育,照护人喂养知识掌握度可直接影响婴儿辅食添加合理性,对母乳喂养、辅食添加频次、类别、时间产生影响;②加强农村地区医疗保健机构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培训,主要是因此类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故应要求其不仅需落实国家与各级政府儿童保健工作,还应严格、认真宣传、解答照护人在儿童喂养等方面的问题;③普及婴儿辅食添加知识,保证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并确保形式、内容易被照护人掌握、接受,同时可组织辅食喂养知识相关讲座,系统性讲解母乳喂养时间、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频次与种类等内容;④建议从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对于6 ~9 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次数应维持于1 ~2 次/d,哺乳4 ~5 次,交替进行辅食与母乳喂养;针对9 ~12 个月月龄的婴儿,可将每日辅食添加次数调整为2 ~3 次,母乳喂养次数调整为2 ~3 次;针对12 ~24 个月月龄的婴儿,鼓励其尝试与家庭人员一同进食三餐,并于每餐间加餐2 次,适当进行母乳喂养,并注重辅食种类,应涉及豆类和坚果类、薯类、肉类及动物内脏、蛋类、维生素A 丰富的蔬果、奶类及奶制品,每日添加的辅食种类应维持4 种以上,以此保证辅食添加合理性[7-8]。

综上所述,郑州市农村地区6 ~12月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率较低,且辅食添加时间较早,辅食添加频次、种类欠合理性,应加强辅食添加健康教育,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辅食月龄种类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多功能破冰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