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师生沟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1-02-23叶小玲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小学教学对策研究

叶小玲

摘要: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部分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与学生之间的等级关系,学生在学校对老师有一种畏惧感,不愿意和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是造成小学师生沟通障碍的成因之一。其次,随着当今中国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电子设备,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思维发展相对不完善,学习意识不强,沉迷于这些电子设备中,导致与家庭与老师的沟通逐渐减少。当今,如何解决与学生的沟通障碍成为小学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关于小学师生沟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师生沟通;现状措施;对策研究

沟通是为了交换信息,增加相互了解。在学校中小学老师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加老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信任。结合我国小学实际教学情况,部分小学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存在自身的障碍,不愿意放下身段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同时在沟通时学生自身障碍、双方缺乏信任、师生关系不和谐、没有沟通技巧等等都是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互动的机会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积极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一些学生不能够与老師进行及时沟通的原因就是老师缺少对沟通机会的创造,学生找不到机会与老师进行谈话。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谈话。由于沟通双方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小学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沟通,让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

例如,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观察一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状态不对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疏导情绪,并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主动约谈学生是与学生创造沟通机会的一种最佳方式,老师只有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确定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保障。老师在和学生能够沟通时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观点,老师与学生虽然在沟通中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在沟通中过程中,老师的话语仍然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小学老师在沟通时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切不可将师生之间的沟通变成师生之间的意见强加。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小学之间师生关系并不平等,而是存在着一种权威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大背景的不断发展,小学老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态度,勇于打破与学生之间的权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平易近人的性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愿意找老师解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老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师生之间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不知道老师讲课的侧重点,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长久以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冰冷,导致师生之间沟通障碍。

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到学生之间去,与学生成为朋友。

例如,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上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同时,老师到各个小组之中询问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为学生解答,通过主动接触学生,增加师生双方之间的感情,让教学过程不在冰冷。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老师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学时的说话态度,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语气过于权威,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让学生内心反感与老师的沟通,导致沟通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所以,小学老师要时刻注意与学生相处时的态度,只有老师真正的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朋友,师生关系才会和谐,沟通障碍才会减少。

三、集体决策,结合学生意见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学过程中,班级的一些事物或者学习进度的设定,都是通过老师一个人完成的,学生在此类活动上没有话语权,部分事务的判定全程由老师一人决策,如果学生和老师意见不尽相同,会造成学生与老师对立的局面,让师生关系进入冷淡时期,学生不愿意配合老师的各种活动,老师不明白原因,造成师生之间无效沟通。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意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至关重要,班级事务或者学习问题的决定小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询问,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做决定时综合学生的意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情绪问题。集体决策的形式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感,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让学生参与决策,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要全盘否定自己而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只能为自己的决策作为参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其中的关系,既处理好学生之间的情绪,还要维护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利用多渠道和学生进行沟通

小学老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同样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能够后理解自己的意思,还不至于被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表达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简洁,准确明了的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意图,让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听懂。与学生沟通时表达技巧还有借助手势、面部表情等,在于学生沟通时借助这些能够让学生听的更加动情,提升沟通的有效性。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沟通方式不再限于面对面,小学老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建立沟通,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时刻,通过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原因造成师生之间沟通障碍,同时也有多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会;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集体决策,结合学生意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利用多渠道和学生进行沟通。上述文章只论述了部分造成师生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交流,共同探索出更加高效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对策。小学师生之间关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修改的,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从坚持,不断引导学生,与学生慢慢培养感情,让师生关系逐渐和谐,在慢慢减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课堂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正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所以沟通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一项工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郝利平. 小学师生关系处理方法[ 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 2] [美] 菲利普·L·亨塞克;王汀汀,何训,陈晔译. 管理技能与方法[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8,70,73.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小学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