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2021-02-23黄琦星朱添乐李云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计算机

黄琦星 朱添乐 李云飞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点内容。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结构,一旦受到黑客入侵或者数据丢失便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严重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引言

近年来,各界逐渐重视网络安全,并且对网络数据的安全实施提供有力保护。只有对电脑系统安全管理整体水平进行全面提升,才可对数据库具有的安全性加以保证。为此,探究对网络数据库进行安全管理期间运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网络数据库方面安全管理具有的特征

1.1安全性

对数据库实施安全管理期间,对通信风险加以防范属于重要内容。在对风险加以有效防控这一基础之上,需做好保密工作,从而对用户以及群众隐私进行有效维护。所以,需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方案。同时,保密性和数据性也非常重要,针对大量数据资源,需积极展开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并且对数据隐私进行保密,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

1.2故障的处理性

如今,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普遍运用。在网络时代当中,电子设备早已变成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当中的重要工具,突显出网络具有的重要性。网络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伴随网络数据逐渐普及运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比如出现网络故障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良体验,而且会给日常使用造成极大不便。然而,伴随故障问题逐渐被解决,滋生出不少新的问题,这样使得用户体验一直受到影响。

2、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2.1计算机用户认证技术

在保护使用者数据信息安全方面,计算机用户认证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用户需要访问或者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操作时,首先需要经过系统对其身份的认证。使用者只有在身份认证通过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當前最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用户认证技术便是用户名加密码的形式,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阻止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非法访问,避免因为身份冒用而导致信息泄露或者丢失的风险。此种身份认证是较为直接和便捷的安全管理技术,具有十分宽广的应用空间,但是该安全管理技术的重点在于对用户名与密码的妥善管理,因此单一的用户名加密码的形式还是存在着密码丢失或者被盗取的风险。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可以在原有密码访问的基础上增加动态验证码的形式。在一些企业用户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中,为了避免员工的误操作等风险,可以添加权限管理技术,在相关使用者进行数据库的访问或者对重要数据进行操作时,需要取得相应的权限才可以进行。

2.2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在计算机用户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相关的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为了避免因为用户误操作而导致的安全风险,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应该包括备份与恢复技术。用户在进行数据操作时,可以手动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信息,或者设置自动备份的模式,由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备份。这样在计算机用户因失误导致数据丢失后,可以通过云端的备份来找回丢失的数据信息。但是大量的备份数据难免会占用网络数据库的物理空间,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对用户的备份数据进行定期的清理,将其中已经失效或者错误的数据进行移除。

2.3安装防火墙及安全软件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来说,为了提高网络数据库安全防范水平,就需要通过防火墙及安全软件的运行来加强其安全防范能力。对于防火墙而言,其作为计算机防护体系中的重要防护手段,能够有效规避网络风险,提高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能力。面对当前日益频繁的黑客入侵病毒攻击等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护墙的功能及属性升级,具体包括鉴别网络访问和申请、防护陌生程序植入、抵御恶意软件攻击等。同时,在木马病毒变种及恶意程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还需要对防火墙进行第一时间的更新,以此确保防火墙始终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

2.4设置安全密钥与访问鉴别机制

对于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来说,需要从安全层面来对整个数据库进行深度考虑,并通过密钥方式来加以防范,以此提高其安全性。通过密钥方式,能够使数据库和访问者形成相应的契约关系,系统能够为访问者提供相应的密码,以便于数据能够实现点对点传输,进而确保注册验证流程的快速完成,使安全效应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进行安全验证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电子指纹验证、人脸识别验证等,这样能够使安全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防止恶意操作的出现,通过访问鉴别和密钥的设置,能够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对网络数据库的攻击。

2.5形成数据库安全模型

形成数据库安全模型能够确保数据库运作安全,精确地对系统中多样化行为进行表达。数据库的安全模型建立,首先可形成多边数据库模型,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库的信息泄露,赋予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安全性能足够高。其次形成多极数据库安全模型,合理排序数据库的保密等级,涉及秘密级别、机密级别和绝密级别,分层次管理数据库赋予计算机数据库较高的安全性能,但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多极安全管理模型的应用不常见,此种安全模型广泛地应用于军队信息管理中,总体而言,访问管理粒度以及数据库安全级别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访问管理力度,影响着数据库运作的安全性,系统自有的安全敏感级别给访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计算机实际运行期间,网络数据库具有的安全性会对实际运行效果以及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电脑正常运行,人们可采用存取管理、安全管理、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这些技术,同时运用一些杀毒软件,从多个方面对数据库实施安全防护,提升网络数据具有的安全性,对用户利益加以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1]刘华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应对方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12):154-156.

[2]周子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85-87.

[3]李森.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7):49-50.

猜你喜欢

网络数据库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穿裙子的“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及性能优化
网络数据库安全检测与管理程序的设计实现研究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网络数据库安全研究与应用
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研究及控制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