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继明:红色后人 情付丹青

2021-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山县丹青协会会员

他继承了父母的志气、正气和大气

冯继明:红色后人 情付丹青

起初是爱好书画,后慢慢成为业余画匠,

到了近八十岁时才成为画家。

艰难的蜕变,传奇的人生

冯继明 笔名二马,别号驭风、日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吴道子艺术馆荣誉馆长。194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伍洲王家墩,1962年毕业于黄冈农业专科学校,1980年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三年。历任方咀小学教师,英山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秘书,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秘书科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英山县首届文联主席。

冯继明的家庭是一个革命家庭,其父冯善清是解放前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汉流”成员。岳母刘文珍是黄冈烈士之女,岳父的哥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黄冈浠水一带共产党地下交通员。

解放后,父亲冯善清任高级合作社社长(村长),他虽然没有读什么书,但聪明灵活。1958年“大跃进”时期,冯善清带领乡亲在望天湖边种了两千亩莲藕,连年丰收,帮助乡亲们度过了灾荒。冯善清被评为劳模,一时传为佳话。父亲平时言语不多,在冯继明离开家乡到英山时,曾对他說了一句话:“你出去工作要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几十年后回首过往,他做到了,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他继承了父母的志气、正气和大气,做奉献,不后悔,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敢于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退休后,冯继明一如既往地发光发热。他向县委提交了三次关于建设英山的报告。其中的两次高质量报告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及早地采取了正确的部署措施,避免了大的损失。

冯继明在退休后,研习书画二十年如一日,有成果有创新,作品曾多次获奖见报。2003年,冯继明曾去深圳参观了一些画展,曾问一热爱艺术的青年:“你怎么不超越那些大师?”那青年说:“大师那座山太高了,超越不了。”冯继明下定决心,一定要画出自己的风格来,并为此二十年来坚持不懈。

八十岁时,冯继明公开出版《冯继明国画集》。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潇澹这样评价他的作品:

冯继明起初是爱好书画,后慢慢成为业余画匠,到了近八十岁时才成为画家。其中经历了艰难的蜕变。拜读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国画与诗赋十分成熟老到,令人陶醉神往。

《新诗派》主编犀然写有诗歌评价冯继明:

诚然,从青春到耄耋

水墨丹青赋予的莹洁和厚重

超越了新诗派所能表达的时空

我眼见的橼笔和翰墨

泼写着我趋之若鹜的生命法理

请让我在醒世的韬光之中

再沉浸和膜拜一会儿

再捋清以至为我所用——

请让我手捧这一樽清芬缭绕的茗盏

且品,且思达炫丽的雪藏

先生,断然你隐匿了聒噪的浮世

以执著以坚韧,敛得画坛的翘楚

你丹青如一的品格

灌醒多少佝偻的拜梦人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昭阳说:

恭逢冯继明先生八十荣庆,又值画册隆重出版发行,是为双喜临门。为弟临风额首,遥举斛觥。祝先生德星协吉,鹤算绵长;水墨丹青,永垂青史!

先生出身革命英豪之家,承袭红色基因密码。一生耿介方正、高风亮节、才华横溢,超逸不群。科班虽为农业专科,但以过人天资改学绘画,寄志翰墨,精工国画。用笔苍老浑古,气势雄奇,绘景状物,出神入化。成绩斐然,终成名家。肃修寸笺,恭祝椿龄。

《冯继明国画集》共收录了冯继明的一篇后记、两篇论文、三篇山水赋、一百二十二幅画作。他是当代让中华民族文物活起来第一人。龙凤国画系列是冯继明创新的力作,画面墨气腾然,赋予龙凤与国宝以新的生命力。他的龙凤图显示出东方巨龙崭新的精神风貌,给人一种蓬勃向上、无穷无尽的力量。以独有的笔法和构图,再现中华文化艺术的丰富高妙与辉煌。冯继明的山水画作品,继承和发扬了黄秋园大师的笔墨,在此基础上赋予丰富色彩,使之更加灿烂。

这些成就与冯继明的勤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是生活基础牢固,艺术根系深厚。他在大别山英山县工作生活了四十余年,踏遍山山水水,与人民、与山水有感情,这是一笔财富,是画家的创作根源。

二是冯继明始终坚持中华文化自信,在祖国文化宝库里广泛汲取营养。2020年抗疫期间,冯继明撰写了《繁星绚丽的中华文化》《数说英山布衣精神与贡献》两篇作品。他是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常客,他还写道:“常攀书城殿,又到美术馆,八登大芬村,十赴文博会,阅读绘画理。学众家之长,营养我自己。”在《繁星绚丽的中华文化》一文中,他总结中华文化有八个亮点,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华文化瑰宝的成就与意义。

三是坚持创新,苦练基本功。坚持创作精品,讴歌新时代。冯继明年轻时自学唐诗宋词,酷爱毛主席诗词,不少毛主席诗词他都能倒背如流。在创作山乡水乡作品时,冯继明往往把书画结合,描写人民群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歌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如:“千峰铺翠绿,万树涤苍容,山乡水乡美,小筑点点红。”又如:“茂林莺语闹,深山瀑声喧。渔乡年成好,喜气绕朱轩。”这些诗句从内心展现出百姓的喜悦心情。

冯继明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底蕴在不断提升,已越过高山为时不远。人生八十刚起步!期待冯继明先生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

英山县丹青协会会员
周珺作品
董冰作品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1)
游英山县马鞍寨
防疫满分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丹青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吴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