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绪康:半生山水 生石花开

2021-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石花半生企业家

杰出的诗人、企业家

张绪康:半生山水 生石花开

40年前,他为改变命运走出横山;40年后,他功成名就,又回到故鄉。

阅尽千帆之后,他以大海般的胸怀,

把男人的情怀与担当,写进诗歌,反复吟唱

张绪康 20世纪60年代出生,江苏赣榆县班庄镇(原夹山乡)横山官庄村人,当过汽车兵,做过国企员工,后定居上海创办国际集装箱运输公司。现为上海市连云港商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半生山水》《生石花开》。

他是赣榆男人,有着赣榆男人的一切优点,忠厚淳朴、乐于吃苦、从不服输;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立足上海,砥砺创业三十年终有所成;他是一名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现代派诗人,他的诗歌吟唱着不曾忘记的岁月,激励和感奋着众人。他,叫张绪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诗人。

横山脚下的年轻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毕业后的张绪康应征入伍,因为他知道,要想改变人生,唯一的出路就是从横山脚下走出去,到部队去锻炼。带着全家的期望,他如愿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后来在书中,他这样回忆自己离家的那天:

我记得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大队领导安排了欢送的锣鼓班子。我在敲锣打鼓的人群中兴奋得不知所措,胸前的大红花十分耀眼,手里的香烟到处乱撒,抢烟的大人和小孩们在地上打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行走得很慢。我突然看见父亲蹲在门口的小桥上,眼里含着泪花,我走过去对他说:“爸,我走了,你自己保重身体。”我没有想到,父亲只给我回了一句话:“既然出去了,死都不能回来。”我愣愣地看着他,没有一句话,忍着眼泪,转身走进了人群。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走到山岭的高处,向着自己的村庄,向着父老乡亲,双腿跪地,在布满乱石的地上磕了一个大大的响头,也是给父亲的那句话一个响亮的回答。

在新兵连里,张绪康的表现最为突出。例如挖树坑。标准树坑的规格是长宽高各1米,战友们一天挖两三个已经累得虚脱,而张绪康的最高纪录是一天11个。

集训结束后,张绪康被分配到上海某部驻军,成了让人羡慕的城市汽车兵。在部队超期服役期满,张绪康带着一摞摞优秀士兵、各级嘉奖证书,被优先安置到上海市属的一家国企上班。

五年的军旅生涯,炼就了张绪康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临行前父亲那句“既然出去了,死都不能回来”,始终在他耳边响起。为了改变贫寒家庭的经济状况,张绪康拼命打工挣钱,从来没有休息日,曾经几年都不回一次老家。

黄浦江畔的企业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浦东开发的大幕徐徐拉开,大上海再次吸引了全球热切关注的目光。

身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张绪康耳濡目染,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给普通市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每天都在轰轰烈烈地上演,张绪康被这股气势影响着、裹挟着。

他辞去了收入还不错的正式工作,发挥自己汽车驾驶的技术特长,采取购买加租赁的方式,首先搞到几台集装箱运输车辆,并依托上海辐射全国的物流优势,做起了集装箱运输代理业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全国第一,由此衍生出的集装箱运输量也是年年暴增。张绪康庆幸自己创业选对了方向。

创业头几年里,张绪康既是老板,也是调度员,还兼司机,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公司做大。天生不怕吃苦、乐于吃苦的秉性,加上身先士卒的冲劲,成就了张绪康创业初期的顺风顺水。上海作为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张绪康的公司业务也不断扩张,涵盖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货运、仓储等。

买了大房子,配了高档进口车,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张绪康没有忘记反哺家乡。村里修桥补路、爱心救助,他一定出力。张绪康总是拍着胸脯对乡亲们说:“你们到上海遇到难处一定要找我!”

几十年的青春转瞬即逝,每每凭窗眺望奔腾不息、东流入海的长江,张绪康就会思绪万千。他担心的不是公司的业务和未来,而是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后,自己能干点儿什么?

在这段时间里,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往于上海和赣榆老家之间。回老家的次数多了,他发现家乡的山、家乡的水,都需要认真梳妆打扮,装扮好了不就是人人向往的新农村吗?

于是,他承包了下村里无人问津的200多亩荒山,经过三个冬春的绿化,荒山终于开始慢慢染绿。他带着村里的养殖户三赴山东嘉祥县学习养驴技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被困在老家的张绪康又有了新想法。他果断投资200多万元,在小横山脚下搞起了小香猪养殖场,带领养殖户到山东青岛学习养殖技术。经过半年的探索,曾经的国际物流公司老总,摇身一变成了懂猪语、会给猪打针看病、会劁猪的猪倌。

他做这一切的初衷,不在于能赚多少钱,是想搞出个样儿给大伙儿看看。“让大家跟着我学,跟着我干。”目前,张绪康的小香猪养殖场已经繁育出来第一批小猪仔,用他的话说,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2020年11月,张绪康被家乡评为企业家党员乡贤。

大时代中的吟唱者

发生在张绪康身上的戏剧性变化远没有停止。

张绪康从小就喜欢写作文,每篇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读。一个文学梦,当时就在少年张绪康的心里发了芽。但接下来为现实打拼的漫长岁月,让这个刚刚萌芽的梦想休眠了,深藏了。

这个梦想正等待着复苏。

2017年的初春,张绪康到杭州出差,一天晚上和朋友在西湖边上喝茶,看见湖中好多鱼快活地游来游去。他心里起了念想,想写点东西,那天,就是张绪康写诗的开始。

一开始写,不知道什么是诗歌,写到后来,朋友对他说,你写的像现代诗,像散文诗。张绪康不知道,他只觉得欢喜!

这个梦啊,休眠了几十载后又摇摇摆摆地生长起来了。

张绪康要以黄浦江的水为墨,把眼泪做调和剂,将灵魂深处的呼唤作笔,把想说的说出来,不想说的也说出来,说不出来的也说出来。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张绪康出版两本诗集——《半生山水》是他一路携风带雨走来的人生写实;《生石花开》则是他对人生、对事业追求的精神升华。

他在诗歌里讲自己的故事,走自己的路,成自己的风格。他想把一切美好写进诗歌,感恩所有的相遇相知。

就像他在《你没有看见我被灰尘遮掩的部分》中所写:

我只想对每一个人说

我爱你们

请接受我躬身一礼

……

我尽力把你放在心底

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人间的灰尘

才能掩盖,像大海一样

澎湃的泪水,还有

我血肉模糊依旧发出光芒的情感★

猜你喜欢

石花半生企业家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石花
生石花,有生命的“石头花”
心语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80抒怀
理发
生石花
伪装高手“生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