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

2021-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叶剑英刘伯承朱德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开国将领群星璀璨,共和国元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族。他们的戎马生涯曲折跌宕,充满了传奇色彩。元帅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最终都聚在光荣的党旗下。正是从那里出发,他们掀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本刊独家策划《信仰——十大元帅入党传奇》,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朱德:从第一次申请入党被拒到人民的总司令

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

36岁抛弃旧时代的高官厚禄,走上崭新的革命道路

一旦信仰确立,在任何困难之前,坦然如坐春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在近代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使中华民族走出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苦难,迎来了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朱德同志就是这些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朱德同志在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朱德同志经历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旧的道路走不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真理。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终没有动摇。越是危难关頭,他越是信念坚定。”

第一次申请入党被陈独秀拒绝

十大元帅中,朱德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也是入党时年龄最大的一位。说起朱德的入党,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佃农家庭。此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1909年,朱德远赴昆明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他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后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成为滇军名将。

但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能使中国摆脱黑暗,也没有能使朱德实现理想。“真正的革命者有的灰心了,有的被赶跑了,纵然想要继续努力,为创造一个中华民族的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但他们迷失方向了。”朱德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法解决中华民族出路问题,不能救中国。

真正使朱德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是五四运动。

运动的浪潮把大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带到全国各地。朱德从这些书刊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他对这些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眼界被大大打开了。从1919年下半年起,朱德就和好友孙炳文埋头书斋,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刊物,讨论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书刊中介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给了我希望。”“凡是我能找到的有关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材料,我都读了。”他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探寻中国的前途,感到以往的革命之所以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一定是在某个根本性的问题上出了毛病”,“有必要学习俄国的新式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来从头进行革命”。

1922年初,朱德毅然辞去军职,开始了寻找党和真理的历程。这时的朱德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高官厚禄。

朱德先是到了上海,踏遍整个市区,没有找到共产党的踪迹。他又到北京去寻找。在北京,朱德仍然找不到共产党。古都北京的现状,使朱德愈发对中国现状失望,他后来回忆说:北京政府不过是“一个弥漫着封建主义浓厚气味的幽灵政府——一个臭气熏天的粪坑,旧式的官僚和军阀在这里玩弄政权,大吃大喝,嫖妓女,抽鸦片,并且把中国待价而沽”。朱德又回到上海。这次,他见到了陈独秀。

面对这位令人心生崇敬的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朱德把自己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滇军担任旅长,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的经过都讲了出来,表示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陈独秀十分认真地听着朱德讲述少年时期的贫穷生活,但当他得知朱德是滇军中的一名旅长时,脸色骤变。他说:“要参加共产党的话,必须以工人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并且准备为此献出生命。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就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考验和真诚的申请。”

朱德说:“尽管我是一名军阀部队的军官,但我的部队是纪律严明的,是不骚扰百姓的,我愿意加入共产党。”

陈独秀犹豫了很久,说:“你是国民党员了,共产党与国民党是有区别的,你知道区别在哪里吗?”

朱德回答:“如果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就不会来找共产党了,我可以回到军阀部队中去,可以成就个人的功名利禄,但我正因为要抛弃这些,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所以,我才选择了共产党!”

这时,陈独秀踱到书架前,抽出几本书交给他,说:“你读过《共产党宣言》吗?”“没有。”朱德回答。“那么,《资本论》呢?”陈独秀又接着问。朱德有些尴尬:“也没有。”

陈独秀淡淡一笑。朱德小心地说:“我一直在军队,西南又地处偏僻,这些书籍很难找到。不过,看过一些您和李大钊先生主编的杂志,像《新青年》《新潮》……”

“可以说你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啊!”陈独秀打断他的话,失望地说。

朱德的第一次入党申请,被党的最高领导人当面拒绝。

婉谢孙中山,幸识周恩来

被陈独秀拒绝后,朱德感到痛苦。他后来回忆说:“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里,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这时,因孙中山正筹划夺回广东,重建共和政府,并把希望寄托于滇军,所以他邀请朱德组织驻桂滇军攻打广东军阀陈炯明,并答应先付军饷10万元。孙中山比朱德要大20岁,是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景仰的革命先行者。对这次见面,朱德印象深刻。“他是个非常谦虚、诚恳的人。”日后,朱德这样回忆。朱德虽然同情孙中山此时的处境,但是,10多年的亲身经历使他对孙中山希望借助一部分军阀的力量去打击另一部分军阀的做法已经不再认同。他婉谢了孙中山,一心只想加入共产党。

1922年9月初,朱德和孙炳文远渡重洋,前往欧洲。40多天之后,轮船到达法国马赛港。朱德和同伴换车来到了巴黎,住进一位中国商人的家里。这个商人很年轻,也健谈。他告诉朱德,一些中国学生组织了一个叫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团体,闹得很火热。见朱德很感兴趣,他继续说,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叫周恩来,可他已去了德国柏林,恐怕一时回不来。见朱德有些失落,商人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说:“不过,我这里有他的地址。”

朱德接过纸条,如获至宝。他和孙炳文决定马上赶到柏林去找周恩来。

10月22日,他俩到达柏林。可人生地不熟,直到黄昏,才在柏林近郊瓦尔姆村皇家林阴路的一幢寓所内,找到地址上的门牌号码。

这是朱德一生中特别难忘的日子。抗战初期,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采访朱德后详细描述过那天会面的场景:

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可是,那是个男子汉的面庞,严肃而聪颖,朱德看他大概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

朱德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10岁的青年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他怎样逃出云南,怎样会见孙中山,怎样在上海被陈独秀拒绝,怎样为了寻求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而来到欧洲。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只要不再回到旧的生活里去——它已经在他的脚底下化为尘埃了,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

两位来客把经历说完后,周恩来微笑着说,他可以帮他们找到住的地方,替他们办理加入党在柏林的支部的手续,在入党申请书寄往中国而尚未批准之前,暂作候补党员。

这年11月,经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朱德和孙炳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德长期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他终于由一个爱国名将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从此走上新的革命道路。他在这条道路上起步时,已经36岁。朱德尔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人民的伟大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刘伯承在朱德六十大寿时,曾以《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为题,赞颂朱德道:“总司令参加革命以前,生活优裕,即不升官发财,亦足以度其舒适之一生,然当其一旦认识革命,即弃如敝屐,义无反顾。以后在任何困难之前,坦然如坐春风,尤足使人深深感动。”这是对朱德的高度评价和对他革命经历的客观总结。

人民的总司令

朱德1926年5月回国,再次见到时任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两人的会面颇具戏剧性,陈独秀没有想到坐在自己对面的竟是4年前被他拒绝入党的朱德。

据朱德回忆,陈独秀当时依据北伐的形势,派他到杨森部作统战工作。朱德乐意接受。他与杨森曾在护国军中共事,素有交谊。圆满地完成任务后,即转到南昌市工作,被朱培德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为我党掌握了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成为南昌起义主力之一。朱德在这次起义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三十年后,朱德在纪念这一光辉节日时,曾写诗抒怀:“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握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几近限于绝境。在革命最危难关头,朱德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朱德将800将士带上井冈山,为中国革命保住了火种。朱德于1928年4月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權的光辉道路。

192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总行动委员会主席团会议正式决定:“朱德为红军总司令。”从此,朱德即是我军的最高统帅之一,从红军到八路军、解放军,他都是我党我军和人民最敬爱的总司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党中央曾规定以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朱德被评为第一届学习节的“模范学生”。

80岁时,朱德还坚持研读党中央规定学习的32本马列著作。89岁时,朱德还亲笔写下“革命到底”的条幅以铭志。在临终前不到两个月,他看到《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后,不顾年高体弱,驱车到中央党校,看望参与翻译的同志,一起交流对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心得。

在去世前他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朱德逝世后,康克清遵照他的遗愿,将两万多元存款,全部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11月29日;《朱德与初心使命》,左智勇/文,人民网2018年7月13日;《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朱德一波三折的传奇入党经历》,人民网2014年6月23日等)

彭德怀:关帝庙里“定终身”

习近平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

他曲折的人生,就是一部为民、务实、清廉、奉献的精神史

爱他的、恨他的都应记住这句话:本色最无敌

十大元帅中,最后一位入党的是彭德怀。

1898年,彭德怀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彭德怀自幼饱受生活磨难,这也使他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与为人民谋幸福的志愿。他后来曾回忆说:“童年、少年时期这段贫困生活对我是有锻炼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忆到幼年的遭遇,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彭德怀故居时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自己的事,为党、为人民,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彭德怀精神是多方面的,他曲折的人生,就是一部为民、务实、清廉、奉献的精神史。

“勇敢是来自他们的理想”

湖南南县县城的九都山,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祖居之地,现在辟为德昌公园,内中设有段德昌纪念馆。馆中的一幅照片,常引起访客注意,即“彭德怀接受马列启蒙教育处”,地点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山关帝庙。

1916年,18岁的彭德怀到长沙参加湘军。

北伐战争时期,彭德怀和段德昌同在国民革命军第8军1师任职,彭德怀在1团1营当营长,已是共产党人的段德昌在师政治部当秘书长。

在随部攻打武昌的战役中,两人第一次相见。忠勇坦荡,正道直行,疾恶如仇是已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段德昌的性格特点;彭德怀当时虽是湘系旧军人,但勇武刚直,洁身自好,不贪不赌不抽不嫖,与士兵打成一片,在青年军官中可谓特立独行。两个不信邪、不怕鬼的湖南人相见恨晚。

在进攻武昌的战役中,彭德怀代为指挥1团,配合叶挺獨立团攻打武昌南门。对叶挺独立团中的共产党员打仗勇敢,彭德怀佩服有加,但他不明白共产党员为什么这么勇敢。

彭德怀和段德昌第一次谈话,彭德怀就急于解开心中的疑团:“共产党员打仗为什么那么勇敢?”

段德昌答:“勇敢是来自他们的理想。”

彭问:“什么理想?”

段答:“共产主义理想。共产党人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全国工人农民谋福利!共产党,就是要解放全国劳苦大众的党。”胸怀正义的彭德怀开始向往共产党。

1926年10月的一天,为追击吴佩孚残部,段德昌与彭德怀率部进驻当阳。当晚在玉泉山关帝庙宿营,两人秉烛夜谈,倾心相与。对于这段对话,彭德怀40年后仍记忆犹新,他在《自述》中写道:

段问我对关云长有何感想。我说:“关现在还被统治阶级利用作工具,没有意思。”段问:“你要怎样才有意思呢?”我说:“为工人农民服务才有意思。”段问:“你以为国民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答:“现在不是每天都在喊着打倒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租吗?我认为应当耕者有其田,而不应当停留在二五减租上。”段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也不应当停留在耕者有其田,而应当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由按劳分配发展为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共产党是按照这样的理想而奋斗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已实行按劳分配,消灭阶级剥削。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员就是要为这样的理想社会而奋斗终生。”段问我:“加入了国民党吗?”我说:“没有加入,我不打算加入国民党。”段问:“为什么?”我说:“你看现在这些人,如唐生智、何键等等,都是军阀大地主,还以信佛骗人;何键、刘铏等还卖鸦片烟,同帝国主义勾结。这些人连二五减租都反对,哪里会革命呢?”段未答。我问:“国民党中央党部情形如何?”段告:蒋介石、胡汉民、孙科、宋子文、戴季陶等都是些假革命、反革命。彼此高兴地畅谈了约两个小时,使我受益不少,当时表示了对他的感谢及内心的敬佩。到现在,有时还回忆起这次谈话。

两位挚友的最后一次谈话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彭德怀如饥似渴地阅读段德昌送给他的《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通俗资本论》等进步书刊,追求革命真理。

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彭德怀豁然开朗,追求向往很快升华为一种奉献的热望,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巨大的新的革命巨流中。他不仅按照中共统一战线纲领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修改了之前与贫苦士兵们创办的“救贫会”章程,创办启蒙夜校,还向段德昌提出了入党要求,希望段德昌派人来1营发展共产党组织。彭德怀相信,和他一样被饥饿逼上吃粮卖命道路的士兵能够觉悟起来。由于当时国共合作顺利,中共为照顾统战关系,决定暂时不在第8军中发展党员,彭德怀的愿望没有实现。段德昌鼓励他继续在部队集结进步力量,跟着共产党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1927年5月,何键等人发动反共的“马日事变”,下令通缉段德昌。段德昌按照党的指示离开第1师,前往鄂中发动秋收暴动,在起义中受伤后秘密潜回南县养伤。事有凑巧,已是独立5师1团团长的彭德怀也于此时率部进驻南县县城。知交相见,分外亲切。段德昌对彭德怀在大革命失败后不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始终站在工农群众立场上的表现非常佩服,向中共南(县)华(容)安(乡)特委建议吸收彭德怀入党。

1927年10月,特委派代表找到彭德怀:“段德昌同志介绍你加入共产党,现在特委已经讨论通过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报告省委批准后,再行通知你。”

在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公开镇压和屠杀的血雨腥风中,在共产党的活动因白色恐怖被迫转入地下的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彭德怀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8年4月被批准为正式党员。对于段德昌这位播火者,彭德怀一刻也没有忘记,并始终把他作为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郑重地写在履历表上。

几天后,段德昌再次与彭德怀开怀畅谈,这也是两位挚友的最后一次谈话。

段德昌履行入党介绍人职责,深刻地分析形势,指明方向:这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蒋介石叛变了革命,现在革命形势是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是杀不尽的。全国革命形势还不会马上到来,需要有相当的准备过程。北伐战争时期,党忽视军队工作,如果当时有10个叶挺那样的独立团,蒋介石叛变革命就没有那么容易。段德昌一再叮嘱彭德怀在独立5师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保密,要作长期打算。如果能做到逐步掌握1个师,在适当时机举行起义,将会产生很大作用。在时机不成熟时切不可过早暴露,以免损失革命力量。

段德昌鼓励彭德怀说:“过去一年里,你入党的愿望虽未实现,但独立地坚持革命立场是经受了考验和锻炼的。”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不少人在入党前认为共产党每个成员都是那样的优秀,都高尚得无人能比。入党以后,因看到个别不顺眼的事而丧气。共产党是好的,是革命的,但成员中难免有坏的。把每个成员都那么理想化,那就会感到失望。”“现在革命处在低潮,要准备长期艰苦斗争,要准备牺牲,也要准备受委屈,受了委屈不要灰心。”

几十年后,彭德怀曾如此深情地回忆起段德昌的这次教诲:“听了他的谈话,觉得身上增加了不少力量,改变了‘马日事变后的孤立感;觉得同共产党取得了联系,就是同人民群众取得了联系,也就有了依靠感似的。”

此后,段德昌先后担任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鄂西总队参谋长、鄂西独立师师长、红6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在反“围剿”斗争中屡建奇功,同党内的“左”倾错误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不幸的是,1933年5月1日,年仅29岁的段德昌在苏区“左”倾错误的“肃反”中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在关押他的石洞壁上书写着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知道自己将被处死时,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今红3军子弹极缺,杀我时不要用子弹,子弹留给敌人,对我,刀砍、火烧都可以。”刑前,段德昌高呼:“同志們,永别了!祝革命早日成功!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

一代名将

1945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及七大全体代表、延安各界代表出席。毛泽东题挽词:“死难烈士万岁!”段德昌在受祭之列,这是他被害后首次享受组织的祭祀。彭德怀默默立于队列里,向段德昌等革命烈士垂首致哀。

为纪念段德昌,学习段德昌,在党的七大以后,彭德怀就将他的入党介绍人,由过去的南华安特委明确为段德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褒扬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毛泽东亲笔签发的共和国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就是颁发给段德昌的亲属的。

1955年,共和国开国元勋大授衔。彭德怀和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向毛泽东汇报授衔筹备情况。当彭德怀又一次谈到段德昌的情况时,毛泽东潸然泪下,汇报不得不中断,改日进行。

无独有偶,彭德怀与他的入党介绍人在人生的最终选择上也如此一致。他从旧社会最底层一个赤贫的农家之子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始终保有临阵对敌的雷霆之威、对党对人民的赤子热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节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虽然他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在确立之后从未曾动摇过。他与段德昌一样用生命实践了对党的忠诚,赢得了举国上下的尊崇与追念。

毛泽东曾为彭德怀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作为一代名将,彭德怀除了勇猛,还有一大特点:终生不改其本色。

师哲有一段精彩的回忆:在解放战争期间,一个炎热的下午,当时解放战争中被俘虏的一批军官在村边树下休息,这时候从村西头走过来两个人。前面是位年轻人背着短枪,牵着马。跟在后面数十步之外有一位中年人,50岁左右,光着头,帽子抓在手里,脚上的布鞋破烂不堪,而且是用麻绳绑在脚面上的,但是走起路来非常沉稳有力。一个挑水的农民在树下休息,穿着草鞋的中年军人走到农民的面前笑呵呵地说:“你家挑水了,我喝你几口水行不行?”农民说你尽管喝吧,中年人弯下身去猛喝了几口水,谢过农民,继续赶路。坐在路边的俘虏认出他来了,指着背影说,那就是彭德怀,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其他国民党将校军官听了大惊失色,呆呆地看了半天,直到彭德怀的背影不见了,才感慨万分地挤出一句话,说:“他们怎么能不胜利,我们怎么能不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广昌战斗,李德指挥红军与敌人正面硬拼,三军团伤亡2700余人,占军团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彭德怀当面骂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痛”。翻译伍修权考虑到领导之间的关系,没有全翻,彭德怀便把三军团政委杨尚昆拉过来一字一字重新翻译,硬是把李德气得暴跳如雷。

对彭德怀来说,爱他的、恨他的、敬他的、毁他的都应记住这句话:本色最无敌。★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以“彭总精神”为镜 争做“四有”好书记》,谢振华/文,人民网2015年08月13日;《彭德怀与良师益友段德昌》,梅兴无/文,人民网2019年1月7日;《彭德怀与他的入党介绍人》,韩基韬/文,《解放军报》2014年4月11日;《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等)

林彪:最年轻的元帅18岁入党

林彪是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

但他入党极早,年仅18岁。两位堂兄是引路人

“林氏三兄弟”在中共党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2007年7月16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林彪列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照片赫然在列。在叙述林彪的经历时,展览使用“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形容他早年的军事贡献。林彪的女儿林晓霖激动流泪:“这是自‘九一三之后,30多年来,林彪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而且是按照1955年元帅授衔时的顺序出现。这是一种官方的认可。作为林彪的女儿,我感到非常欣慰。”

林彪在两位堂兄引导下入党

湖北黄冈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在县中南部、距县城黄州25公里处,有一座回龙山。山东北约3公里处,矗立的白羊山,更加雄伟壮观。就在这白羊山下,有两个紧连的自然村,一个叫林家大湾,一个叫染铺湾。两个村子里的人同姓林,从《林氏宗谱》看,他们的祖辈是清末由福建迁徙而来的,与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着眼睛看世界的林则徐同属一个脉系。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在这林姓家族中,出了三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林育英(张浩)、林育南和林育容(林彪),是为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林氏三兄弟”。他们当中,一个是让人尊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是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另外一个军功辉煌但晚节不保。他们在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们的故事余音袅袅,让人沉思、感悟。

按照林氏家谱,林育南、张浩、林彪同属柞字辈。林育南和林彪生于林家大湾,是共祖父的堂兄弟;张浩生于染铺湾,与林育南、林彪则是共高祖父的堂兄弟。

林氏三兄弟中,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是林育南,堂兄张浩和堂弟林彪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投身革命的。

1921年秋,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的林育南为培养一批有志革命青年,于6月份写信给在老家小学学习的林彪等人,动员他们到共进中学读书。此举得到了同在武汉的林育英的支持。林彪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经常接触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听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并深受他们的影响。不久,林彪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林育南、林育英的影响下,林彪对国家大事、民族前途十分关心,并成为共进中学学生运动的领袖。在此期间,他多次组织共进中学等校学生到武昌阅马场、大东门一带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开展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3月,他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由于林彪在武汉学生运动中表现突出,1925年夏,他被湖北省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全国学联七大代表,赴上海出席了学联七大会议。林彪在共进中学的表现,受到武汉党组织及两位堂兄的多次表扬。林育南、林育英认为,如再好好培养一下,林彪将来颇有前途。

1925年秋,林彪结束在武昌共进中学的学习,获准毕业,重返家乡。当时,他的父母希望他在附近找一个教书的职业,能照顾家里的生活。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选送共产党人、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投考黄埔军校。林彪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设法说服了父母,遂经当地党组织批准于当年冬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并在入校后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如何书写林彪?陈云、杨尚昆、黄克诚这样指示

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1983年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名单列入了林彪的名字,但不以元帅的身份对待。当时,对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公开审判结束不久,对林彪在历史上的功绩写不写,怎么样写,有诸多顾虑。以下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人物分支学科副主编李维民回忆的相关情况。

林彪条目的初稿写出后,编辑部连同其他一些重要条目,送给包括陈云、杨尚昆、黄克诚等一些老的领导人审阅。这个条目的初稿除介绍林彪简历外,重点写了他历史上的错误。

最早谈到这个问题的是陈云同志。1983年8月9日,他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指导思想、结构、内容到具体编辑办法,谈了一系列的意见。其中谈到如何写林彪的问题。他说:“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但是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的作用,还必须看到其他方面的作用。”在谈到辽沈战役决策时,陈云同志指出:“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党中央、毛主席为东北局制定了完全正确的工作方针,为辽沈战役制定了完全正确的作战方针。如果按照林彪的打法,那就不会有辽沈战役,东北的胜利就不可能来得这么大,这么快。”

陈云同志的谈話,对于我们编写大百科全书中林彪的条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他是从辽沈战役谈起的,对林彪的一生并没有全面地评价。

黄克诚同志很认真地审阅了几个元帅和大将的条目释文,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听了秘书给他读的“林彪”条目释文后,决定跟编写组面谈一次。

1984年2月11日上午,黄克诚同志请来了负责编写“林彪”条目的周之同、姚夫和李维民三人。黄克诚先听取了汇报,接着谈了自己的意见。

黄克诚同志说,编写军事人物把林彪列上是应该的,这比过去实事求是多了。写这个条目有很多难处,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是很费力的事。他说:“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的罪行……但是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分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的提高,起过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后来他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

他接着说:“据我了解,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中央根据地指挥中央红军作战时,他们手下有几个著名的战将,一个是彭德怀,一个是林彪,一个是黄公略……林彪的确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他生前我是这么说,他死了以后我还是这么说。有人说林彪不会打仗,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不符合历史事实。”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最后,黄克诚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总起来说,我的意见就是要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学者的态度,来写林彪的历史,好的、坏的两方面都写,不要只写一面。我这个意见提供你们参考。”

后来,根据黄克诚同志谈话的录音,整理了一个记录。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在征得黄克诚同志同意后,将他的谈话发表在1985年4月20日内部出版的通讯上。

在黄克诚同志谈话之后,1985年3月13日,杨尚昆同志在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纂工作会议上,也谈到怎样写林彪的问题。他说:“林彪,他最后走上了叛国的道路。但不能因为他叛国,就对他一概否定,而不作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林彪在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在抗战中,特别是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还是有功的。陈云同志在谈编写《辽沈决战》一书时曾指示,对林彪还是要实事求是地写。我们对待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一切,也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正确就写成一贯正确。”

陈云同志、黄克诚同志和杨尚昆同志的指示,对如何写林彪以至如何写好历史人物,给编辑部很大启发。编写组根据他们的意见,对林彪条目释文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并按这种精神去处理其他历史人物条目。

金一南笔下的林彪与彭德怀

《苦难辉煌》一书的作者金一南,是向两任总书记建言献策的“红二代”少将。胡锦涛称他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向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荐他的著作。金一南在著作中,对彭德怀和林彪两位名将作了对比,很有意思。

彭德怀与林彪相较,说勇林不如彭,说谋彭不如林。彭德怀是一团烈火,一团从里烧到外、随时准备摧枯拉朽的烈火;林彪则是一潭水,一潭深不可测却含而不露的静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前半句可形容彭德怀,后半句可形容林彪。

林彪善思,善战。彭德怀由勇生智;而林彪则由智生勇。

林彪的野战精髓归结为两个字:运动。他指挥的部队以运动神速、善于奔袭、飘忽不定为特点。运动是其指挥艺术的核心之所在。林彪忌固守,尤忌双方重兵相向的固守。这一点使他与彭德怀区别很大。伏击,特别是出其不意的伏击,对他来说不是等待的结果,而是运动的结果;他的战机,几乎全部在运动中创造。他指挥的部队的行军速度,接敌速度,扩张战果的追击速度,在红军中首屈一指。

由此引发许多传奇故事。例如说林彪在黄埔学校成绩优秀,深受一些教官青睐,被同学们称为“军校之鹰”。

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也在其《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林彪在著名的广州黄埔军校受训期间,也曾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布柳赫尔的宠儿。”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为这些传说拿出可信的证据。“军校之鹰”、校长“宠儿”之类的词,比他更合适的人比比皆是。他的军事基础得益于黄埔,但他日后真正的军事造诣,则几乎全部来自红土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战争实践。

林彪不是黄埔军校的产物,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产物;他不是军校的宠儿,而是革命战争实践的宠儿。工农武装割据给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实战场所,终于得以施展他在卷面上难以施展的野战才华,这位黄埔四期生在红土地上与他的校长蒋介石、教育长何应钦、管理部主任顾祝同、战术教官刘峙、第四期炮科大队长陈诚、学员队区队长蒋鼎文,展开了一场生死战斗。胡宗南、李默庵、杜聿明、郑洞国、陈明仁……这些黄埔一期学生,也先后在各个战场成为林彪这个黄埔四期后进的对手。

最终,他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林彪被写入大百科全书内幕》,李维民/文,《采风报》2005年1月21日;《謀,彭不如林 勇,林不如彭》,金一南/文,《老年生活报》2014年4月9日;《解读林彪》,周敬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等)

刘伯承:“军神”为何曾拒绝入党

川中名将征战10多年,身心交瘁

最苦闷之际,两位共产党的好朋友为他指明了方向

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整整60年

刘伯承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能征惯战、百战百胜的名将,人称军神。

1923年,已是川中名将的刘伯承,毅然退出军阀部队,重新寻找革命道路。他的一个共产党朋友诚恳地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竟然拒绝了,说:不能一见旗帜就拜倒!

为什么刘伯承先是不愿意,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伯承是怎样完成其人生最重要转折的?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

1892年,刘伯承诞生在四川省开县。因祖父是吹鼓手,在旧社会被看作“倡优”,致使父亲刘文炳“出身微贱”,虽饱读诗书,到县城参加秀才考试,却被人举发,遂被逐出考场,丧失了考试入仕的机会,只得弃文务农,成为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脚文人”。刘伯承5岁多时,父亲将他送到老秀才任贤书私塾就读。任贤书满腹经纶,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愤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十分不满。他的言行对刘伯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从小就萌生了反抗旧社会的念头。

1907年春,正在夔府(今奉节)官立中学就读的刘伯承因父亲病逝,被迫中途辍学,回乡务农。这年,刘伯承仅15岁。家中四男三女,刘伯承身为长子,不得不和母亲一道,承担起生活的重压。年轻的刘伯承,饱尝生活的艰辛,他越来越感到,不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不改变这个社会制度,像他这样的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永无出头之日。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四川革命党人奋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四川军政府。刘伯承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不顾家人与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剃掉辫子,参加了反对清朝政府的学生军。他意气风发,慷慨陈词:“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就这样,青年时代的刘伯承,“怀着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改革的思想,投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这是刘伯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标志着他的民主革命生涯的开始。

川中名将:征战10余年,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怀疑

辛亥革命胜利后,刘伯承抱着军事救国的真诚愿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弁学堂。他刻苦钻研军事,一丝不苟地操练。他不但学业优秀,军事技能出色,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闻名全校。他烟酒不沾,牌赌不视,毫无恶习,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每月官饷所得,除了买书之外,全部寄给母亲,补贴家用。1912年底,刘伯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派到熊克武的部队当见习生,不久升任司务长、排长。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以武力讨伐袁世凯后,四川的国民党人奋起响应,发布讨袁檄文。刘伯承参加了这次战斗。由于力量悬殊,四川讨袁战争以失败告终。袁世凯及其在四川的帮凶胡景伊等人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和讨袁将士,刘伯承逃亡上海。

在上海,刘伯承虽然过着居无定所、食无定时的流亡生活,但并不悲观失望,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当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革命党的消息传到上海时,他立即决定加入该党,追随孙中山先生继续民主革命。1914年秋,在许多国民党人观望、犹豫的时候,刘伯承义无反顾地宣誓参加中华革命党,冒着生命危险,开展秘密革命活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刘伯承积极响应孙中山号召,毅然返回四川,组织反袁起义。他先后到奉节、万县、涪陵等地联络革命党人、“哥老会”首领和有志之士,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打出“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的旗帜。川东各地的农民奔走相告,成群结队前来参加刘伯承的部队。这支部队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刘伯承指挥这支部队,神出鬼没,忽东忽西,狠狠打击北洋军队。北洋军队成为惊弓之鸟,龟缩在城里,轻易不敢出来。

1916年3月,刘伯承率部进攻四川丰都。他一马当先,亲临第一线指挥,不幸头部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另一弹从右边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他从此失去了右眼。袁世凯复辟闹剧在人民革命浪潮的打击下草草收场了,袁世凯本人也在全国人民的唾骂中呜呼哀哉了。战功卓著的刘伯承,因伤致残却无人问津了!他只能拖着病残之躯,以教书勉强度日。身体的痛苦是难忍的,更难忍的是精神的折磨。在四川,反袁的,拥袁的,原本不共戴天的两派,又握手言欢,举杯共庆了。大大小小的军阀们,忙着分赃。为反袁斗争付出重大代价的普通老百姓,依旧在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却无人关心。这样的革命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他对这场革命,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怀疑。

后来,担任重庆镇守使兼第5师师长的熊克武,闻知刘伯承的事迹,派人请回刘伯承,任命他为第9旅参谋长。起初,同僚中有人认为他五官不全,身有残疾,冷眼相看。但一到实际战斗中,刘伯承的智勇往往令他们折服。在用兵上,他精细、严谨、大胆,常常出奇制胜。而他勇敢无畏的精神,更为一般军人所罕有。每到打起仗来,他总是亲临火线,冲在前头,“刘瞎子”英勇善战的名声渐渐传开了,“独眼龙”将军的称号不胫而走。刘伯承成为川中名将,威名远扬。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组织讨贼军,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这年3月,奉熊克武之命,刘伯承率部参加征讨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部队。在激战中,刘伯承又一次不幸中弹,右大腿负重伤,不得不退出战斗,去成都养伤。刘伯承在川军中转战10年有余,落得“遍体弹痕余只眼”。然而,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未酬,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欺凌的局面日甚一日。

在残酷无情的现实中,刘伯承身心交瘁,心灰意冷。

在最苦闷的时候,两位好朋友及时给他指明了方向

朱德在接受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访问时,曾经深情地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们走着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做了军阀不思悔改;有的人随军阀入泥潭,但最终找到了新的革命道路;也有人看到了新的道路,却因为过去中毒太深而不能自拔。而劉伯承与我则是找到并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

刘伯承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获得了新生。刘伯承的这一转变,是在他的几位共产党的好朋友帮助下实现的。

1923年秋冬,刘伯承一直在成都治伤。他承受着双重的折磨。一方面,他因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另一方面,精神的苦恼始终困扰着刘伯承。刘伯承因伤离开部队后,其部队的战事是每况愈下。刘伯承对军阀混战早就心生厌倦,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伯承在最苦闷的时候,他的两个共产党的好朋友,及时给他指明了方向,一个是吴玉章,一个是杨闇公。

吴玉章与刘伯承的交往十分密切。当时,吴玉章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和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创办《星期日》等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热情介绍马克思主义,还派人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吴玉章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刘伯承的住处,一面探视病情,一面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来,通过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结识了杨闇公。杨闇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

吴玉章、杨闇公对刘伯承的人品、学识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十分敬佩,有意将他发展为中共党员。他们经常探望刘伯承,与刘伯承促膝长谈,并送一些进步书刊。他们评论当前的时局,议论中国的前途,追溯民族的历史,探讨救国的方略,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人生,从外交到军事,一直到社会主义。刘伯承曾经回忆说:“1924年我在成都与闇公同志一起,可以说朝夕不离,论说当时局势。”在吴玉章、杨闇公二人的影响下,刘伯承的思想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近的政治见解,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杨闇公多次在日记中称赞刘伯承,他曾写道:“伯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军人中尤其罕出。返川许久,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如此罕出。”“伯承机警过人,并且很勤学,头脑也异常清晰,不是碌碌者比;又兼有远大志向。得与之交,我心内是很快活的;目前我们虽说不上深厚的感情来,但我已决意与其长久交好,因他堪当益友之列,并可同行于一个道路。10年来的友人,有才识而抱大志者,不过4人而已。今得伯承,又多一良友真是可喜!”“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

刘伯承素以“深思断行”为座右铭,爱独立思考,决不随波逐流,对于政治问题,他格外谨慎。

有一次,刘伯承在将校学堂的学友、已经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陈紫舆,在与刘伯承交谈时,诚恳地劝说刘伯承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杨闇公也在座,并对此寄予希望。令他们意外的是,刘伯承坦率而又严肃认真地回答说:十几年来的生活经验,使我悟出一条道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谛。我从参加辛亥革命至今,所见所闻已经不少了,川军那里我是决定不回去了。但是,当今的中国应该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的国情,还应当深思熟虑才稳妥。“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我觉得太不对了。因为我对于各派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正拟极力深研,将来始能定其方道。”

杨闇公不仅没有责怪刘伯承,反而更加敬佩刘伯承。因为当时四川也如其他地区,各种社会思潮十分复杂,其中打着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假马克思主义学派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人参加进步组织,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而是随风倒,赶时髦,所以他们的政治立场非常容易动摇,经常改变。刘伯承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政治前途采取慎重的选择,但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这也正是他政治风格和性格特征的体现。

杨闇公在日记中赞叹说:“这是何等的真切,何等的真诚哟!比起那因情而动,随波而靡的人来,高出万万倍。此后拟设法使其从本方向走。若能达目的,又多一臂助。”

杨闇公更决心把刘伯承吸收到中国共产党内来,为党输送一个杰出军事人才。

决心跟共产党走

1924年秋末,刘伯承和吴玉章等人一同出川。他们决定去实际考察革命形势,考察中国共产党,再决定是否参加中国共产党。

次年2月,刘伯承与吴玉章坐火车到达北京,拜访了吴玉章的学生、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赵世炎。赵世炎介绍自己的老师吴玉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伯承没有立即随吴玉章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是继续观察、思考。

5月,他们带着赵世炎的介绍信,到上海拜见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和秘书长王若飞,向他们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情况,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又有所加深。

此时,正值“五卅”运动兴起。帝国主义镇压中国工人运动,杀害工人,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上海2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许多商人罢市。全国几十个城市都爆发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罢工、罢课、罢市。刘伯承被工人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精神所感染,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中国的希望,主动向陈独秀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6月下旬,刘伯承又随吴玉章从上海经香港到广州,正巧赶上了省港大罢工。刘伯承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伟大意义。这半年多来,刘伯承从西到东,又从北到南,通过实际考察,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地在救国救民,决心跟共产党走。

7月,刘伯承随吴玉章返回四川。

1926年5月13日,经杨闇公和吴玉章两人介绍,刘伯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他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党的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整整60年之久。★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中国军神刘伯承入党之路》,和璐/文,《党史文苑》2010年第23期;《我为什么入党:四位先辈的信仰选择》,刘明光/文,《党史纵览》2016年第8期等)

贺龙:“没有七十次,也有几十次吧”

“门不要关得那么紧,也让我进去”

“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靴不穿穿草鞋”

“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信仰是铸造灵魂的“冶炼厂”。有信仰的人,才有灵魂。

作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在南昌起义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在起义前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早已在北伐战场上声名远扬。他在革命的危急关头,选择革命,这位名将靠的正是对真理的信仰。

马丁·路德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仰还站立。”的确如此,人是靠信仰站立的。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信仰意味着舍弃,所以贺龙才会“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靴不穿穿草鞋”。这种信仰更意味着担当,舍家纡难,勇往直前,肩负起民族兴亡的责任。贺龙不为官,不为钱,不怕死,就为心中的信仰和主义……他因此也成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标杆。

两把菜刀闹革命

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仅读了5年私塾便辍学务农,以打柴、割草、放牛,农闲时节与父亲外出缝衣赚钱养家糊口。苦难的童年,使其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

1914年,年仅18岁的贺龙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开始从事反袁护国的革命活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遭失败,使贺龙逐渐认识到,穷人要翻身解放,必须抓枪杆子。于是,他酝酿了向反动当局夺枪的计划,并三次成功地夺得武器。

三次夺枪成功,贺龙拉起自己的队伍并不断得到发展,在荆江两岸与北洋军阀部队作战中连获胜利。1945年,贺龙在参加党的七大时填写的履历表上写着:“1917年底,曾用两把菜刀,发展到百余人的队伍,任援鄂军第一路总司令所属之游击司令。”

毛泽东从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壮举中,看到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以及夺取革命胜利应采取的正确道路。在“三湾改编”中,他以此为例激励军队:“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兵力,还怕干不起来吗?”

在旧军队里,贺龙从营长当到军长,但他從孙中山的国民党中没有看到中国的希望。他曾对好友刘达五说:“孙中山是个伟人,我一直是对他敬佩的。可是,经过两三年在四川打仗,我有点想法啰,依我看,孙中山很多次出兵作战,都是正义的。照理说,正义应该得胜嘛,毛病就出在他依靠的还是军阀队伍。这帮人有奶便是娘……早晚是靠不住的。”

张国焘认为贺龙“出身土匪”,阻止其入党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贺龙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孙中山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年夏,贺龙收到秘书长严仁珊的亲戚、共产党人周逸群从黄埔军校寄来的许多进步书刊和关于广东时局、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等情况的信件。贺龙认真地阅读了这些材料,请严仁珊为他详细讲解。贺龙思想豁然开朗,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的道理,现在突然明白了,他由衷地感叹说:“我看哪,只有找到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救中国!”贺龙委派他的参谋刘达五去广州谒见孙中山,寻找共产党。

1924年底,贺龙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共产党,他先后接触了共产党员夏曦、毛泽东派来的兼有国共两党省委委员身份的陈昌甫,并慷慨资助中共5万银元。

1926年8月30日,贺龙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到他的军中开展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周逸群公开提出:“我要参加共产党,你介绍我加入。”由于当时中共规定在友军内部不准吸收高级军官入党,周逸群对他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

此后,贺龙一次又一次地提出入党申请,但都没有得到批准。其中,阻止贺龙入党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张国焘。他认为贺龙“出身土匪,他要参加中共跟你干,你要不同意他干的话,他反水,要翻脸就麻烦”了。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在全国掀起反共逆流,跟着共产党就意味着被通缉捉拿、关押、杀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当时有7000多兵力,是当时各方势力竞相拉拢的对象。蒋介石派人游说、拉拢贺龙,许诺让他当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西省主席,并赠送一栋地处南京的大洋楼,贺龙断然拒绝。在大革命失败前夕,面对白色恐怖,有的人动摇了,有的人远离甚至背叛了革命,但贺龙对中国共产党却意志弥坚。

31岁的国民革命军军长终于如愿以偿

1959年1月,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时回忆说:“1927年7月底,汪精卫决定在庐山召开反共军事会议。当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上庐山,要么去南昌。我主意已定,就是跟共产党走。这时敌人来拉拢我,送来金条银洋。我对他们说,国民党我不入,要入党,就参加共产党。”

一直积极向党靠拢的贺龙,早在汪精卫政府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时,就曾主动保护了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在江西九江把南昌起义的计划告诉他时,贺龙明确回答:“我只有一句话,赞成!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

1927年7月28日,担任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来到贺龙第20军军部,亲自向贺龙面告南昌起义的详细计划,并征求贺龙的意见。贺龙当即表示同意。这时,有关吸收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再一次提了出来。周恩来不同意张国焘的看法,他认为贺龙多年来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可以信任的。

至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还保存着贺龙这样的回忆记录:“周恩来同志郑重向我宣布:前敌委员会决定任命你为此次起义的总指挥。我当时一听,感激万分。党这样信任我,我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紧紧地握着周恩来同志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是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高官厚禄坐享其成?还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着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从此踏上一条生死未卜的革命之路?贺龙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一年,他31岁。

7月31日下午,贺龙在第20军军部召开军官会议。他说:“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有希望,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现在要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武装暴动,解放人民;我已下决心跟党走了,愿意跟党走的,可以留下继续一起革命,不愿意的也可以走。”在贺龙指挥部旧址的一面墙上,如今还展示着这次讲话的节选片段。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在南昌举行起义。战斗异常激烈。贺龙的指挥部和敌人隔街相望,距离不到200米。他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激战4个小时,以全歼敌军3000余人的结果,宣告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1927年8月底,在起义军南下受挫、处境艰难之时,贺龙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贺龙在南昌起义前就盼望着加入共产党。一天,周逸群在一间房屋里主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从门外路过的贺龙正好看到了这庄严而神圣的一幕。仪式结束后,贺龙拉住周逸群一语双关地说:“门不要关得那么紧,也让我进去。”

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多年后,回顾自己的入党经历,贺龙说:“有的材料写着我七十次找党,算上历次的要求,我也记不清楚了,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

贺龙的入党登记表

下文为贺龙的女儿贺捷生的记述。

1927年我父亲率兵赴南昌起义前,蒋介石得知消息开始拉拢他,以送500万光洋,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给他,企图收买他。但这丝毫不能动摇父亲的崇高信仰和政治理想。他毅然决然地率领包括三千湘西子弟兵在内的国民革命军暂编第20军,浩浩荡荡地开赴南昌参加起义。

8月1日,作为国民革命军军长的父亲,下达了南昌起义的命令。

那时候父亲还不是共产党员。他之所以被推举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除了他这支部队成了南昌起义的主力之外,还在于他作为国民党的一军之长,在共产党人最危險、历史天空最黑暗的时候,主动选择并跟定共产党。而且,他是那样得义无反顾,那样得急不可待,就像在用一生等待这一天。

父亲于是有了这段被共产党信任和重用、被人民拥戴、被后人击节赞叹的光荣历史。史家盛赞他从此抛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坚定跟着共产党,“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靴不穿穿草鞋”。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至今保存着父亲当年的入党登记表。这是父亲经历起义中的激烈战斗、起义后的仓促撤离,在南下瑞金途中填写的。那时起义部队已损失过半,而反动军队正像疯狂的狼群那样扑上来,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在且战且退的一路上,父亲反复对周恩来说:“让我入党吧!我把一切都交给共产党了,党叫我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天,部队驻在群山丛中的一座破旧的学校里,周恩来把发展父亲入党的任务交给谭平山和周逸群。

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谭平山和周逸群对像学生那样虔诚地坐在一条板凳上的贺龙说:“贺龙同志,此刻我们代表党向你问话,你必须如实回答,不得隐瞒。请问你的动产、不动产、现金等,还剩多少?”

父亲淡然一笑,摊开双手说:“我什么都没有了。”

谭平山和周逸群又问:“那么你的社会关系呢?你在工农军政各界有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怎样呢?”

父亲说:“以前的社会关系,参加革命后都不来往了。”或许还问了很多,但那份党员登记表只记录了这些。

我不知道经历了那么漫长的年代,那么多战火,又是在那么严酷的行军途中,父亲这份入党登记表为什么还能保留下来。父亲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是个对共产党绝对忠诚的人。当他把脚迈进中国共产党的大门,便开始与党患难与共,不离不散。★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总指挥的历史性抉择——南昌起义中的贺龙》,张卫波/文,人民网2017年4月10日;《贺龙“七十次找党”》,和璐、赵颉仕/文,《党史纵览》2011年第6期;《信仰的力量——我写〈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贺捷生/文,《解放军报》2014年1月13日等)

陈毅:曾怀揣作家梦,起初不想入党

个人奋斗是软弱无力的

不是那种新的极其强大的力量,去摧毁这陈旧的一切

中国是很少有什么希望了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陈毅以一代儒将著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流儒雅格外浓烈。于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鲜明印记。

偏科,落榜

“我五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里识字读书”,“六岁半读完《四书》”,“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这是陈毅分别于1942年3月在根据地对国际友人罗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对妻子张茜讲的。

他回忆:自己“九岁时,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了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学,曾读过冯举人为校长的高等小学,还经常向学馆里的裴老师请教,听他讲课,写文章请他改。这段时间,读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千家诗》《唐诗集解》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奠定了文化基础”。

继之,“我在成都上过几个小学,后来跨进了一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工科。但那时我实在的兴趣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学方面。辛亥革命以后四川连续不断的军阀内战,引起我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注意,而我少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和我在成都遇见的几个精通中国文学的老师,以及成都四周富于文学艺术史迹的自然环境,又把我推上倾心于文学的道路”。

这是陈毅自述其早年求学的经历,以及他早年思想形成的背景。

那时,陈毅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他说:“那时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很浓,最喜欢读苏老泉的文章,他字明允,为此我自己取名为陈允明。”

陈毅还回忆说:

“在甲种工业学校读了两年,因家道中落,不能继续读下去了,便去报考熊克武开办的四川讲武学堂。”

然而,在“数学考试时,我同座的张某不肯真心相助,弄了一个错误的草稿给我抄,以致不及格而落榜”。这是说当年陈毅偏科,数学不好,考试时“作弊”,旁人的草稿却是错误的,导致他落了榜,因此无缘在讲武学堂学习。

“落榜后,我曾想去当兵,但家里不允许。后来正好吴玉章办的留法预备学校招考,我和大哥陈孟熙都考取了,这倒是上次落榜的好处。那是一九一八年,我十七岁。”

痴迷文学,不想入党

1919年,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其过程是:“十月到马赛,同年底到巴黎,一直到一九二一年十月回国。在这两年中,我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并注意当时俄国革命的情形,同时广泛地阅读法国的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卢梭和雨果的著作。”

陈毅旅法时期开始大量进行文学创作,当时他的文学作品如诗歌,以及通讯、杂感等,陆续发表于上海、北京的报刊,俨然成了一个文人。

1919年10月,怀揣作家梦的陈毅从免费赴法勤工儉学预备学校毕业,到法国马赛开始了留学生活。在这里,陈毅认识了蔡和森,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1921年底,陈毅等留法学生因闹学潮被遣送回国,11月到了上海。

在上海,已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的蔡和森找到陈毅,并和陈毅作了深谈,问陈毅愿不愿意入党或去苏联学习。

陈毅没有同意入党,也不想去苏联,他还没有放弃当一个自由作家的梦想。

他心目中理想的作家是这样的:既信仰共产主义,支持和参加中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又不受组织的约束;凭着个人的努力,独立地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在根本上完成了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化

1922年1月下旬,作为四川籍学生代表的陈毅回到了重庆,他想解决在法的川籍学生求学问题。

然而,四川的当权者们此时正忙于打仗。陈毅等人在成都又奔走了几个月,毫无结果。这使陈毅又一次看到,依靠个人的努力,推动或迫使任何一个封建政权或资产阶级政权来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都是徒劳。

1923年春,陈毅任《新蜀报》主笔。此时,他进一步看到,不是那种新的极其强大的力量,即他已经认识到的新兴的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共产党,去摧毁这陈旧的一切,中国是很少有什么希望了。个人奋斗是软弱无力的,只有参加到组织中去,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他给蔡和森写了申请信。

至此,陈毅的思想已在根本上完成了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化。这年秋天,蔡和森给陈毅写了回信。“就这样,经蔡和森通信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10月,经陈孟熙介绍,陈毅进入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入学不久,他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后来,陈毅回忆说:“这时期,我仍然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爱好。我从事翻译法国的文学作品,也另用笔名写了许多诗歌和小说。我企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影响中国的文学。我曾经发表过下面几篇文章:(一)论劳动文艺;(二)对罗曼·罗兰及其英雄主义的批评;(三)对法朗士的批评;(四)对巴尔比士著作的介绍;(五)在列宁逝世纪念日与徐志摩的争论。”

陈毅对此还回忆说:“当时,党的经费困难,党员要资助党,还要帮助困难的同学。我只好卖稿子,和郑振铎等文化人发生了联系。但报馆撰文常苦于无固定的收入,生活很清苦。”

陈毅当年的文稿,多发表于《小说月报》和《晨报》的副刊《文学旬刊》《晨报副镌》,一些政论性的文章则多发表于邵飘萍创办的《京报》及其副刊《民众周刊》《京报副刊》等,此外还有《烈火》半月刊。

这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也是陈毅才华横溢的青年岁月,他已经十分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文学创作和评论当中,也是他投入革命实践之初的热身和练笔。★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一个你不知道的陈毅——风流儒雅话陈毅》,散木/文,人民网2013年4月28日;《让陈毅觉醒的法国之行》,李玉勤/文,人民网2014年5月6日;《陈毅传》,《陈毅》编写组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3版等)

罗荣桓:入党后给家里写了两封诀别信

十大元帅中,唯一大学生出身

曾想当工程师,立志实业救国

“没想到在军队里干一辈子”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是唯一的大学生出身。在25岁前,他一直奔波在青岛、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求学,想当工程师,立志实业救国。

1927年4月,罗荣桓到武汉大学前身——武昌中山大学求学。在这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度过了最后的学生生涯,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到他当年7月离开,罗荣桓在武汉来去匆匆不过百日。武汉大学原档案馆馆长徐正榜曾经主编《老武大的故事》一书,其中一则讲述罗荣桓在武汉读书的经历。徐正榜认为武汉经历是罗荣桓革命生涯的转折点。

2014年4月初,罗荣桓的儿子、前二炮副政委中将罗东进来汉作报告,他回忆说:“父亲一直觉得自己是近视眼,不适合从军,却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参了军,也没想到会在军队里干一辈子。”

辗转求学路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1924年考入山东青岛大学。

1926年6月,罗荣桓在青岛大学预科结业。他和好友张沈川一道由青岛乘货轮南下。临行之前,一位在五卅运动中结识的姓柳的朋友建议他们先到上海去找当时上海学联负责人、上海大学附中主任侯绍裘,再请侯介绍他们去广州。

罗荣桓、张沈川到上海找到侯绍裘。侯在了解了他们在青岛参加爱国反帝斗争的情况以后,对他们说:“现在黄埔军校正在招生。如果你们要上黄埔,我写封介绍信就可以。按你们的情况,可以不用考试。”

这时,罗荣桓、张沈川并不了解这位看来十分文静的侯先生是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负责人,更不晓得他就是中共江浙区委书记。而他们当时还是想读书,并没有从军的思想准备。罗荣桓又感到自己是深度近视眼,从军也不一定合适。他同张沈川商量了一下,婉言谢绝了侯绍裘的好意,仍然准备去投考中山大学本科。

7月间的一天,罗荣桓、张沈川到达广州。刚放下行李,二人就兴奋地走上街头,他们想尽快地领略这革命策源地的风采。

在几条热闹的大街上,他们看到两旁高楼矗立,在商店的橱窗里、电线杆和支撑廊檐的水泥柱上,张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打倒列强!”“打倒吴佩孚!”“打倒孙传芳!”“工农兵联合起来!”有的地方还搭了庆祝北伐胜利的松枝牌楼。“号外”“捷报”的叫卖声此起彼落。在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唱着“打倒列强除军阀”歌曲的国民革命军队伍。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热气腾腾的景象,同张宗昌血腥统治下的死气沉沉的青岛形成鲜明对照。

罗荣桓报考中山大学,因为第二外国语德语不及格,未被录取。张沈川考上了中山大学文科。

罗荣桓仍然留在广州。他常到中山大学去。当时,张沈川与许多共产党员关系密切,罗荣桓也深受他们的影响。

从此南征北战,再也不曾回乡

1926年10月,罗荣桓返回故乡湖南衡山。这时,湖南省的农民运动正迅猛发展。衡山又是湖南农民运动发展得比较好的县份,农民协会已普及到全县大部分地区。罗荣桓感到世道确实不同了,昔日的泥脚巴子已经挺起了胸膛,揚眉吐气;而那些绅士们却像经霜的秋叶,蔫蔫地低下脑壳。高涨的革命形势使罗荣桓在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1927年初,罗荣桓突然收到好友彭明晶的来信,信中说,他已离开青岛参加北伐宣传队,随北伐军由广州来到武昌,转入中山大学,建议罗荣桓也来这里读书。也正是好友的这个建议,使罗荣桓的革命生涯迎来了转折点。

彭明晶是四川安岳人,在青岛念预科时和罗荣桓同学,在成都上中学时曾受到恽代英的教诲,思想进步,生性活泼,品才又好,与罗荣桓是青岛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他们共同领导全校学生参加“五卅”运动,在反帝爱国的革命斗争中结为好友。

彭明晶这封信不禁使罗荣桓怦然心动。经过反复权衡,罗荣桓选择到武昌求学。

4月14日,他动身去武汉。

为了避免意外,他在这天夜里,由一位农会积极分子护送,秘密出发。

临行前,他回到家里看看已经熟睡的刚刚半岁的女儿,俯下身子亲了亲,然后告别家人出发。这时,明月仍然悬挂在西天。南湾一带的屋宇、田野、林木、河流却仍然沉浸在朦胧的夜色之中,他投下了对家乡的最后一瞥。

从此,罗荣桓南征北战,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却再也没有回过南湾。

入党后,他给家里写了两封信

罗荣桓到达武汉后,通过补考,插入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一年级读书。当时已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武汉的政治舞台上,乌云翻滚。革命队伍中的许多不坚定分子被反动派的屠刀吓倒,纷纷脱离了革命。

就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罗荣桓却像海燕一样,展开了翅膀。到了武汉以后,他经彭明晶介绍,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了武昌中大支部的组织干事,不久转为中共党员。7月初,罗荣桓被湖北省委分配到通城县做农运工作。他把心爱的教科书、英汉辞典,还有计算尺等都送给了同学,毅然放弃了当建筑师的志愿,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对吃苦、牺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临行前,他给家里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父母的。让他们再不要给他写信,因为今后行踪不定,生死未卜,希望父兄能帮忙照顾从前包办婚姻娶的妻子顏月娥和幼小女儿的生活。另一封信是给颜月娥,告诉她为了革命他走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为了不耽误颜月娥的青春,希望她改嫁。

后来,罗荣桓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后,参加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理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1949年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63年12月16日于北京病逝,享年61岁。★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罗荣桓入党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卫惠笈/文,《学习时报》2019年6月10日等)

徐向前: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能否明智果决地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是一个难题。

开国元帅徐向前在他身经百战、戎马一生而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经遇到两次重大的十字路口让他抉择。一次是大革命末期危难之际首遇方向信仰大抉择,另一次则是艰险无比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再遇路线队伍大抉择。

大革命末期首遇方向信仰大抉择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他10岁入私塾,后入高小,15岁时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当过学徒。1919年,他考入有准军事化特点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在校内受过军训,并接触到“五四”运动传来的新思想。毕业后,他当过小学教师。1924年初,投考黄埔军校入第一期。

在黄埔军校学习,是徐向前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起点。在这里,他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阅读了《苏联研究》《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除了刻苦学习外,他还积极参加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成为其中的一名活跃分子。

1925年8月,徐向前和几位老乡离别了黄埔军校,去河南国民二军工作。一踏进国民二军军营,徐向前就感觉异常。表面上这支国民二军打着青天白日旗帜,号称革命军,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北洋军阀部队的习气、作风根本未变。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当时全国形势很乱,让人理不出个头绪来。北方是军阀之间时而混战时而联合的场面,南方是国共两党又联合又斗争的场面,报纸上的消息一天一个样,甚至相互矛盾”。

1926年11月底,徐向前来到武汉,找到了正在筹建中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任学兵队少校队长。武汉军校当时有“第二黄埔”之称,一大批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在这里工作或学习。

武汉是一座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英雄城,辛亥革命发源地。许多革命者的足迹,踏上过这片土地。孙中山、毛泽东、恽代英、周恩来、董必武等,都在这里发动和领导过武装起义和革命运动。徐向前在这里决定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这个时期,徐向前周围聚集了一批年轻人,他们谈理想、谈志向,谈对人生和时局的看法,谈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兴之所至,各抒己见。从读书、交谈和争论中,徐向前的思想发生了飞跃。

回首两年来的曲折经历,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谁能救中国,谁是真正的革命党?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这要他作出回答、作出决定。

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徐向前终于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他回忆道:“经过两三个月的思索、比较、学习和同志的帮助,我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决心走共产主义道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好、最壮丽的事业。”

1927年3月,正当国民党右派反共活动猖獗,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严重形势,徐向前经共产党员樊炳星、杨德魁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在他加入共产党时,已有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可能分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工人纠察队被缴械,大批共产党员被逮捕、被屠杀。不管发生什么事,他决心跟共产党走,革命到底。他回忆:“樊炳星给我看了党章……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

长征途中再遇路线队伍大抉择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担任了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此时,徐向前正担任红4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作为红四方面军中的高层领导成员,张国焘与徐向前“搭档”数年,直至长征中,两人的关系到了命运转折的关键点上。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喜悦转瞬即逝,两大主力红军之间出现了裂隙。

客观地说,一开始张国焘对于策应红一方面军的态度是积极的,会师之前对中央的指示是尊重和服从的,这从他大力支持嘉陵江战役可以看出来,从他不遗余力地督促部队向川西进军甚至不惜放弃川陕苏区可以看出来,从他积极动员和组织衣物、粮食支援中央红军可以看出来。但是,当他了解到中央红军不足2万人之后,他就开始不平静、不安分了。他拥有4倍于中央红军的实力,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主人。

面对张国焘咄咄逼人的攻势和赤裸裸的野心,中央领导层进行了讨论。为了团结四方面军将士一同北上,大多数领导同志同意适当让步。

193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对中革军委领导成员进行调整,任命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仍兼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3天后,中央又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以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中央还做出明确的规定:“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一切军队均由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总政委直接统率指挥。”

7月中旬,中共中央抵达芦花前线,驻守在此的徐向前第一次见到了中央领导同志。

由于两军会师后产生了一些龃龉,特别是張国焘、陈昌浩已分别向中央提出强硬要求,其中也涉及徐向前的职务问题,所以,中央领导人包括毛泽东等在与徐向前接触时都十分谨慎。但是,他们对徐向前在创建和壮大红四方面军过程中的作用看得很清楚。毛泽东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徐向前是孵化和带大四方面军的“母鸡”。见面时,毛泽东代表中央政府亲自将一枚红星奖章授予徐向前,表彰他在发展根据地和军事上的杰出贡献。

不久,军委决定兵分左右两路北上。

对于中央的北上方针,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徐向前是完全拥护的,陈昌浩也是同意的。他们原来就有过这种设想。徐向前满心希望中央不再发生分歧,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和开路先锋,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为创造川陕甘根据地打开通路。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时,红四方面军有8万之众,红一方面军只有2万人马。张国焘借此散布“中央政治路线有问题”“一方面军的损失和减员应由中央负责”等论调,想要取毛泽东等的领导地位而代之。这些,徐向前并非不知道。但他被两军会师的欢乐所激动,对于两军会合后出现的复杂局面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两军会合后,他的主要想法是要离开四方面军,到中央做点儿具体工作。但他没想到张国焘会公然对抗中央的北进方针。可让他带一部分人马离开张国焘,使他辛苦创立起来的红四方面军分裂,也是徐向前所不忍看到的。加上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一些教条主义者指责四方面军有“土匪作风”“政治落后”,撤离鄂豫皖和退出通南巴是“逃跑主义”,甚至写文章公开批评。这都使身负重任的前敌总指挥徐向前不能不心有余悸,不敢贸然追随中央红军。

当徐向前还在幻想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时,传来了中央红军单独北进的消息。有人不明真相,打电话请示: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

在紧急关头,徐向前坚决果断地命令:“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

这极明事理、掷地有声的一道命令,反映了徐向前在大是大非前面、在长征最紧要关头的一个“十字路口”上的明确明智的抉择,是他在关键时刻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

1935年1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在给张国焘的电报中,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取消张国焘第二“中央”的指示,并高度评价中央红军到陕北的行动。共产国际对中央红军的肯定,实际意味着对张国焘的否定。张国焘感到大势已去,只好复电张浩,表示“一切服从共产国际指示”,遂引军北上,第三次穿过草地,在陕北与一方面军会合。

大浪淘沙。徐向前与张国焘这对“搭档”在历史的大潮中,在长征这一非同小可的革命征途中开始分道扬镳,最终走向迥异结局:一个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帅;另一个叛变投敌,最后在国外凄凉死去。★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徐向前两次十字路口的抉择》,春紫/文,人民网2016年6月22日等)

聂荣臻:为四万万同胞均能享安乐

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

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此男之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与其他开国元帅相比,聂荣臻入党的时间比较早,也比较顺利。

老师评价他“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于四川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区)吴滩场附近石院子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在聂荣臻的记忆中,父亲聂仕先因度日艰难,每天除了干活的辛苦,就是为家庭生计发愁。

聂荣臻上中学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一批四川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些进步书刊也陆续出现在四川。

聂荣臻阅读了《天演论》《物种起源》《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渐由一个正直、进步的少年,成长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他常说:“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诸君将来再聚时,要有所成就方不负我们同窗之谊。”老师评价他“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五四运动后,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勤工俭学运动。为了寻找救国图强、改造社会的知识和真理,当时有大批青年投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从1919年到1921年,从四川前往法国留学的学生高达492人,为全国之最。而在四川又以江津去法国人数最多,达40多人。在这种背景下,聂荣臻来到了法国勤工俭学。

在最苦闷的时候,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到了法国后,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聂荣臻的世界观进一步转变,并积极投身于留学生们开展的“二八”运动、“抗拒中法大借款”“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等爱国运动中。但留学生们的爱国斗争屡次失败,使聂荣臻感到十分迷茫。

1921年11月底,聂荣臻离开法国,前往比利时,进入沙洛瓦劳动大学补习班。

继聂荣臻之后,又陆续有许多留学生从法国转到比利时这所劳动大学。

伴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种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形成了一股热潮。无政府主义、工联主义等各派思想的代表人物也纷纷粉墨登场,竭力宣传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一时间形成了各种社会学说相互冲击、各种观点相互争鸣的纷纭局面。中国的留学生们几乎都被卷进了这股潮流中,他们不是拥护这个党派,就是拥护那个党派。

聂荣臻也不可能置身其外,但一时理不出头绪,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政治思想理论书籍,苦苦地思索着、比较着。

聂荣臻后来动情地回忆这段经历,说他在最苦闷的时候,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沙洛瓦劳动大学的图书馆里,他借阅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等著作,还经常阅读从国内传到欧洲的《向导》等刊物。《向导》杂志把传播马列主义同分析研究中国问题结合了起来,对聂荣臻启发很大。

在这一时期,聂荣臻还结识了中国最早时期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刘伯坚。

刘伯坚(1895-1935),原名永福,四川平昌县人。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阅读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初,刘伯坚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与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李富春等领导了以争生存、求学权为主要内容的“二八”运动,并先后参与了6月的“抗拒中法大借款”、9月的“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等重大政治斗争。1922年6月,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在巴黎共同组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随即转为共产党员。

聂荣臻与刘伯坚是老乡,感情十分深厚,在一起无话不说,很快成为知心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社会主义的前景,分析各种学说的优劣。

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

多年来目睹封建社会的腐败、军阀统治的残暴、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的贫穷落后,经过反复的学习思考,聂荣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中国四万万同胞都能有衣有食。1922年6月3日,他写信给父母说: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猖!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尸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

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之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这封信表达出聂荣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不仅在理论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行动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8月,由同在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的刘伯坚和熊味耕介绍,聂荣臻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这标志着聂荣臻的世界观已经彻底完成了转变,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

1923年2月17日至20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聂荣臻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章程,组织名称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以后,聂荣臻和刘伯坚一起,负责团的旅比利时支部工作。他们主要抓两件工作:一是发展团员,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团员。1923年春,聂荣臻由赵世炎和刘伯坚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几十年后,聂荣臻对这段历史仍然记忆犹新。他说:

“1920年1月到1924年9月,我在法国和比利时勤工俭学4年零9个月。这一段生活,在我的头脑里的烙印很深,因为这在我一生经历中,是完成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真正走上革命道路的起步时期。革命的起点是永远难忘的。”★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聂荣臻入党:为四万万同胞均能享安乐》,卫惠笈/文,《学习时报》2019年6月24日;《聂荣臻入党三部曲》,和璐/文,人民网2011年3月13日等)

叶剑英: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在革命最低潮的时候

他毅然舍弃高官厚禄

历经曲折,终于入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最低潮,中国处于最严重的白色恐怖状态,大批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叛变或退出了中国共产党。而在此时,蒋介石非常赏识并任命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叶剑英,却通电反蒋,毅然同蒋介石决裂,舍弃高官厚禄,费尽周折,加入中国共产党。

叶剑英入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其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共产党态度谨慎,叶剑英第一次入党没有成功

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原名叶宜伟。1917年,他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并改名“叶剑英”,把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理想寄托在“剑”中,“剑”代表战斗。两年后,叶剑英以优异成绩毕业,投奔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并加入了国民党。

1924年,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叶剑英的信仰转变。在孙中山的感召下,叶剑英废寝忘食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及进步书籍,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工农大众。

而在黄埔军校工作时期,则是叶剑英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阶段。他经常参加共产党活动,认真阅读《共产主义ABC》《社会进化史》等进步书籍,还经常听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讲课。随后,叶剑英正式向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在讨论是否吸收叶剑英入党时,大多数同志都是赞成的,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中上层人士的入党问题,态度非常谨慎。因此,叶剑英第一次入党没有成功。

通电反蒋,被“永远开除”国民党

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任第1军军长。由于他十分青睐叶剑英,叶剑英所在部队被合并到第1军,叶任新编团团长。因屡获战功,叶剑英不久便被提升为副师长。在兩次东征中,叶剑英与苏联军事顾问加伦、罗加乔夫等亲密合作、朝夕相处,还结识了徐彬如、包惠僧等共产党员,向他们借阅马列主义的书籍,请教时局和理论问题,对共产主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蒋介石任命叶剑英为新编第2师代师长。之后,叶剑英奉命前往江西吉安,进行训练。

在吉安这一段时间里,叶剑英虽然与共产党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但时常能接受到秘密共产党员的思想影响。当时,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吉安县青工学徒联合会副主席吴富善就与叶剑英有过交往,得到过他的支持。吴富善谈起对叶剑英的印象,说:“他那时才三十岁,高高的个头,瘦条条,白白净净的面孔,不大穿军服,经常穿一身中山装。人很帅,也很威风。他的卫队,每人都带着二十响驳壳枪。但他为人和蔼可亲,思想进步,是个左派。我们常在县里开会碰头,见面。”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叶剑英十分愤慨:“蒋介石在上海屠杀工人,屠杀群众,变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于是,他下定决心,通电全国反蒋。

对此,蒋介石暴跳如雷,立即将叶剑英“永远开除”国民党。吉安反动势力也相互勾结,矛头直指叶剑英,迫使他离开吉安。

先后认识贺龙、朱德

离开吉安后,叶剑英辗转来到武汉。

叶剑英为了找个立脚点,只好先去找谭延闿这个军事部长述职。他向谭延闿报告了新编2师和吉安的现状,请求接济枪械、粮饷。谭延闿这个脚踏两只船的老投机家,怎肯资助反蒋的2师呢?他劝叶剑英暂时留在武汉,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叶剑英便暂时下榻在武昌朝阳旅馆。朝阳旅馆是广东人开办的,常有广东籍的客人来往和住宿。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剑英巧遇梅县同乡李世安。

李世安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广州时,他和叶剑英就见过面。1925年第一次东征期间,叶剑英任梅县县长,两人再次相见,建立了友谊。彷徨之中的叶剑英,见到李世安,非常亲切,经常找他谈心。

不久,叶剑英参加由谭延闿主持的国民议会,讨论宁汉分裂后的形势和前途。会上,叶剑英结识了国民革命军独立十五师师长贺龙。会后,叶剑英回到江西南昌,应邀出席当地驻军部分反蒋军官举行的集会,见到了第2军军官教育团(即南昌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叶剑英在集会上慷慨陈词,说:“有人问我反蒋图什么?我说我反蒋不图什么,只图个革命。我们革命的枪口要对准反革命。蒋介石自己跑到我们枪口上来,他自己当反革命,是自己找打的。我反对蒋介石不是因为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他反革命。我们就是要讨伐反对革命的……”朱德称赞叶剑英讲得好。

因江西局势动荡,叶剑英只好从南昌又折回武汉。此时,张发奎因战绩卓著,升任被称为“铁军”的第4军军长,他正踌躇满志,到处网罗人才。张发奎与叶剑英是老相识,听说叶剑英来到武汉,便邀请叶剑英来4军军部,留在自己身边工作。不久,叶剑英被正式任命为第4军参谋长。

周恩来同意叶剑英入党

叶剑英在第4军军部这一段时间,进一步受到进步的思想影响。4军里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比较多,政治工作比较活跃。在这种环境下,叶剑英对时局有了新的认识。他看到了汪精卫、谭延闿这些人已经越来越走向反动,国民党官僚只谋一己私利,腐化堕落。只有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真心实意地为工农大众谋福利,能够救中国,把革命进行到底。因此,他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叶剑英又去找共产党员李世安。他把自己渴望入党的要求和几年来在找党、入党问题上遇到的波折和苦恼都告诉了李世安,希望他能想办法介绍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世安心里明白,像叶剑英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虽然已经通电反蒋,但要在基层党组织里讨论他的入党问题,还可能发生波折。于是,他秘密找到周恩来,向周恩来汇报此事。周恩来当即肯定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们应当表示欢迎。

1927年,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正式党员。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党组织暂时要求他不要和其他党员进行联系,只让他与李世安等少数党员保持联系。

叶剑英就此完成了他人生最伟大的一次转折。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就在叶剑英入党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武汉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7月14日晚间,汪精卫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人的劝阻,秘密召开“分共会议”,部署反共与“清党”。15日,汪精卫反动集团进行疯狂大屠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革命的武汉一夜之间变成反革命的桥头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彻底葬送了。

在这种形势下,成千上万的共产主义战士英勇牺牲了,而有些号称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变了。武汉报纸每天都在显赫的位置上登载个人或联合声明、启事,宣布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但是,那些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却在这关键的时刻勇敢地投入了共产党的怀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叶剑英正是这一类共产党人。他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中,迎着反革命逆流加入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他后来曾写过一首《題画竹》的诗:“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首诗,正是叶剑英革命精神和战斗品格的生动写照。

叶剑英从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历经了艰难曲折,经受了火与血的洗礼和复杂斗争的考验。★

(责编/兰嘉娜 责校/陈小婷 来源/《暗夜里寻找光明》,尹家民/文,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叶剑英的曲折入党路》,和璐、张洋/文,《党史纵览》2011年第1期;《叶剑英入党:人生贵有胸中竹》,卫惠笈/文,《学习时报》2019年7月10日等)

猜你喜欢

叶剑英刘伯承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脑壳落了都不怕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脑壳落了都不怕
叶剑英(上)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