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心病如何医

2021-02-22侠克田晓航

保健与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龄养老阿姨

侠克 田晓航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其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仅是基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正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照护力度;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增加心理慰藉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焦虑、抑郁、强迫症……高龄老人同样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

80多岁的陈阿姨入住某养老机构不久,跟两个先住进来、已经是朋友的安阿姨和白阿姨交了朋友。3人原本相处融洽,而有一天,安阿姨和白阿姨去吃饭,没有叫陈阿姨,陈阿姨知道后就来到安阿姨房间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她们不拿自己当朋友。

后来安阿姨、陈阿姨两人在电梯里相遇,感到不快,僵持之下发生了肢体冲突。安阿姨开始辱骂陈阿姨,陈阿姨要求安阿姨当着院长、主管等人的面道歉,却没能如愿。结果她竟准备了护腰、脖套和擀面杖,打算第二天一早在安阿姨的必经之路上给她“当头一棒”。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副教授梅丽萍介绍,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养老院里并不少见,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的转换以及被动地从原来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撤离,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进入新环境,周围的人和生活方式的全然改变必然会引起老年人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到孤独、渴望被关注,加之身体和心理退化导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常常引发老年人心理危机。

梅丽萍告诉记者,目前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强迫以及饮食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人际敏感、酒精依赖等。如果对此不加以干预,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韩布新介绍,有研究表明,高龄老人与青少年群体一样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再加上慢性疾病、社会资源有限等因素,其心理和躯体健康面临多重压力,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无人倾诉致使老年群体心理支援缺位

记者了解到,在导致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当中,孤独是首要因素,此外还包括生活事件的影响,如丧偶、失独、亲友去世、经济拮据、人际关系不佳等。

自从老伴去世后,老张彻底“失语”了。老张的子女都在国外,一周基本上才通一次电话,现如今老伴去世,不说日常生活少了照料,连个说话的人也没了。“没人说话”这件事成了老张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丁志宏通过对10 149名高龄老人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9%的高龄老人无人倾诉,主要由于这部分高龄老人面临丧偶和空巢的双重困境,不仅缺少与家人沟通的机会,闭塞的信息环境又让老年人无法向社会求助,导致这部分老年人处于“失语”的状态。

丁志宏认为,针对老年人倾诉无门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文化等承担起对高龄老人精神需求的支持责任;构建好高龄老人精神需求的家庭支持系统,将“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转换为物质、精神并重,实现高龄老人物质保障与精神满足的有机结合。

丁志宏说,如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孤独、苦闷、寂寞心理,加速老年人生理、心理衰老,甚至会诱发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其他心理疾病,严重的还可能使人采取极端方式。而高龄老人在被照顾的同时,社会参与更少,他们的精神需求会更多更高。

建立“适老化”家庭和社区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如何“适老化”正成为每个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挑战。

首厚养老客服中心总监程华认为,首先,应在全社会宣传和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老年人同样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其次,应该帮助老年人学习,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和产品,帮助他们形成自主改变的意识,从而缩小与信息化、现代化社会之间的鸿沟。

“精神慰藉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均娥说,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走入老年人内心,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

刘均娥说,社区要在满足高龄老人精神需求上有所作为,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在高龄老人之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互相沟通的社会关系网络;对生活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举办太极拳、書画比赛等;对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开展一些室内休闲活动。此外,还可开通心理热线,把建立年龄友好型社会落到实处,建立“适老化”家庭和“适老化”社区。

猜你喜欢

高龄养老阿姨
养老生活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石台行
加菜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推销
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