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21-02-22黄丽荣
黄丽荣
精神科相关疾病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大致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较复杂,不良反应较普通药物更多,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反应、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不良反应及精神系统反应等,患者服药周期较长,严重者相关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死亡[2]。抗精神病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伴随的相关不良反应也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了患者的身心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治疗效果[3]。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控制相关不良反应,确保临床患者用药安全[4]。本研究纳入服用精神科药物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作为本研究入组对象,分析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服用精神科药物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男124例,女76例;年龄21~74(41.61±5.43)岁;体质量18~73(48.21±5.14)kg。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如合并晚期肝癌、晚期肺癌、白血病、淋巴瘤及胆管癌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其他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传染性疾病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统计分析纳入患者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合并用药及疾病转归等。
2 结 果
2.1 给药途径分布 200例中有188例口服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占比94.00%,12例为注射剂导致,占比6.00%。
2.2 药品类型分布 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中有抗精神病药物124例(62.00%),抗抑郁药物45例(22.50%),情感稳定剂19例(9.50%),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7例(3.50%),其他药物5例(2.50%)。
2.3 不良反应的系统分布 消化系统64例(32.00%)、神经系统36例(18.00%)、心血管系统30例(15.00%)、血液系统26例(13.00%)、皮肤系统26例(13.00%)、其他18例(9.00%)。
2.4 合并用药情况 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未合并用药126例(63.00%),合并使用1种、2种、3种、3种以上药物分别有60例(30.00%)、6例(3.00%)、3例(1.50%)、5例(2.50%)。
2.5 疾病转归情况 痊愈86例(43.00%),好转105例(52.50%),有后遗症9例(4.50%)。
2.6 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分布 见表1。
3 讨 论
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纳入服用精神科药物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作为本研究入组对象,分析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表明,200例服用精神科药物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口服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占比94.00%。药品类型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其次为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及其他;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未合并用药126例(63.00%);痊愈和好转为主要转归。
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因而口服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占比较高[5]。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异常及静坐困难等[6]。抗抑郁药则主要导致意识障碍或精神不振等表现,需要与患者原本精神疾病的表现相鉴别[7]。临床发现,皮肤损害也是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之一,但未受到足够重视。通过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剂量或停用该类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消除皮疹等皮肤系统不良反应[8]。胃肠系统累及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常见胃肠道不适的表现,但临床也有出现严重胃肠道并发症的报道,急性肠梗阻是其中一种类型,延误诊治可导致肠坏死,造成严重后果并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9]。常见引起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的药品包括抗精神病药中的吩噻嗪类及抗抑郁症药品中的三环类药品[10]。锥体外系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阻断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通路,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增强,从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此时临床上常需更换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以避免该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少用药痛苦。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律不齐,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停搏风险事件。既往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对代谢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少,近年来有关代谢系统的不良反应逐渐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增加、高血糖、高胆固醇及高三酰甘油等。由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过程较长,长时间观察发现肝功能异常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常见现象,因而长期用药的过程中需加强对肝脏功能的监测,必要时停用药物或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同时可适当采用保肝、护肝类药物进行调节。对症处理上,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饮食上应注意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碳水化合物,从而保证患者充足的能量供给。
表1 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分布
精神疾病治疗顽固性大,治疗所需时间长,因而抗精神病药物往往需长期使用。临床上医务工作者在关注药物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需对患者疾病本身不适合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仔细鉴别,能单一用药控制的症状尽量使用单一药物,尽量避免同时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确实需采取联合多种药物治疗的,医师开药前需充分了解、熟悉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了解抗精神病药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制定相关备选用药方案,尽量避免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确保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