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意义

2021-02-22辽源市人民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低剂量特异性螺旋

辽源市人民医院 (吉林 辽源 1362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至本院治疗的70例肝脏发生小结节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设置为单一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设置为联合组),对比两组诊断方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联合组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91.38%、灵敏度97.82%、特异性100.00%均明显高于单一组68.97%、81.41%、7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较高。

小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此疾病癌结节数目最多为两个,单个结节最大直径在3cm内,总直径之和≤3cm。严格来说,小肝癌患者并无明显的肝癌症状和体征,其病灶表现为切面均匀、边界清晰的球型结节,因此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1]。另外,引起小肝癌的主要病因为肝炎后肝硬化,但此背景下的小肝癌使用常规超声检查缺乏特异性,难以辨别良性或恶性肿瘤。超声检查是临床筛选肝癌的常用方式,肝硬化结节的多样性可能导致超声诊断准确性降低,不利于早期准确判断小肝癌[2]。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低剂量多层螺旋CT开始广泛用于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超声检查的缺陷[3]。基于此基础上,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0例肝脏发生小结节占位性病变患者,就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至本院治疗的70例肝脏发生小结节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5~73岁,平均(51.02±5.41)岁。肝内病灶直径最大31mm、直径最小9mm,平均(19.11±4.01)mm。其中乙型肝炎史51例、合并肝硬化患者19例。

纳入标准:二维超声检测显示为肝内占位病变患者;超声检查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间隔时间在两周内;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已完成意愿书签署。

排除标准:超声造影检查禁忌症患者;转移性肝癌患者;病灶直径>30mm;肾功能障碍患者;对本次研究涉及的药物过敏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患者。

1.2 方法

超声造影检查:选择日本东芝彩色超声诊断仪器,型号为Aplio500,彩色多普勒探头频率调整至2~5MHz,造影探头频率控制在1~5MHz。患者检查时间均为清晨7~9点,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前叮嘱患者禁止饮水。借助二维超声确定病灶所处位置,观察病灶大小、形态等,使用5mL超声造影剂与适量的生理盐水制成浓度为5mg/mL的六氟化硫微泡悬浮液,静脉注射造影剂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检查过程中采取动态存储图像技术,观察时间为6min,其中动脉期观察时间为20~30s,门脉期观察时间为50~120s,延迟期观察时间为150~360s。将观察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完成进一步分析[4]。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选择东芝Aquilion 80排CT扫描仪器,参数设置: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控制在30~50mA之间,螺距为1mm,层厚0.5mm,图像层厚7.5mm,重建间隔为0.6mm,扫描周期为0.5s,扫描剂量为5mGy。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平扫后增强扫描,使用浓度为300g/L碘普罗胺对比剂,注射流量为3.5mL/s,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行多平面重组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为小肝癌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小肝癌患者40例,增生性结节患者和再增生结节患者共16例,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小肝癌患者53例,增生性结节患者和再增生结节患者共17例。

2.2 两种诊断方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对比

联合组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对比(%)

3.讨论

小肝癌是肝癌进展期的早期病理变化,该疾病的恶性程度较高,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我国小肝癌的致死率仅次于肺癌。小肝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寄生虫感染、长期肝炎病史、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食物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5]。小肝癌患者常伴有肝区疼痛,多以持续性胀痛、刺痛、钝痛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以手术方式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手术疗效不佳[6]。因此早期诊断是防治小肝癌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对70例肝脏发生小结节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说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治疗。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方便、直观且无创的检查方式,可实时、持续的检测病灶,可不间断的观察病灶增强特点,利于疾病判断,但患者存在肝硬化史则可能影响诊断结果。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扫描范围广、时间分辨能力强以及成像清晰等特点,另外可完整展示病灶供血特征。与单一超声噪音检查相比,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保证图像满足诊断需求,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但其诊断率并非100%,也存在误诊漏诊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病灶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进而造成误诊。

综上所述,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肝癌的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以便尽早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低剂量特异性螺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