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1-02-22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脊柱外科辽宁沈阳110000
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脊柱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2019年7月选取本院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并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疼痛评分与ODI指数及治疗优良率。结果:全部患者中位手术时间(77.53±27.56)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0.25±20.45)mL;中位住院天数(10.35±6.54)d;治疗优良率93.40%;术后半年疼痛评分与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恢复时间较少,疼痛较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因素有椎间盘外力损伤与免疫能力减弱等[1]。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被广泛运用[2]。现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予以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7年4月~2019年7月选取本院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将脊柱感染、绝对手术禁忌证者等充分排除。其中,女43例,男63例;年龄19~71岁,平均(45.53±26.75)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1.25±9.56)个月。
1.2 方法
患者选择俯卧位,垫高腰部,悬空腹部且确保脊柱轻度后凸,髂骨偏高的患者可予以侧卧位,健侧在下。C型臂作用下对病变椎间隙体表投影进行确认,按照病变椎间盘突出与脱出情况,对椎间盘间隙水平线范围有效确定,进针点为脊柱后正中线旁开10~14cm,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选择2%的利多卡因在皮下到肌层经穿刺途径逐层进行局麻,使穿刺针定位和躯干矢状面保持30°~40°,通过侧后方肌群于病变间隙的纤维环内刺入,正位透视发现穿刺针在同侧椎间隙上椎弓根内侧缘,侧位于椎间体后四分之一椎间盘内。选择1.5mL造影剂经穿刺针向椎间盘内注射,进行椎间盘造影,一些患者会诱发患肢疼痛产生,说明疼痛是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在穿刺针位置用尖刀切开皮肤,长度大约7mm,导丝在穿刺针芯孔置入,顺着导丝从细到粗慢慢插入套管,碰到骨性组织采用环钻或磨钻进行扩孔处理,扩大到9号钻;经导针置入7mm工作套管,透视作用下对工作套管开口端处在靶点处进行确认。通过工作通道插入椎间孔镜于持续生理盐水冲洗作用下,借助椎间孔镜对椎管内组织进行观察与辨识,之前注入的含有亚甲蓝的造影剂把病变髓核组织染为蓝色,没有受损的组织没有染色,选择不同型号的髓核钳将病变髓核组织取出,并对行走与出口神经根进行探查,彻底松解神经,这时发现神经根随呼吸而活动,症状已经显著改善。患者如果产生神经根性疼痛说明神经根受到影响,应谨慎操作。对残存的髓核组织多次冲洗,予以射频止血处理,对纤维环破口位置热凝皱缩成型,把椎间孔镜头退出,借助工作套管将1根脑室引流管有效放置,将工作套筒退出,缝合切口,予以无菌包扎处理。术后引流管放置24h,卧床24h引流管拔除后,待腰围慢慢恢复正常活动,加强直腿抬高训练,避免神经根粘连,于6周内腰部不能做过度弯曲等动作,指导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3]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在手术前与手术后半年评定患者的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法予以评定,分数越大,说明疼痛越剧烈)与ODI指数(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腰椎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定,分数越小,说明改善越明显)。
1.4 疗效判定[4]
术后90d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优表示症状基本消失,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神经根没有被压迫;良表示症状显著改善,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神经根存在轻微压迫;可表示症状有一定缓解,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神经根有明显压迫;差表示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用χ2、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50~104min,平均(77.53±27.56)min;术中出血量11~50mL,平均(30.25±20.45)mL;住院天数4~16d,平均(10.35±6.54)d;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患肢皮肤感觉麻木神经表现4例,经保守处理症状得到改善;术后90d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彻底或大多数被切除,影像学没有显著的神经压迫表现;治疗优良率93.40%,见表1;术后半年疼痛评分与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见表2。
表1. 治疗优良率
表2. 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与ODI指数 (±s)
表2. 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与ODI指数 (±s)
分组 疼痛评分(分) ODI指数术前 6.39±1.56 4.74±1.30术后半年 2.03±0.61 1.51±0.99 t 26.7990 20.3513 P 0.0000 0.000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减少创伤、确保脊柱稳定与减少并发症出现为治疗原则。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出血量较多,致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通过腰椎侧后方穿刺入路,对椎旁肌与韧带结构没有破坏,尽可能保留脊柱的完整性,确保脊柱的生物力学的相对稳定;其还可以使术后椎管内瘢痕组织的形成明显减少,对失败后的补救手术没有影响;手术于局麻下完成,可和患者互动,使患者神经与血管损伤明显减少;术后可及早下床活动,使治疗周期有效缩短,不需置入内置物,使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此外,此项技术的最大优势为借助扩大狭窄的椎间孔,在椎管内直接建立工作通路,可将突出或游离在椎管内的椎间盘组织直接摘除,使压迫的神经根彻底减压,快速缓解因机械性压迫导致的下肢疼痛表现[5]。
本研究显示:患者中位手术时间(77.53±27.56)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0.25±20.45)mL;中位住院天数(10.35±6.54)d;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患肢皮肤感觉麻木神经表现4例,经保守处理症状得到改善;治疗优良率93.40%;术后半年疼痛评分与ODI指数均低于术前,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与出血量,改善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