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2-22于庆云孟四平
于庆云,孟四平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特优病房,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脑梗死(cognitive impairment,CI)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并发症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1-2]。近年来,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进步,CI病死率降低,但致残率仍较高[3]。据统计,75%~80%的CI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且患者伴有严重的心理负担,易产生焦虑、悲观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本研究探讨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方案、同伴支持在CI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CI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男24例,女15例,年龄42~76岁,平均(60.24±6.8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4、17、8例。试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方案、同伴支持干预,男25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平均(60.73±7.02)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5、15、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5];②伴肢体功能障碍;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③严重躯体疾病。
1.3 护理方法(1)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常规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常规康复训练等。(2)个性化护理。①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了解其心理感受,分析不良心理产生原因,进行一对一心理治疗,以支持、安慰、倾听、解答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交流过程中保持态度真诚,注意自己动作、语气,避免流露出怜悯、同情等情绪,以增加患者信任度。②康复训练。被动训练包括肩、肘、髋、踝等关节的屈伸及各方向运动,以保持关节灵活性,避免肌肉萎缩;主动训练包括指导患者床上摆肩、左右翻身、摆腿、双桥等运动,并逐步增加难度,指导患者自主翻身、“单桥”运动等。③床下训练。患者接受站立训练、行走训练、上下楼梯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3)同伴支持。①同伴支持者招募。要求CI病程≥1 a,病情控制良好,善于人际沟通,与研究对象年龄相仿,有时间并自愿参与。②同伴支持者培训。对同伴支持者进行CI知识介绍、心理疏导、交流技巧、生活指导等培训;与同伴支持者共同制定干预计划,并要求其严格执行。③实施干预。同伴支持者结合自己心理调节、运动、用药等经历,分享自己的体会;鼓励患者分享自己的心得,并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
1.4 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抑郁、焦虑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2)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以慢性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CDSES)评估,共6个条目,包括疾病共性管理2个,症状管理4个,每个1~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越好。(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4)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cale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NSNS)评估,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将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计入满意度。
2 结果
2.1 SDS和SA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DS和SAS评分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分)
2.2 CDSE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CDSES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DSES评分比较分)
2.3 SF-36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F-36评分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4 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CI患者由于突然失去身体各项功能,缺少心理适应过程,加之担心医疗费用、遗留残疾等,心理负担较重,恢复期易产生急躁、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治疗、护理的实施,进而影响康复进程[6-7]。
本研究中干预后试验组SAS和SDS评分较常规组低,表明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用于CI恢复期患者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及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其原因在于个性化护理通过对特征、心理等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治疗,保持态度真诚,增加患者信任度,有效提高其对疾病、康复的认知,增强康复信心,缓解不良情绪。同伴支持具有尊重、平等等特点,强调经验交流,有利于患者改变态度,减轻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疾病及生活管理能力,而自我效能是自我管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评分较常规组高,表明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用于CI恢复期患者可改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分析认为,患者康复认知及负性情绪改善可提高康复信心,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强化自护能力,增强疾病管理自我效能。
本研究中,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表明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用于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为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心状况等,对其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指导,加之患者不良心理改善,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促进肢体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同伴支持者亲身讲解能使患者更为信服,自觉采取健康行为,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表明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用于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用于CI恢复期患者,可减轻不良心理,增强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