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思考
2021-02-22赵英
赵 英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重庆 400030)
空间资源是图书馆的根本性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图书馆的空间有多大,图书馆的舞台就有多大,空间资源的拓展和功能的多样化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1]。随着“第三空间”兴起,以及高校“双一流”发展目标的推动,图书馆空间需要进行空间再造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目标。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不仅会促进图书馆功能、服务、业务重组,也会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作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空间转向”开创者,其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研究者重新认识“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提供了理论视角。
1 空间生产理论介绍
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把空间放到与时间等同重要的位置,突破以往人文科学研究中只重视时间维度的缺陷,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空间”进行分析,揭开了关于“空间”是“透明幻象”与“现实主义幻象”两种立场的“迷雾”。亨利·列斐伏尔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引入空间领域,将社会性、历史性、空间性三者结合起来理解空间,形成了社会-历史-空间三元一体空间辩证法。空间三元辨证法的核心范畴包含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三个层次,分别对应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三种类型(图1)。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三元辩证法”可以用来解读各种社会形态或者生产方式,并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模式来解释,从空间实践到表征的空间,并不是黑格尔目的论式的线性进步,也不是同质性的“自我否定之否定”,以目前最发达的现实为出发点,回溯性的重建历史过程,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2-3]。
亨利·列斐伏尔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其空间生产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者的关注。随着整个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来研究图书馆空间方面,得出一些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利用空间生产理论对图书馆的服务再造、服务转型、空间形态的变化、空间价值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图书馆社会空间的三个要素解读和思考方面则比较缺乏。本文将以亨利·列斐伏尔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三位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解析图书馆空间生产的过程,探讨如何进行图书馆的空间再造[4-5]。
2 空间实践:图书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2.1 国内图书馆空间实践过程
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图书馆空间实践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以前、民国到20世纪末、20世纪末至今。民国以前的图书馆空间主要为藏书空间,以藏书楼、皇家书苑为主,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古代图书馆空间的形态呈现出闭锁、储藏、保管的特征,空间的功能则是保存史料和图书为主,空间的特点是重藏轻用,空间的格局以表现社会身份、赏玩或保护为目的,空间的文献流通和传播不便。根据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论述,空间是政治性的,古代图书馆空间的存在是封建统治阶层意识的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古代图书馆藏书范围逐渐向非统治阶级转移,私人藏书得到发展,促进了古代图书馆空间形态的完善和发展。民国到20世纪末图书馆空间不仅有藏书空间,还出现了阅览空间、外借空间多空间并存的格局,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也逐渐从单一的藏书楼向现代与古典建筑融合的方向发展,例如,1988年建成的国家图书馆,是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建筑之一。在20世纪初,由于受国外空间管理与服务思想的影响,图书馆空间呈现储藏、闭架借阅以及闭架逐步向开架过度的特征,空间的功能逐渐从保存印刷性文献向提供借阅服务转变,空间的特点也逐渐从重藏轻用向藏用并举改变,空间的格局以实用、布局灵活可变为目的。在这一时期,国内的政治格局从动荡走向平稳,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政治平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进入21世纪后,国内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服务功能总体上已经与世界主流图书馆的空间建筑设计理念接轨,图书馆在藏阅一体空间的基础上,出现了信息共享空间,创新空间、第三空间、研修空间等新的空间形式,图书馆空间形态的多样化、面向用户服务等特征,空间的功能也逐渐向适应社会和用户需求的方向转变,空间格局与空间功能逐渐统一。从我国图书馆空间实践的历程来看,图书馆空间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影响因素较大,空间实践在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下,能够逐渐与世界接轨,并呈现出发展与创新并行的局面[6]。
2.2 国外图书馆空间实践过程
国外图书馆的空间实践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国内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实践过程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以前,西方图书馆空间主要为藏书空间,且以国家图书馆为主,随着大学图书馆的兴起,藏书空间和阅读空间同时出现,由于建筑技术和照明技术限制,图书馆空间的格局以圆形、多边形和十字形为主,阅读空间穿插于藏书空间之中,二者并未真正分隔。进入19世纪后,西方社会的印刷技术、照明技术以及建筑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图书馆出现独立的藏书空间、阅览空间以及专业化管理的外借空间,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形态具有藏阅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的特点,空间功能是藏用并举,空间布局以集中空间为主,古典韵味浓厚,建筑外形多以新古典主义建筑为主,比较典型的有英国剑桥圣约翰学院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教育与社会服务理念的变化,国外图书馆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服务功能,图书馆出现了大开间空间,模数式图书馆设计理念得到发展和应用,图书馆空间在建筑上呈现出空间大、统一层高、荷载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图书馆空间的功能逐渐从藏阅分离到藏阅一体。由于模数式设计的缺陷不能适应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整体再造,模数式设计逐渐演化为模块化设计。随着21世纪移动服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空间形态不再拘泥于物理空间,出现了虚拟空间,空间服务也逐步从线下服务转为线上服务,图书馆出现了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和协作研修空间等新型空间形式,图书馆空间功能不再限于藏阅,空间设计则更多考虑空间的可交流特性、社会性、舒适度、人性化等方面。从以上分析可知,国外图书馆的空间实践过程,引领着图书馆空间实践的方向,这不仅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相关,也与西方学者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3 空间的表征:图书馆空间的规划
3.1 图书馆空间的规划原则
亨利·列斐伏尔认为最高层次的规划包括物资方面、财政方面和空间-时间规划三个维度,受此启发,图书馆的规划应从人、财、物、空间-时间四方面入手。关于人的方面,由于图书馆空间要实现各种现在没有的功能和服务,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图书馆需要人才资源培养和引进规划,培养和引进相关的空间管理、使用和开发人才[7-8]。财作为图书馆空间实现的重要经济因素,不仅需要学校财政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图书馆自身具备使用财的能力。物作为空间实现基础要素,需要规划者能够量化、计算空间实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和设备。空间-时间规划是指图书馆应将空间的实施分时间、分阶段进行实施,制定分时分阶段的完成计划,并且该规划与之前的人、财、物三方面规划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图书馆空间再造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经济实用和适时而变四大原则,防止空间再造中的异化现象出现,从而保证空间再造能实现空间的表征。以人为本是指图书馆空间再造应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用户的美好体验作为目标来进行,保证用户在基本空间需求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空间需求,达到每位用户在图书馆都有其需求空间的终极目标。统筹兼顾是指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方向要与本校或本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图书馆空间再造方案制定应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指导,通过科学筹划和调研,兼顾可行性和必要性,制定空间再造的具体内容和方向;空间再造实施时,要注意装修装饰风格的一致性,功能的互补性和多元化、环境的美化与协调性。经济实用是指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空间再造的各种费用,达到资金利用率最大化,资金产生效益最大化,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适时而变是指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在规划阶段要注意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实施的灵活性和可执行性,从而为未来空间调整留足余地,保证空间再造更能适应需求。
3.2 图书馆空间的规划
图书馆空间的规划与图书馆的空间密切相关,是概念化、文本化的空间具体规划,是图书馆空间的表征的核心内容。纵观图书馆空间的实践历程,图书馆空间形态特点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定走向灵活、从标志到媒介,图书馆空间服务也从私有服务到公共服务、从为书服务到为人服务、从大众服务到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空间形态不断拓展,空间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对未来图书馆空间进行规划既要承前启后,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有人文精神,又要有核心价值,图书馆空间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9]。
3.2.1 空间布局:物理空间与生态、人文融合发展 图书馆空间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不再是仅发挥保存纸本文献的藏书空间,而是与社会服务体系相结合,融合用户日常生活、学习的社会空间。图书馆空间格局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更是对图书馆服务理念、育人观点的有效体现[6]。图书馆的空间可以从物理空间的分隔、空间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空间与人文环境的融合三方面进行布局。
物理空间是图书馆所有空间资源的基础,与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密切相关。根据吴建中第三代图书馆的理念,图书馆物理空间的设计应为藏书、设备以及其他设施而设计,为用户、社会服务及利于交流和创新而设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要适应这种变化,从传统的阅览室、书库为主体的形态向学习空间、研讨空间、创新空间、共享空间为主体的形态变化,促进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流与分享。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空间再造中,将图书馆底层布置为以休闲功能为主的大众空间,主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与社交需求;中间层则设置为功能丰富的体验感知空间,市民可以在工作空间、媒体空间、会客空间、生活实验空间及DIY实验空间进行各种体验,满足市民的生活和科技体验需求;顶层作为藏书和阅览空间,保留图书馆的传统功能,通过设置静读区与咖啡厅,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和休闲需求。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通过打破物理门槛,将城市和图书馆进行了有效融合,成为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典范。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因校制宜的理念下,根据原有的物理空间,再造经典阅读空间、图书馆影音欣赏空间以及新功能体验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的经典案例。
图书馆空间在生态学视野下是一个内外结合、平衡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10-11]。空间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不仅要考虑图书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还要考虑图书馆内部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从图书馆外部环境来看,图书馆应该同周边的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筑外形融入环境,再通过隔热玻璃幕墙的方式,给室内用户提供自然光源,让用户近距离感知自然和周边生态环境,达到既隔绝外界干扰,又获得良好阅读体验的目的。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置,可以依托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实现空间的可变与个性化,并通过绿色生态发展的空间设计理念,实现内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形成长效生态化的发展机制。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建筑场地设计不仅与环境良好结合,保留原有的水池、断桥、农田等元素,其建筑主体呈东西向横向布置,使得南北向采光面积最长,并通过立面开洞开窗、通高空间、空中花园等形式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空间,秉承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物理低碳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图书馆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有效统一。
图书馆学的人文传统渊源流长,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过程中应注重空间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与融合。和谐的人文环境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创新以用户为导向的空间服务文化,建设开放平等包容的空间服务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使得图书馆提供的空间服务与用户需求保持一致;二是从空间管理理念上要树立民主、协作的管理理念,与用户建立民主、协作的馆用关系,体现读者意愿,维护读者权益,赋予读者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得图书馆决策与广大读者权益保持一致;三是从空间环境的人文改造入手,在空间的人文环境中注入历史、地域、人物、美学等文化内涵,激发用户传承、发扬文化热忱,使图书馆具备人文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此外还需要在人文环境中,设置人性化、个人化的设施来方便残障人士和特殊需求用户利用图书馆,真正体现图书馆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四是空间管理和服务人员要通过提升职业素养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服务。
3.2.2 空间功能定位:藏用功能与学术功能相互结合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的功能空间逐渐从馆藏物理空间向学术文献收藏与服务中心、知识服务与情报中心、创新体验与学习中心、高校的学术性机构、信息素养教育与发展中心等转变,促使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要从传统的单一藏用功能向学术功能转变。当前,图书馆空间传统的藏用功能并不会消失,而是在遵循藏之于民、用之于民、所藏即所用的功能定位下长期存在,并在平等资源共享、即时藏用转化、所藏为先进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等藏用理念下,为图书馆打造人道主义理念的图书育人环境。
图书馆是服务型机构还是学术型机构,或是服务型学术机构,或是学术型服务机构的争论一直以来并未停息。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既具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具有高校所赋予的学术功能,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结合成一体。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学术功能转型既是对传统藏用功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图书馆创新功能的开拓与创新,该转型促使图书馆从传统单向型的知识输出功能向支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多维度、多功能方向发展。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虽然藏用功能是基础,但是学术功能才能引导图书馆走得更远、走向复合型图书馆方向发展的钥匙。
3.2.3 空间服务定位:升级传统服务与开拓创新服务并重 图书馆原有的借阅服务、阅览服务、读者服务等传统服务,在现代技术和读者需求的双重影响下,已经不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进行服务升级和服务革新,并根据用户的新需求,开展创新服务。现阶段传统服务既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也是用户的基本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传统服务的升级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并促进服务的智慧化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图书加装RFID电子标签、增设自助借还机、增设查询机、书窝App方式,将传统的手工借阅服务升级为自助借阅服务,读者既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和查询机借阅,也可以通过书窝App无空间限制借阅或转借,拓宽了读者的借阅渠道,提升了读者的借阅体验。通过在书窝App中设立预约模块,将座位分为预约座位和临时座位,读者通过书窝App预约座位后,还可以看到预约座位的具体位置,有效避免抢位现象的发生。在传统线下读者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虚拟图书馆,不在图书馆的读者也能使用图书馆相关服务,提升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创新服务不仅是图书馆发展的钥匙和方向,也是满足用户需求个性化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再造来开展与空间相适应的空间服务。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打造明德讲堂,开展经典阅读空间服务,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延伸服务为目标,引领读者阅读和传送经典文化;通过再造图书馆影音欣赏空间,开展影音教学公开课、影视文化沙龙、影音创客实践、音视频编辑技术、微课慕课制作等多样化多媒体资源服务;建立新功能体验空间,提供3D打印技术服务、IOS系统的培训服务等不以图书为主体的数字应用终端体验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图书馆相关空间、自身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渠道优势为用户提供深度的学术服务。具体实施时,一是利用各种工具对收藏的文献进行研究并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二是通过建设特色学术资源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为学科团队提供相应的学术服务;三是利用其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和实现数据增值;四是通过建立数字人文中心或实验室,提供数字人文研究或服务。
4 表征的空间:图书馆空间规划的内化与演绎
4.1 用户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
用户作为图书馆空间的使用者,不能当“空间的流浪者”,用户对空间使用的实际感受将影响图书馆表征的空间,因此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空间再造之中,不仅是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也是图书馆表征的空间实现的保证。用户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网络问询等方式获取用户的意见或建议,分清用户的长期需求、短期需求、临时需求以及其他需求,并将用户的需求融入到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方案之中。二是用户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方案的修改。空间再造的方案实际上是管理者的一种空间构想,主要体现管理者的意志,让用户参与空间再造方案的修订,提出修改意见,不仅让用户了解图书馆空间再造后的总体情况,也能培养用户的主人翁意识。三是用户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方案的实施。空间再造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邀请用户对再造空间进行全方位体验,管理团队根据用户的一手体验感受对再造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再造空间的满意度。
4.2 馆员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
馆员作为图书馆空间中的作业者,在空间中工作的感受和体验也将影响图书馆表征的空间,因此,让馆员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空间再造之中,不仅能推动馆员形成爱馆、护馆、为馆的工作理念,也是图书馆表征的空间实现的有力支撑。馆员参与图书馆空间再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馆员可根据日常工作中收集的问题,提出现有空间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案,参与空间再造方案的制定;二是馆员根据再造空间中的工作感受,提出再造空间的优势或不足,参与空间再造方案实施;三是馆员应及时反馈用户使用再造空间的感受、意见或建议,在用户和图书馆管理团队之间建立桥梁,激发馆员的主体感和责任感。
5 结 语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图书馆空间生产是由政府、图书馆管理者、用户、馆员等多相生产。虽然在空间生产过程中,政府和图书馆管理者是最重要或起支配作用的规划者,但是图书馆空间始终是为用户服务,在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充分调动用户和馆员的积极性,理清各方权益关系,平衡发展,从而避免空间再造出现同质化、异化。根据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差异化的空间将是图书馆空间生产或再造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