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吉林省“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1-02-22尹来武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村

尹来武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132101)

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对比德国、瑞典农业的发展,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模式仍需要探寻新的服务途径。国家指导农技推广网络进行农技改造和升级,协调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的科技力量,完善“农科教”融合机制,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优化、改造和升级,应用物联网、大数据、遥感技术等手段,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关键技术,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等农业人才支撑。

吉林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创新型农业经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绘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蓝图[1]。本文针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吉林省“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促使农村消费者消费意识与消费方式的持续转变,农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作为“绿色转型、美丽富民”的重要突破口,旨在打通农产品直销渠道,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耕作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持续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 相关学术研究述评

1.1 国外相关学术研究述评

德国农业生产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得益于德国对农业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视。破除了城乡和行业限制的德国高等农业教育,强调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农业领域法律政策的保障机制,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文化引领。Ivanov等[2]提出高等教育系统的深入改革要求教育技术、方法和技术的重大现代化。 Bluemling等[3]研究集中于美国农业保护实践的采用,侧重于不同信息和渠道对农民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计划或实践、脆弱土地、更大的农场规模、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正规教育、参与营销安排以及预期的积极产量。Abeywardana等[4]研究旨在从作为旱区灌溉农业系统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民的角度,分析旱区灌溉农业系统的当前管理实践和现有土著方面,由于现代化、市场变化、教育水平和管理的不一致,土著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容易受到快速变化的影响,需要谨慎地干预和创新,以适应斯里兰卡干旱地区以坦克为基础的土著农业系统,从而保持生态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Wall[5]等明确需要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指导种植者关于农业用水的决定方面取得进展的透明度的关键需要。国外高等农业教育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于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述评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农业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许多学者就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转型进行了研究。赵卫平[6]认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战略能促进尽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董维春等[7]提出探索实施“新农科”教育,面向经济全球化和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在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胡燕红等[8]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提出地方农业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建设的路径;陈新忠等[9]总结梳理了荷兰高等农业教育推动荷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提出荷兰经验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价值;Wang等[10]检验了中国农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收敛于单一水平和TFP增长率稳定状态的假设,指出落后省份需要付出额外努力,加快技术变革,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增加地区研究投资;陈焕春等[11]提出了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应建立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生命共同体,构建高水平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以充足的财政投入保障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以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多维的培养层次提升农业产业从业者素质,以完善的融合机制推动农业高校服务农业发展,是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2 “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通过网民、IP地址和域名等指标进行计算,对比“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吉林省区域发展水平,发现“互联网+”配套资源(互动类资源、非互动类资源、用户资源的“互联网+”资源),能促进传统产业的革新,带动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中的传导有一定的路径和方向,不是无序的,因此,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互联网经济,必须保持“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链中路径的畅通并保证每个环节的健康。

3 实证分析

3.1 构建计量模型

把传统的生产函数产出量看作是资本与劳动的函数,结合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吉林省“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进行模型构建,形式为:

Y=AKαLβ

(1)

公式(1)中,L代表农村人力资本投入,K代表农村资本投入,自然要把“互联网+”资源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增加了“互联网+”配套的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分析,此时生产函数变为:

(2)

公式(2)中,Ai是第i年全要素生产率(TFP),α和β分别代表农村物质资源投入和农村资本投入产出弹性,Yi、Ki、Hi分别代表第i年的农村产出水平、农村物质资本投入和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情况。

3.2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通过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建立一个标准的方差分析模型的检验结果,Sig.是F值的实际显著性概率,即P值,Sig.值是回归关系的显著系数。Sig.>0.05说明两者之前用当前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没有统计意义,Sig.<0.05说明本文的回归关系具有统计意义,模型标准方差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标准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模型的Sig.=0,小于0.05具有统计意义,回归模型F统计值量=621.025,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输出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输出情况

由表2可知,吉林省农村“互联网+”发展指数产出弹性为0.335,农村物质资本和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92和0.223,交通基础建设的系数为0.262,农村“互联网+”指数每增加0.1就会带动0.323%经济增长,交通基础建设每增加0.1就会带动农村2.62%的经济增长,利用估算出来的数据进行测算改变,得出吉林省“互联网+”农村经济和配套资源占据贡献率的67.56%。

4 “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对策

4.1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中的快速发展

通过完整的电子商务设施建设,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完善农村网络支付,提升农村物流体系,探索“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壮大“互联网+”在农村领域的发展空间,培养高级人才,创新重点,探索出农村发展新路径。

4.2 开设互联网培训机构,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自己在互联网上获取有效的农业信息,解决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建设简单且符合农民知识水平能让农民使用的网站,提高农村互联网的使用率,方便农民信息的获取。

4.3 提升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快速,加大在吉林省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主动利用互联网,充分掌握互联网技术,提高家庭收入。

5 结 论

“互联网+”时代农村经济发展路径要依托高等农业教育,充分利用吉林省区域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搭上新时代的顺风车。“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的行业和商业模式,给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对传统农业产业的提升改造发挥了巨大作用。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降低交易成本,调整农业结构,改革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