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2021-02-22张保常江彦军李云龙曹金娟

蔬菜 2021年2期
关键词:酰胺线虫防治效果

孙 海 ,张保常,赵 昆,江彦军,李云龙,胡 彬,王 胤,曹金娟

(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11;2.北京市平谷区植物保护站,北京 101200;3.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可侵染为害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等多种蔬菜作物,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和种植年限的增加,根结线虫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一般可造成蔬菜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90%以上,对蔬菜产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1-2]。

根结线虫防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定植前进行土壤熏蒸消毒处理,效果比较好的药剂包括棉隆、辣根素等,但土壤消毒的成本很高,667 m2成本普遍在1 000~3 000元,在产值低的作物上很难推广应用。防治根结线虫最常用的药剂是噻唑膦和阿维菌素,但常年使用导致一些地区根结线虫产生了抗药性,防治用药量也不断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都产生了不利影响[3]。

氟吡菌酰胺是近年来上市的一种低毒杀线虫剂,作用于根结线虫线粒体[4],与其他杀线虫剂无交互抗性[5],正在全国快速的推广应用中。周建宇等[6]在水稻上开展了氟吡菌酰胺药剂种子包衣法及喷洒法对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研究,但关于该药剂在蔬菜上施药方式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试验采用氟吡菌酰胺的灌根、药土穴施和滴灌3种不同施药方式研究其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该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平谷区大华山镇小峪子村丛海逸园园区玻璃温室大棚内,上茬作物为甜瓜,根结线虫危害发生较重,黏质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番茄,品种为金鹏9号,9月4日定植,单畦高垄栽培,株距40 cm,行距1 m,畦长15 m,常规生产管理。

试验药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0%噻唑膦颗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施药器械:滴灌施药器械采用福州托莱司特机械有限公司的动力喷雾机。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表1),分别为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处理、药土穴施和滴灌施药处理,以及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每个小区面积30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

1.3.2 处理方法

灌根: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药剂制剂用量为0.03 mL/株,每株用水量为400 mL,将药剂均匀稀释,定植后立即灌根处理。

药土穴施: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药剂制剂用量为0.03 mL/株,10%噻唑膦颗粒剂药剂制剂用量为0.90 g/株,2种药剂用细土量均为0.6 kg/畦(15 m2),将药剂稀释与细土搅拌均匀,药土撒在定植穴底部,之后把移栽苗移入,覆土。

滴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药剂制剂用量为0.03 mL/株,用水量为40 L/畦(15 m2)。移栽苗定植后当天,将药剂充分溶解,使用带有药筒、有压力的动力喷雾机接入1条滴灌管,将药液通过滴灌管滴入定植畦土中。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番茄收获后,挖取番茄根部,调查根结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选3株。病情指数分级如下:

0级——根系健康,无根结;

1 级——根系上有少量根结,占全根系的1%~15%;

表1 各处理施药情况

3级——根结占全根系的16%~25%;

5 级——根结数量中等,占全根系的26%~50%;

7级——根结数量较多,占全根系的51%~75%;

9级——根结数量极多,占全根系的76%~100%。

计算公式:根部病情指数=Σ(各病级株数×相应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5 数据统计

试验结果的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做DMRT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清水对照区番茄根结线虫发生严重,根部病情指数达到了54.8,使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和药土穴施2个处理的番茄根结线虫病情指数分别为16.2和18.5,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4%和66.2%,且2个处理无显著差异。药剂对照10%噻唑膦颗粒剂药土穴施处理防治效果为66.8%,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和药土穴施2个处理无显著差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滴灌处理的番茄根结线虫病情指数为31.9,防治效果仅41.8%,显著低于该药剂灌根和药土穴施2个处理及10%噻唑膦颗粒剂药土穴施处理,防治效果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由试验结果可知,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方法对根结线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者都可以作为该药剂的田间施用方法。灌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药土穴施法较为省工、省力,但要注意药土混拌的均匀性。氟吡菌酰胺在植物体内有一定的内吸性和传导性,但在木质部中的传导能力有限[7];因此,在田间施药时要尽量早用药,并让药液或药土能够很好地覆盖整个植物根系区域。滴灌施药是3种方法中最简单、省工的施药方法,但在本试验中,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滴灌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表现出很低的防效,推测主要原因是药剂通过滴灌系统没有有效到达番茄根部区域。在田间滴灌系统中,定植番茄和滴灌孔之间大多不能一一对应,有的相隔距离很远,药液通过滴灌孔不能有效地分布到植物根部区域,有时药液只集中在番茄根部一侧,药剂如果没有熏蒸扩散的特性,很难对根结线虫起到有效的控制效果,这也是药剂滴灌处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田间要想提高滴灌施药处理效果,在定植时就要注意定植植物和滴灌孔之间的对应关系,适当增加用药量和用水量,保证药剂能够充分滴灌到植物根系区域,此项施药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试验中,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方法与10%噻唑膦颗粒剂药土穴施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其用量只有0.03 mL/株,667 m2用量在60 mL左右,远少于10%噻唑膦颗粒剂的667 m2用1~2 kg,也低于大部分防治线虫的化学药剂;因此,其应用对防治线虫危害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表2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酰胺线虫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果蔬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甘肃党参中花生茎线虫的鉴定与记述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抗逆性分析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线虫液体培养和监测过程关键参数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