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02-21项洪艳
项洪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创造美与感受美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初中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把学生体验、欣赏和热爱音乐的能力培养出来,并从中获取审美能力。为了把初中生音乐审美的能力培养出来,文章在对我国初中音乐审美教学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一、 引言
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音乐之美是来自作曲家对生活的体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把学生音乐知识及演唱技巧培养出来,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初中音乐教学实际中,因为音乐课程本身就不太被引起重视,音乐教学时间较少,所以歌唱技巧与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主要位置,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则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有鉴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优化初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措施。
二、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现状
(一)音乐审美教育主动性较差
如果要把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出来,就必须对他们实施全面的审美的教育,即培养出他们在美感方面的观念和素质,使初中生可以对音乐的美感具有一定鉴赏能力。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把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操培养出来。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发展起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音乐本身审美性的特征就十分突出,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听众就会被带入音乐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之中,对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所以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二者之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审美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审美感悟无法产生,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非艺术化教育理念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变化和美感状态,这和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会受到感情影响而出现变化。但是无论哪一种音乐,其对情感的传达过程都是一样的,音乐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出来,而听众会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与作曲家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音乐就是作曲家与听众之间感情沟通的纽带。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出来,使得他们具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欣赏音乐来体验音乐的魅力,并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但是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受到音乐非艺术化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审美教育有所忽视,这样对音乐自身美感性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音乐教育必须从艺术视角展开,而一些教师在实际中采取了灌输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说教形式进行音乐教学,这对音乐欣赏式的审美教育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这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
慷慨激昂的音乐可以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舒缓低沉的曲调可以使人陷入悲伤的情绪中,由此可见,不同音乐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意境。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把艺术性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出来,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魅力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课程,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音乐的能力,对音乐带来的情感充分地加以体验,并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更加充满兴趣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欣赏音乐,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做出理性的分析。如果在学生对音乐作品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创设出了错误的音乐氛围,在音乐学习方面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在初中音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欣赏中,教师首先需要从情感切入主题,在欣赏这首乐曲的时候,引导学生仔细聆听,然后教师要用节奏感较强的音调,来对乐曲中的画面进行讲述:“月华如水,在静谧夜晚,江面上的渔民在丰收的欢乐中,荡桨归舟,歌声飘扬在我们的耳畔。”于是一副优美的“渔舟唱晚”的画面就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通过创设有关情境,加上《渔舟唱晚》优美的旋律,老师生动的表述,学生会很快融入音乐情境中,也为下一步的审美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注重互动,提高发现能力
在傳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以传授音乐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有限,长此以往,学生惰性的思想就会产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音乐中蕴含的美感,学生会紧跟老师的思维方式,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这些问题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自己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把音乐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之美,从中得到乐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把他们的审美能力提上来。在“运动的旋律”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课前可以播放一段配乐的健美操视频,通过运动动作与音乐旋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对运动旋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我们在独立播放音频,让学生对音乐的力量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在音乐中想象健美操运动,对音乐节奏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接着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并对其中的美好情感进行体验。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把音乐所传递出来的意境和情感真正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不再被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注重质量,提高欣赏水平
倾听优质的音乐,可以把初中生的自我修养提高上来,但是,初中时期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音乐作品的质量很难做出有效的甄别,大部分初中生对节奏感强的音乐评价较高。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对学生区分音乐作品的好坏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在倾听课外音乐时,不仅可以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且也有利于保证音乐本身的质量不出问题。比如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悲怆》的时候,如果学生认为气势宏大和情感激烈是最佳的音乐,就会对其他音乐作品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在音乐审美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出发,还可以把这首乐曲演奏的难度介绍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观看演奏视频,把震撼人心的钢琴按键效果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演奏师技法高超产生赞叹,跟着音乐的节奏,对这首曲子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审美欣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水平。
(四)调动学生,学会自主欣赏
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在学习文化课时要远强于音乐课。学生对于文化课比较重视,认为音乐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所以,我们在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时候,不仅要让他们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更要让其主动参与其中,学好歌听好曲,这样音乐审美的效果才可以体现出来。器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和使用乐器,初中生自主演奏乐器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高。在目前背景下,初中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乐器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他们的表演欲望也会因此被激发出来。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音乐老师要对乐器做好搭配,使相应的乐器把自己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在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营造出不同乐曲的演奏氛围,进而增加音乐教学对初中生的感染力。在一定的音乐环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音乐审美的欲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学会创造,培养审美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创造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是十分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音乐创造融合到音乐教学之中。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创造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学生在学习一首歌曲之后,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针对歌曲的意境、感情,在音乐创作方面自由发挥,把一些生活气息表演展示出来,用表演和舞蹈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宣泄出来。在乐器理论知识学完后,安排学生自己进行歌词创作。另外,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创作成果,鼓励和支持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进行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创作能力。
(六)运用对比,加强领略音乐美
不同的音乐作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其中蕴含的魅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音乐审美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美,教师可以把对比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对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切实感受音乐蕴含的魅力,并且音乐旋律和语言的变化美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与音乐教学相比,对比不仅是音乐音创作的手法,也是彰显音乐的手法,在通常情况下,借助对比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韵律美,使学生对音乐中蕴含的美更深地加以感悟,无论是从音乐形象还是内涵来说,都能够更进一步把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比《苗岭的早晨》和《渔舟唱晚》两首乐曲,使学生对音乐旋律、风格和语汇进行体验,并感悟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借助对比将别样的音乐美进行有效的体验。通过对比这两首乐曲旋律和风格,对音乐审美的技巧加以掌握。体会《苗岭的早晨》的安宁与祥和,《渔舟唱晚》的奔放与豪迈。如果缺乏对比,学生学习音乐就会欠缺感触,有效运用音乐对比,丰富多彩的音乐美就可以更好地被学生感受,使得音乐审美感受变得更加多元化,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四、 总结
在目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在改革与创新中做出自己的成绩,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把多才多艺的艺术人才培养出来,满足社会对艺术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文娟.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讨[J].文渊:中学版,2019(8):58-60.
[2]张莲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91-93.
[3]唯刘.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国际教育论坛,2020,2(3):12-14.
[4]王孝红.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C]∥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9.
作者简介:
項洪艳,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前岗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