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的实践经验与困难思考
2021-02-21林瑛
林瑛
〔摘要〕中小学生自残自杀等事件近年来频繁发生,已经危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如何正确应对和有效防范学生自残自杀,已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绕不开的难题。以四川省成都市某小学一起自杀自残危机干预为例,对中小学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实践经验做了一些梳理和反思,同时也就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做了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自残自杀;危机干预;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4-0025-05
一、事由
2019年5月24日上午,某小学六年级6班学生(小A,女,12岁)于10时40分左右自行从教学楼三楼坠下,确诊为左髌骨骨折,关节挫伤,入院治疗。
同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与小A十分要好的六年级5班学生小B,也突然迅速从二楼冲向三楼,意图从三楼跳下,被追上的老师拦下。
二、干预过程
包括鉴别阶段和干预阶段,其中干预阶段按干预对象和干预时间划分四个部分。
(一)鉴别阶段
了解事件师生的心理安全人身安全状况,事情经过及相关背景。
鉴别干预对象,制定干预方案;
分析人力资源,组建干预组织体系,做好分工和进程规划。
1.情况调查
自杀的两位学生关系非同寻常,有疑似同性恋行为,如舌吻等。
包括以上两位学生在内的三位学生在此之前有过跳楼、窒息死亡、下河涉水等自杀尝试。
此外,包括以上两名学生在内的7位过从甚密的学生,手臂都有利器划痕或刻写的字母(通常是喜欢的异性同学姓名的首字母)。
包括以上7位学生在内的9位学生玩过“蓝鲸游戏”。
7位学生有6位学生父母离异,其中1位学生的父母为吸毒人员,2位学生为留守儿童。只有1个学生是健全家庭,其教养方式为简单粗暴、唠叨说教。
2.鉴别干预对象
一级危机受害者——小A及家长,小B及其家长,现场阻止自杀没有拉住的两位学生,3名有自残自伤行为的学生及家长。
次级危机受害者——14名现场目击教师及危机事件处理者;情绪波动较大的现场目击学生。
三级危机受害者——受危机波及的教师、学生、家长;实施危机干预的心理教师团队。
3.梳理资源,建立危机干预组织体系
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某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体系,由校长直接领导危机管理工作,由校办、宣传、保安、校医、后勤等组成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领导、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召开每日会议(微信网络会议),信息及时沟通,加强相互支持和理解,落实相关干预措施。
危机干预组织体系:
(二)干预阶段
1.目标
控制危机事态发展和负面影响,保护相关师生;
稳定状态,促进教学秩序的正常化;
积极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化危机为转机,加强培训,促进提升。
2.干预流程
第一阶段
包括对一级、次级危机受害者的心理急救和危机干预
形式:个辅和团体辅导
时间:24日下午和27日下午
心理急救(时间:24日下午)
一级危机受害人(小B及其家长,现场阻止自杀没有拉住的两位同学,3名有自残自伤行为的学生及家长)
干预方式:个体辅导
目的:情绪表达和宣泄,危机评估,稳定状态,确保安全。
指导家长对危机学生进行生活照顾、情感支持及安全陪伴。
次级危机受害人——14名现场目击教师及危机事件处理者;
干预方式:CISD(突发事件的应激会谈)
时间:27日下午3:50
除了CISD的固定流程谈话之外,要讨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家长心理工作怎么开展,重点是工作人员的压力点。
目的:情绪表达和宣泄,促进理解, 感受支持, 稳定状态。
次级危机受害人——情绪波动较大的现场目击学生。
干预方式:绘画团体心理辅导。
时间:27日下午2:00。
以10名学生为一个小组,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危机事件后自己当下情绪与感受,并进行SUD评分,筛选出分数高(8分以上)的学生,待观察评估。随后,在团体中谈论绘画的内容,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情绪、感受?(不评判、不批评,鼓励发言)最后,团体成员听到对方的发言后,想给到对方什么样的支持与鼓励,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在对方的画纸上,每个学生只能添加一个物品,谈论交流。或者画出彼此以拥抱的仪式结束团辅。
危机学生 (SUD高分学生)(避免扩大化,在团体绘画辅导之后,学生自评是否需要个体辅导。对约十名学生进行了个辅。)
干预方式:个体辅导。
目的:危机评估,稳定状态,处理情绪,促进表达。
第二阶段
对三级危机受害者,如受事件波及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对教师通过发放资料和送教的形式进行心理宣传和心理教育,学会危机识别和应对,学会情绪处理和沟通表达,积极预防危机的发生。
“珍爱生命”主题写作:每班布置以“珍爱生命”為主题的作文写作,学校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活动;(一周以内)
“生命教育”送教:以“生命教育”为主题,教育学生珍爱生命;(5月30日 )
“心理教育”送教:以情绪表达为主题,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情绪。(5月30日 )
目的:积极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化危机为转机,加强培训,促进提升。
第三阶段
对教师、家长开展沟通技能培训,提升能力,促进师生、亲子沟通。(6月初)
目的:积极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化危机为转机,加强培训,促进提升。
干预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
1. 24日晚,小B情绪不稳,扬言要跳楼;给家长以陪伴指导,并给予自杀热线等资源分享;
2.危机事件集体晤谈CISD(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中, 一位老师情绪崩溃,进行个体咨询,给予陪伴和倾听,情緒得以纾解和稳定;
3. 6月12日,升学考试前两天,有杨姓同学家长发现孩子笔记本上写“想死就找个安静的地方”的内容,与之要好的吴姓同学写遗书,扬言要自杀。家校配合给予相关学生24小时不间断安全陪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第四阶段:效果评估
危机事态发展得到控制,学生自残自杀现象得到有效制止;
师生状态得以稳定,教学秩序正常化;
学校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建立, 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危机预防、识别和干预能力得到提高。
三、原因思考
中小学生频发自残自杀事件,原因何在?结合本案例,我们做了如下思考。
(一)家庭关爱的缺失
中小学学生自残自伤频发的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温暖和关爱不足。本案例中7个孩子,父母离异的有6个,留守儿童的有2个,仅有一个家庭完整的,教育方式却是简单粗暴、唠叨说教。在这样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关怀、 帮助和引导,亲情防线失守,负面情绪日益郁积、无法排解,导致学生做傻事。
(二)青少年身心特点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自我认同、学业、人际的各种压力,往往遭遇更多的心理困扰,时常体验到强烈的消极情绪,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他们会以自残方式来表达。“一是为了调节情绪。用身体的疼痛来缓解心理的痛苦。二是为了惩罚自己。当某件事未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无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就会设法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为了解决问题,用自残来威胁父母。逃避责骂,或者获得自己要的东西。有的将自残作为一种冒险行为而逞强和炫耀,以此提高自己在同伴团体中的社会地位。”
(三)学业压力
本案例发生小升初考试前夕,7个学生学业水平居班级中等,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家长对子女有学业期待并施加压力,学校为了自身名誉和品牌,也自我加压,最终全部压力传导到了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身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三股压力全部集于一身,学生焦虑情绪严重。
(四)网络游戏的助推
网络游戏的盛行,学生跟风追潮流,对网络游戏缺乏正确认知,手机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色情、低俗的内容,对生命漠视、对死亡淡然,甚至追求自杀“时尚” 的消极思想,正一步步侵蚀和吞噬着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尤其是“蓝鲸”的死亡心理游戏对青少年自残自杀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以上原因之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缺乏情绪宣泄的正常途径和方法;生命教育的缺乏,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也是学生自残自杀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经验与反思
本案例的发生对学校和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现就案例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梳理总结供讨论借鉴。
(一)预防胜于干预
学生发生自我伤害或意外事件,不但对学生本人造成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身心伤害,对其家长和其他同学造成心理上的永久伤痛,对学校、社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善后处理更会带来高昂的社会成本。因此预防危机发生尤为重要,学校要开展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和危机识别、预警和干预的教育,教会学生合理地表达处理情绪。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珍惜生命,教会学生和父母师长同学良好沟通,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防患于未然远胜于事后的干预。
(二)干预也是预防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对于学校管理者、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家长形成了强烈的情绪冲击,他们感到害怕、恐惧和担心,甚至出现回避、愧疚和自责。强烈的情绪感受及责任意识促使其上下齐心应对危机,同时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危机教育,从而把危机变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有助于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健康正常有序发展。危机的发生引起家长的重视,促使其真正关注和关爱孩子。学校、家庭在危机预警、干预意识和行为上的转变,可有效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
(三)借力与合力
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暴露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做好危机干预工作就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借力实现合力。本案例的成功干预借助医疗机构的专业资源,借助了区域教育系统的专业资源,也借助了派出所、法律顾问等社会资源,更是充分发挥了校内行政、班主任、科任老师、班队资源、艺体美老师、后勤、保安、家长、学生等资源的作用。校内外资源的同心协力有效助力了校园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教师更需心理关爱
在危机干预实施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压力比学生更大,不仅要经历危机事件带来的恐惧、害怕,对危机再次发生的焦虑担心,还有责任和使命所在的愧疚和自责,以及自己尽职尽责却还是发生意外的委屈和愤怒,而在危机应对中,这些情绪常常被压抑得不到释放和表达,相关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压力和情绪处于一个极限的水平。不仅如此,平时工作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工作状态,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更是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体验。为教师身心健康故,为学生健康成长故,为有效预防危机的发生,关爱教师心理,提升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是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干预要及时
自残是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青少年自残行为具有模仿性和传播性,一旦发现需要立即主动干预。此案例中7个少年自4月份起就有程度不同的自残行为,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的意识,及时发现及时跟进危机干预,完全可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五、困难思考
(一)学校的危机干预意识良莠不齐
学校的校园心理危机得到及时专业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危机干预意识。仍有部分学校为顾及所谓“形象”“声誉”选择不恰当的隐瞒控制。
(二)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专业能力的不足
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发展功能得不到落实,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工作无从开展;
個体辅导是短板。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技能的不足,学校师生天然的双重关系等原因让危机学生难于在学校获得专业的心理帮助;
专业督导不足。整合区域心理骨干教师参与到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在专业督导层面,无论是时间还是专家资源都是不够充分的。
(三)危机转介途径不畅
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危机学生时常要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目前我们感觉这一转介途径还不够畅通。亟须构建医教结合的危机干预机制。
六、应对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教育的普及与宣传工作
学校领导没有足够的危机干预意识,选择简单的“隐瞒控制”,不是领导的固执颟顸,而是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发现学生的危机信号,选择老生常谈的“讲道理、做工作”,无上报,无科学干预,未能有效制止危机事件的发生。非“自恋”和无知,而是缺乏危机识别与应对的专业知识。没有人需要被指责,人们需要的是专业帮助,要从区级、校级层面加强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培训,持之以恒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讲,每学年开始定期开展危机识别及干预专题培训,开展危机筛查和评估,提升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危机识别能力及危机干预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青春期是人类发展周期中最不稳定的过渡期。自杀作为青少年主要死因之一排名第三(12%)。显而易见应将全面系统的自杀预防干预和善后处理环节纳入学校危机应对项目。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和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善后处理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书面的正式的自杀预防和干预政策。
2.处理和确保高危学生安全的书面程序。
3.针对教职工的关于警告信号和转介高危学生的在职指导和培训。
4.确定和培训现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或现有的危机小组。
5.分发给学生家长、社区以及供课堂讨论的预防资料。
6.心理筛查、鉴定和高危学生咨询的程序。
7.预先计划的,针对任何自杀死亡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应对和策略。
8.危机干预工作者用于评估潜在学生自杀致命性的书面标准。
9.关于如何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和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善后处理项目的书面政策。
此外,建立校园危机干预领导小组,还要明确危机干预流程和职责,建立危机识别和报告制度,明确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报告与干预是全校师生及学校各个层面全员参与的过程,学校领导发挥危机干预的领导、组织、决策的作用,班主任是危机干预的核心力量,心理教师只是其中一环,起到核心引领的作用。各部门的协同参与和配合能极大程度提升危机干预的有序和有效,也能有效减少心理教师职业耗竭。
(三)建立医教结合的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和建立督导机制
通过市区级行政部门对接医院搭建医教结合的危机个案转介机制,缓解目前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高风险的危机个案转介不出去的困难局面;通过市教科院、区教研培训中心等机构,对接医院、高校或心理机构等专业平台,建立危机干预督导机制,确保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和有效。
以上从危机干预的预警干预维度做了自杀自伤应对策略的探讨,最好的干预是预防,以下从预防的角度就应对策略谈几点看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配齐配足专业师资,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跟家庭教育高度相关,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善亲子沟通技能,促进亲子关系,减少因亲子关系不良产生的危机事件。
(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不良的师生关系也容易引发危机事件,要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善师生沟通的技能,一方面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师源性伤害;另一方面在学生有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时,教师有足够的心育能力能给予其科学有效的引导。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青少年频发自伤自杀等校园危机事件,跟应试教育的压力有关,学校评价机制单一,家庭对学业成绩的高期待,使得学生常常处于挫败和压力之中,缺乏价值感和存在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搭建各种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多维度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虽然校园危机发生后,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化危机为转机,但还是衷心希望防患于未然,救危机于未发,不要等到付出惨重的代价才重视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加强校园危机干预,正确应对和有效防范学生自残自杀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梦缘.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8):36-39.
[2]李新玲.学业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首要原因 手机成为新杀手,中青在线,2018-04-25 14:38.
[3]卢家楣,李伟健,樊富珉,等.青少年心理十万个为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4]Richard K.James,Burl E Gilliland.危机干预策略(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成都,6105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