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研究②

2021-02-21吴涛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吴涛

摘要: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关系着后期用电安全。因此,要全面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充分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与安全性,着重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健全电力系统,大力加强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与互动化建设。本文简单分析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方案,希望能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引 言: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是重点。然而,输电线路的施工位置较分散,情况复杂,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确保企事业单位的电力输出,有必要规范处理输电线路,提高施工管理能力,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实施。

1 输电线路施工建设标准要求

从整体结构来看,输电线路施工建设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做好输电线路和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在具体规划中,应结合所处区域界定电网假设规模与方式。第二,根据变电站与电源点分布要求,正确设置分段线路及其开关,尽量避免出现故障和母线分段重复问题,促进各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科学布设单环与多环网络。第三,根据输电线路供电需求和电力分配精选绝缘材料,减少每个环节的压力,同时,启用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对电力配网施工进度和各环节配置比例等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工作效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网络图绘制方法,依据电力配网工程施工重点,谨遵工作流程,构建施工模型,正确标识施工流程和工作进度,明确不同环节的时间参数,制定全环节的施工方案。

2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者及专业人员缺乏能力,施工技术水平也未达到标准,导致设备在订单时价格控制的假象,会出现一些大于假设成本的问题。可见,这样的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2)我国遵循土地承包制度,即分田到户。输电线路施工范围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原有土地问题,造成了与人民利益瓜葛、进行补偿等一系列情况展。在一些新旧线路维护和改造中,一些人员和设备也阻碍了根本的发展趋势。(3)因为树线矛盾与树木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发展,一些管理者一味追求利益,不在乎实际输电线路的稳定与安全,从而导致了很多人仅仅通过大量种树来取得自身利益的保障。即使植树本身不具备危害性,但本质而言,忽视了相关规定,导致大面积违规种植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实际电路的发展,常常造成断电、跳闸、无电可用的现象。另外,一些安全常识我们也清楚,树木具有导电性,一旦与电线之间的距离过小,就会出现危害人、动物的安全,在雷雨大风等比较湿润的时候,树木之间经过高压的作用也会形成易导介质,所发生的后果也会及其严重。(4)盗窃现象层出不穷,电力输电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电网工作,若偷盗行为不加以规范,则加剧了周围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

3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方案

3.1 健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体系

健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体系,理应针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等方面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重视规范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流程,严格审核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定详细的质量表单,做好评审管理、接口管理、校审管理、变更管理等设计工作,并加强技术文件归档管理。在制定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全面做好三项基本工作:第一,力求电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标准化。设计人员应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属性与特征来拟定施工项目设计步骤,规范标准流程。在初步接到项目后,首先要明确项目意图与特征,然后拟定合理的设计步骤。从标准角度来讲,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设计流程包括前期设计、电力工程规划设计、计划方案设计、初步实施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模型设计与现场配合。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中,不仅要量化设计流程,而且要谨遵标准要求,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项目设计工作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管控,立足于设计目标,做好设计方案的纠偏工作。第二,科学采取动态化管理措施。当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作业处于不断发展状态,其动态化特征尤为显著,因而,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科学采取动态化管理措施,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规范施工操作步骤,做好每个环节的质检工作。第三,实现设计目标精细化。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必须努力实现设计目标精细化。在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中,应提交完整的项目设计文件,以便于实施进度控制。与此同时,要设置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控部门,编制可行的进度计划方案,并科学制定进度考核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执行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方案,合理分配设计团队的任务,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在具体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进度计划,以此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控性。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应严格审核原来制定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做好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为确保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后期施工中,应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方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各环节的质检工作和竣工验收工作。

3.2 做好电杆施工作业

加强输电线路施工建设,首先,要做好电杆施工作业,规划该项作业施工程序,对电杆基坑实施准确测量与定位,在具体测量定位工作中,应结合勘测地形图所指定的线路走向依次界定电杆的位置与架空线路的杆坑位置,做好放线定位作业。同时,要严格控制各电杆基坑定位偏差,通常,直线双杆与直线角杆沿着路线方向的位移不超过设计档距离的5%,垂直线路方向不能超出 50mm,转角杆的位移同样不可超出50mm。如果所架设的线路沿着已有道路,则需要依据道路走向和距离来确定杆位。如果线路较短,可以通过标杆实施测量定位,同时,用经纬仪测量定位,依次标注所有杆位,在每一定位点打入标桩,做好顺序编号。在挖设拉线坑时,应严格依据不同杆位标注电杆类型,准确标识电杆的埋设深度。一般来讲,8m 长的电杆埋设深度必须大于1.4m,10m长的电杆埋设深度不得少于1.7m,12m长的电杆埋设深度必须在2m以上。其次,在电杆基坑开挖回填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基坑逐层夯实作业,将培土高度控制在地面30cm以上,打碎所有土块,每当回填50cm就要做一次夯实。需要注意的是,遇到软弱土体,则必须在换填过程中进行加固,适当增加夯实次数,初步完成回填作业后,需要为基坑周边设置良好的防沉涂层。再次,要标准安装顺序做好电杆组立工作,先对电杆顶端实施封堵,接着进行下端处理,根据起吊方案实施起吊。组立完电杆后,应注意查看直线杆和转角杆的横向位移是否在50mm以内,如果超出50mm,就要校正。另外,电杆的倾斜度不得超出杆梢直径的1/2,完成终端杆组立作业后,必须向拉线的一侧实施预偏,等到紧线后电杆不会再偏斜。

总 结:

综上所述,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质量,首先要重视健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体系,针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等方面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應重视量化施工作业,促进各项施工流程的有效衔接,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另外,应采取科学实验方法对输电线路系统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1]李晓祺. 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6,(6):73-74.

[2]黄和清. 110kV 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高新区,2017,(11):143-144.

[3]何汝林. 配电网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探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198-199.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