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2021-02-21胡焮南
胡焮南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市政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恶劣天气、施工技术水平不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达标,出现裂缝、破损、色差等问题。基于此,详细分析了目前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通病,在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提高市政工程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的主体结构上,这对市政工程的整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若混凝土在市政结构表面产生质量问题,则因渗透作用会对道路材料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使部分裸露的钢筋受到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腐蚀问题,进而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形成安全隐患,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在城市建设中,比较关键的组成就是市政路桥工程,其可以有效体现城市的物质面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交通高效运行提供稳定的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所需要投入的施工资金较少,方便取材,且养护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性较小,是市政路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必须制定科学的计划,严格按照这一计划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而且混凝土建成的道路和桥梁可以长时间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2.1混凝土设置比例问题
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选择高标号水泥效果会更好,强度更高。水胶比方面,混凝土的水胶比非常小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强度。粗骨料方面,连续级配会更好一些。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超过两种的单粒级组合,但石子级配要符合有关的要求,石子的级配直接影响到空隙率,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有一定的影响,决定其性能的发挥及硬化后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粗骨料级配符合标准,空隙率就会非常小。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固定情况下,混凝土减少用水量,其强度就会提高,更有耐久性。细骨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保持细度模数的合理性。如果使用粗砂配制混凝土,其和易性不太好,可泵性降低,容易泌水;如果使用细砂,要增加用水量,强度会降低,易开裂。
2.2混凝土设置比例问题
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选择高标号水泥效果会更好,强度更高。水胶比方面,混凝土的水胶比非常小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强度。粗骨料方面,连续级配会更好一些。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超过两种的单粒级组合,但石子级配要符合有关的要求,石子的级配直接影响到空隙率,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有一定的影响,决定其性能的发挥及硬化后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粗骨料级配符合标准,空隙率就会非常小。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固定情况下,混凝土减少用水量,其强度就会提高,更有耐久性。
2.3表面露筋问题
混凝土施工期间,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钢筋绑扎情况进行检查、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增设保护层垫块,则会导致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位移,最终造成表面露筋问题。此外,施工期间如果发生了漏振问题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露筋。
3混凝土施工质量预控的有效对策
3.1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整体工程施工。在准备阶段必须深入研究设计图纸,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不同的主体共同审核图纸,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全面总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最后,施工人员需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
3.2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设计阶段就要强调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控小组,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各方面的职责,使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人协调管理。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交底,施工班组长再对全体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浇筑过程中,安排钢筋工护筋,管理人员全程跟踪、检查和监督振捣作业,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漏振、不过振。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
3.3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接缝应平顺、完整、稳定,不允许出现接缝离析。接缝施工时,使用3m直尺检查,准确判断施工部位的平整度,将端头超出要求的部分清理干净并处理为垂直状;详细清理接缝面的杂物,于该处均匀刷涂薄的黏层油。当班施工结束前,在端头5~60cm的区域洒适量沙子;接头2~30cm的区域,采用热沥青混合料进行覆盖处理,提高原铺筑面的温度,改善既有混合料的状态,增强可塑性,确保在钢轮碾压后新旧部分结合于一体。碾压作业时,压路机横向放置,逐步向新铺层推进,到达新铺层的部分达到1/2时,再进行纵向碾压。梯队作业时,接缝采用热接缝的形式,为保证新旧部分的结合稳定性,已铺区域预留1~20m暂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此后以跨缝碾压的方式予以处理,有效消除缝迹。由于特殊情况形成纵向冷接缝,可增设挡板或是刨边缘部分(时间安排在混合料完全冷却前),留下毛茬。加铺另一半幅前,先向待施工区域铺设沥青,并与已经铺筑的部分适量重叠,将前期施工产生的前半幅混合料清理干净,从边侧开始逐步向中间碾压,适当预留,以便后续统一进行跨缝挤紧处理。此外,还可以在已压实区域行走碾压一定距离,在此前提下组织新铺部分的碾压作业,能够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3.4加强对现场施工工艺的管理
首先,建设方需要加强对模板施工工艺的控制管理。对墩柱、箱梁等部位进行施工时,选择刚度强度大、不易变形的钢模板。确保模板上不含杂质,之后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模板施工时不可让模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这样会导致模板发生锈蚀,最终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其次,加强对脱模剂涂刷厚度的管理,防止施工人员过分涂刷脱模剂导致混凝土外观颜色不均匀。最后,加强对混凝土振捣施工的管理,防止出现漏振、欠振、过振问题,最终影响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如果混凝土的表面平坦、没有气泡产生,证明这时的混凝土已经振实,即可停止振捣,防止过振造成的骨料分离问题,最终影响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结语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进程,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刘则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1(18):220+253.
[2]辛静,王玲玲,段培培.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3(03):276-277.
[3]赵晓楠,张松.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1(34):271-272.
[4]李庆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36-137.
[5]李志.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8):56-57.149EBCE7-DF8C-4BD7-93DC-60580D26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