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探析
2021-02-21余璇
余璇
摘要:纪检监督工作是国有企业纪检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再强调要严格执行。纪检监督工作是防范企业违法行为、治理企业不良行为的有力武器,对维护国有资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深入纪检监督工作,积极应对纪检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探索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提高纪检监督工作效率的途径,为国有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检查监督;重要性分析研究
引言:
在国家倡导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肩负着监督职能,更为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各项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更好地发挥纪检监督工作的作用,鼓励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国有企业纪检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各级企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出现的矛盾使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政策问题,内部利益冲突更加明显。规范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行为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需要纪检监督部门的贯彻落实,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刻不容缓。二是国有企业在招投标、投融资、合作改制、人员选拔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工程建设等环节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往往会出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情况,使内部腐败屡禁不止。第三,在当前国企改革过程中,市场经济环境管理不够严格。国有企业内部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触及,改革仍显肤浅,企业内部腐败的风险依旧很高。四是少数国有企业领导没把反腐败工作放在核心问题上,导致纪检监督力量有限,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流于形式。鉴于上述问题,国有企业纪检部门改革刻不容缓。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纪检监督工作的认识,明确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任何违反党的方针路线的行为都将不予容忍,并将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确保国有企业继续沿着党和政府指出的道路前进。
2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监督机制建立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监督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纪检部门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制度优化不够系统。对于企业来说,监督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融入到相关制度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督工作更好的落实,促进国有企业的顺利发展。建立完善的机制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全面发展一套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多层次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内部结构复杂,管理工作量大,如果监督机制建设不能及时创新,将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发挥其主体作用。
2.2企业监督人员素质不够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员工素质不高,导致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进展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一些人产生了腐败的思想,甚至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妨碍纪检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制约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2.3国有企业高层部门、普通职工之间,缺乏行政事务的互相监督
国有企业主要以党组织为领导,党组织部门根据上级工作指示,对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行政人员做出要求和管理。一般国有企业内部设置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基层机构,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也会赋予基层主体一定的监督权力。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与相关行政规章制度、监督制度存在较大出入,高层领导参与的一系列行政事务、财务运转工作,几乎不会向基层职工部门披露,因此普通职工行政监督职权难以行使。此外,企业基层党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纪检监机构对基层职工人员的管理仍旧存在违纪违法事实查处不清、党规党纪执行不严等问题,对于金额较小的公款私用、吃拿卡要等现象的查处力度较弱,部分基层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到的不法收益,在一定时间内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3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提出监督对策和建议
3.1创新国有企业监督方式方法
具体来说:一是国有企业监督工作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监督方针。二是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发展要注意把握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的人、财、物等涉及企业和职工利益、容易腐败的各类重点环节进行监督。第三,加强创新思维和监督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方式方法,协助纪检工作有效开展。四是监督口岸的推进,直接将监督延伸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建立,从源头上进行监督。五是利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估报告进行监督,提高监督的专业化水平,简化监督流程,节约监督成本。
3.2优化纪检监督机构设置
第一,按职能合并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将职能相近,执法方式相近的监督,审计,纪检,法律顾问等机构合并为新的纪检部门。通过优化组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精简机构的目的,减少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构的整体实力和监督效率。二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纪检人员,兼职纪检人员从党支部成员中选派。这种人员安排有利于纪检人员接受国有企业纪检机构的领导,也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3.3以构建科学监督体制机制为保障,
第一,充分发挥监督专责。监督是纪检部门的首要职责,也是执纪、问责和调查、處置的基础。企业纪检监督部门不仅要督促企业所属各单位将党建工作总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更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领域和各环节中,把党的组织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坚持党委前置审议把关,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第二,强化大监督机制。党委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统筹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大监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核心监督、职能监督、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纪委、党委巡察、项目巡查、审计和监事会“五支利剑”的核心监督作用,强化政治监督,严格日常监督,深化专项监督,做好监督整改。针对违规担保、融资性贸易、民企挂靠、驻京办、总部机关化、境外腐败等问题,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第三,遵守法律制度,依法履行监督责任。纪检委员要尊重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权责边界,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立项、决策、执行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努力实现监督制度化、提醒常态化。第四,深化滤网行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具体实施工程项目“滤网行动”,覆盖全部项目经理。将项目经理纳入干部管理,开展项目经理廉洁风险大排查,为项目经理建立廉洁“活页夹”,组织所有项目经理签订《廉洁从业承诺》。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财务“天眼”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项目纪检员制度,开展“滤网行动”专项大检查。通过全面强化监督,促进项目经理规范用权,促进项目依法合规经营,拧紧效益流失的最后一个“水龙头”。
4结论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坚强支柱,也是党和政府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场所。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式和地点将极大地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纪检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纪检工作的投入力度,明确各自的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建立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质量,促进企业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敏.新常态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192+194.
[2]杨绍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探析[J].经贸实践,2018(15):267+269.
[3]向孝章.国有企业的纪检创新与监督推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