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探微

2021-02-21秦南南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路基路面分析研究公路工程

秦南南

摘要:公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后的道路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强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为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避免路基结构不稳定、路面不平、压实度不足等问题,工程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采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1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路基的完整性不足。在路面路基沉降、断裂等几个方面缺乏完整性,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赶超施工进度,有施工质量控制松懈,道路,在后期运营中容易因车辆荷载或自然降水等因素而受到路面裂缝等问题的影响;(2)材料质量审核不严,所用材料未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未得到有效保证;(3)路面后期养护不到位,雨雪天容易产生裂缝,导致裂缝积水。如果处理不当,水会直接渗入下层,影响路基的性能,造成坍塌或断裂等问题。

2)路基坍塌。路基坍塌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路基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在路基的具体施工中,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及时排土,否则容易因荷载的影响造成路基用地严重变形,形成坍塌。

3)路面粗糙度不足。一方面,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过于关注施工进度,没有做好道路平整度的控制;另一方面,人员操作水平有限,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操作不合理,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鉴于此,建设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应结合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情况,科学应用施工技术,进行技术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效果,确保最终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2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1)对施工段导线、中线、标高、横断面、水平点进行复测,复测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合格后进行放样;放样要求测量和放出路基中桩和边桩,并标出路基挖填高度。

(2)对从现场取出的填料进行现场试验,包括粒径、液限、塑限、含水量、承载比、有机物含量、可溶性盐含量等,并出具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施工前,深入现场调查周围环境,掌握地质、水文、构筑物、电缆、光缆的具体情况;清理施工现场,清除现场影响施工的树木、垃圾、灌木和其他杂物。

(4)摊铺试验段,试验段范围为20m×20m,在摊铺过程中记录相关数据,确定本工程在路基施工中的松铺系数、压实厚度、碾压速度、填料含水率等重要指标,选择压实机械类型。

2.2路基土方开挖技术

首先进行路基土方开挖,具体施工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施工方法。(1) 土方开挖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渠道边坡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避免塌方,以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2) 应根据路基深度选择合理的开挖工艺。路基深度控制在4m以内时,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当路基深度大于4m时,可采用分层法开挖。同时,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m,以确保施工安全。

2.3填充

路基填筑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清理路基,确保路基不留杂物。可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横断面全宽分为水平分层,逐层填筑。使用推土机、平地机等机械设备完成摊铺任务,从路基最低位置开始分层平行摊铺。正常情况下,土方的最大松厚度≤300mm,最小为100mm。确认铺土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碾压。通常采用推土机或轻型压路机对松散的摊铺层进行预压,然后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

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合料的选择和混合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6.5mm,骨料中细颗粒(粒径<0.075mm)比例不超过5%,细颗粒(粒径<4.75mm)比例不超过50%,细土液限大于25%,塑性指数不超过6;确定最佳骨料级配、含水量和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基层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方式拌和,7天龄期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混合料的含水量,一般比最佳含水量高1%,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一般在165~170℃之间。

3.2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刷在运输混合料的车厢底部。该混合物由柴油和水按1的比例组成∶3.根据混合料的实际情况确定装载数量,避免混合料在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装载后,应覆盖混合料,并尽快运至施工现场。

3.3基本铺砌

在基本摊铺前,要将路面基层弄湿,采用摊铺机施工,摊铺过程要保持速度均匀、连续。控制摊铺作业段长度和混合料拌和时间,确保摊铺质量;摊铺作业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双振窄幅摊铺施工,摊铺机速度为4~6m/min,摊铺机宽度不超过8m;在摊铺过程中,检测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使实际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2%。如果含水量不足,则应向混合物中加水。

3.4道路压实

(1)压实次数和速度应在摊铺完成后立即压实。本工程初压、复压采用双钢辊,终压采用橡胶辊;初始压力包括两个静压,要求双钢辊运行速度控制在1.8~2km/h之间。双压包括四次振动轧制,要求双钢辊驱动速度控制在2.5~3km/h之间。最终压力为两次,行驶速度控制在4-6km/h。

(2)温度控制时,初压混合料温度不得低于110℃,不得高于130℃;复压时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0℃;在最终压力下,混合物温度不得低于60℃。

(3)压路机前后应均匀,倒车时应平稳,在碾压过程中不得急转弯或急刹车。如果在轧制过程中有水平包装,应立即找平;在轧制过程中,压路机后轮应重叠1/2轮宽,以保证轧制质量;小型振动夯实设备用于处理压路机无法压碎的区域。对转角区域采用小压路机加强碾压,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碾压后,及时处理横、纵缝。

3.5排水与透水技术

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排水和透水的施工过程是复杂的,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系统。为确保路基路面的排水和渗透效果满足设计要求,要求施工人员从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细部设计和处理,力求路基施工的稳定性最大化。排水工程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提高路基填料的最低标高或在路基底部增加防水垫层。这主要是因为路基施工阶段可能受到地下水干扰,从长远来看,这将削弱路基性能和整体施工质量。建议在施工初期设置微排水孔,共设置40个㎝路基底部的稳定墙。(2)结合工程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修建边沟集水沟、坡面和边沟等设施,利用其处理路面积水,并引至路面外位置。还可安装排水管,确保道路施工阶段进入中心地带的分流水流和工程废水能统一排放到指定位置,最终集中处理。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制定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施工难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同时,在路基路面施工中,要加强质量监控,优化施工工艺的应用,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从而避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为实现高质量工程的目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支宁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178-180.

[2]劉甲.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J].四川建材,2018,44(09):225.

[3]陈萍花.分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80.

猜你喜欢

路基路面分析研究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解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略谈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