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策略

2021-02-21刘宇航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刘宇航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电力的使用,所以,电力系统的工作稳定深受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继电保护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与目前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相结合,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利用率,并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本文就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故障检修与继电系统等在研究以及实践当中不断的发展。在继电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其主要的依靠着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各个设备的具体工作,来观测总体的运行状况,在非正常的应用情况出现之后,即可以启动预警装置,使得电力输送的线暂时停止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自动化的继电保护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延长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1、继电保护自动化概述

继电保护自动化,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碰到故障,或是产生对系统安全有威胁的事故时,那么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结合电流、电压等相关指标的波动,选择自动跳闸来对电力系统提供较好的保护。区别于传统的保护方式,也就是无需利用人力来解决电力系统碰到的故障,这就减少了处理时间,同时也可以对电力系统提供周全的保护。从运行机理上看,继电保护自动化很多情况下是和装置结构直接挂钩。结构构成上讲,涵盖测量、逻辑以及执行模块这3个不同的部分。测量模块的基本功能:对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流、频率指标进行监测,向逻辑模块来传输数据;逻辑模块上,可以对数据做好分析,作出合适的指令;而执行模块,必须结合指令来提出可靠的保护方案。

2、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

2.1继电保护装置任务

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作出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来源是电力系统中的原件在短路或者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电流、电压及功率等电气量。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监视所有设备运行情况的安全性为值班人员提供操作运行数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有选择性地自动切除故障部分,留下非故障部分继续正常运行;供电系统出现运行异常时,继电保护装置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信号,便于有关工作人员快速处理。

2.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第一,灵敏性。灵敏系数是衡量保护装置灵敏度的主要指标。不管短路点出现在什么位置、短路性质属于哪种,只要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拒绝动作都不可能出现在保护装置上,不会出现错误动作反应。第二,速动性。速动性指的是保护装置切断短路故障的及时性。切除故障所用的时间越短,对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坏就越小,提升了系统电压的恢复速度,有利于电气设备的自启动,且有效保证了发动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第三,可靠性。如果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不高,就有可能造成电力故障或者重大事故。为确保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不仅要保证设计原理、安装调试及整定计算等方面的正确性,还要保证保护装置的组成元件质量、后期的运行维护水平及系统的简化度。

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在继续的进行当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及时的吸取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进行应用。与此同时,需要人们在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于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关注,及时的应用新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继电保护系统的提高方向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性以及及时性,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灵敏性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及时的提升。在维护运行安全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能够帮助储存正常情况下运行的数据信息,并且根据与此,在系统恢复工作的同时,及时的应用数据,减少继电保护系统的继续运行用时。

3.2强化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需要依靠的畅通的网络来进行。电力运行线路和设备的增多,单单一台继电保护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也不彻底,因而需要加强各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系,加快继电保护网络化的建设,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提高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且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控制能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另外,要实现自动化继电保護系统也必须实现网络化连接,本地电站中的保护客户机与远端主站的连接,与上级控制中心的连接都需要网络连接来实现。网络化建设还能够实现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的共享功能,能够将各个电站或线路运行的数据情况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享,这样当一台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后,控制人员能够通过操作其他保护装置来继续实现对故障区域的保护和隔离,从而增强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3.3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继电器保护系统有较多环节,如直流系统、监测和计量系统等。这些环节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有可能会导致整个保护工作出现故障,因此继电器保护设备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完善和提高,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对于系统中新安装的保护装置应进行必要的模拟实验,加入的电压应不低于额定电压的80%,并分析其可能的故障形式。对一些逻辑回路需要严格校验,最终确保其可靠性。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抗干扰性较弱的系统,外界干扰源极容易干扰系统,为此需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严格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在电缆线外部用金属丝缠绕,屏蔽外界不良信号。第二在网线中架设避雷设备,从而提升网络的抵抗外部袭扰的能力。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站和供电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会应用在高压侧线路或电容器保护,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变电站继电器保护:首先需要保护线路即通常所说的三段式保护,分别为电流速断、限时速断、过载保护。然后就是电容器保护主要包括过压和失压保护。目前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制作工艺还十分落后,需要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继电器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较大作用,且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基础。

4、继电保护的智能方向

智能继电保护能够在未出现问题时进行模仿、延伸,从而发现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变电站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利用数字核心部件可以帮助变电站进行多级继电保护。在继电保护控件工作中,智能变电站能够将其中3个重要层面进行汇通,当出现问题时,智能变电器可以实现数据统计与同步,将得到的数据高效传输到各个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技术,智能变电站能够进行自身调整,将不适用于工作的部件与环节进行控制。此外,智能变电站还能进行自行跟踪,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电压、电流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出现问题时,智能变电站能及时地进行操作以保证整体的功能与安全。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造价更低,在监控方面也更为方便,人工工作主要转变为监控实施,当智能变电站在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对其得到的数据进行调试,最后由系统中心发布指令。

结语

总而言之,电能已经成为确保人们工作和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能源,为了保障电能的连续供应,就需要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中。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有效运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卢信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4):125.

[2]陆冬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J].电子世界,2017(17):134-135.

[3]李宛潼.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J].电子制作,2018(2):48-49.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