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问题研究

2021-02-21向巴拉西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风险管控电力企业信息化

向巴拉西

摘要:通过创新安全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控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是更安全高效的保障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生产活动安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预防机制;电力企业;风险管控

引言

在电力企业中秉承着安全生产的理念,进而保障企业经济稳定发展。这是满足当前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营目标。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实现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基础,需要员工进行配合。发现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实现最初的安全生产目标,杜绝在电力能源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所以将电力安全生产有效落实。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并且对其生产的手段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自然气候因素安全隐患

对于电网及其他电力设备而言,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雷电。雷电产生的热、电效应,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尤其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由雷击引起的高压线路跳闸次数约占总跳闸次数的40%~70%;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事故的概率则更高。输变电线路遭受雷击后,会产生雷电过电压,使设备的介电强度下降,甚至会损坏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而且沿输电线传播的侵入波,严重威胁着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全,同时也是导致输变电线路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除此而外,北方冬季严寒、强劲风力及暴风雪导致的电线覆冰、设备损坏等也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向偏远山区的延伸,输电线路客观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等恶劣环境的侵袭,很容易使电力系统发生安全故障。面对越来越复杂而且运行环境恶劣的电网运行实际状况,传统检修作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传统的电网安全检查工作主要依靠人力,由维护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巡视。往往在下一个巡视周期未到之前,就因自然因素导致发生线路事故。

1.2人为损毁安全隐

近年来,随着大型机械在矿山开采、施工建设中的使用,由于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力等种种原因,人为损毁输电线路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因输电线路防护设施薄弱、安全保障措施不力等原因,常常导致电力设备的损毁。大多数情况是在工程作业的过程中不慎损毁的,也有的是由野外祭奠或野炊时不慎引发的火灾对输电线路造成意外损毁的,还有的是由交通事故中意外损毁的……生产生活中,非主观原因的意外人力损毁输电线路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更主要是一旦在人群密集地区发生线路损毁,将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容易引发相关重大事故。

2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2.1明确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需求

由于电力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薄弱,导致其对于尽快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较为迫切。而其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管控信息化则是最为需要实现的板块。电力企业通过研究并实践适用于电力行业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理清风险与隐患的对应关系,可促使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及强化运用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提升企业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研究并应用电力行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控平台,能快速掌握企业安全隐患信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2.2云安全终端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实施

(1)数据传输和用户访问中的实施。随着智能电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负载也开始随之增长,尤其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工业化建设生产中所需电力能源。巨大,电网的密集性和用户过于集中,导致很多电力管理部门云安全终端中需要建立几百甚至上千台的虚拟机,而这些虚拟机同步运行过程中,同一时间段会产生巨大且海量的数据流,这就会造成访问延迟和无响应等缺陷,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云安全终端内部结构为基础,运用独立计算机架构ITA协议,经过数据分流和批次传输,降低对网络带宽所带来的压力。另外,云安全终端在电力信息化管理当中的实施也可以从外部入手,运用5G技术增强网络传输容量和效率,以此来实现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

(2)系统兼容性中的实施和应用。电力服务项目开始更加多元化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应用到更多的电力设备,而不同设备与系统之间却存在无法兼容的问题,这也制约了电力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此,云安全终端实施应用当中实现了技术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并针对PC端应用软件提出了虚拟化操作执行统一的标准,以此来增强不同系统之间建立数据的无障碍高效率传输,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同时也提高了其实用性与实效性。

(3)安全规范化实施与应用。云安全终端相比传统PC终端在涉密数据的安全防护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在实际应用和实施中,云安全终端并不能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在不断进行保密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下,持续地进行安全规范标准完善就能够有效提高云安全终端病毒抵御能力和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目前,云安全终端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相关安全规范的完善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数据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认证等方面。

2.3数据库安全防护体系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众多,如果能将充分对其应用形式进行全面的掌控,运用到电力网络当中,就能够让数据库的安全系数有着显著的争抢,提高数据的总体安全防护水平。当前时代中,信息技术的高速推进,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电力网的运行水平更加可靠,电力网络数据更加广泛,是保障电力网效力的主要路径。为了能够让数据库的安全防护体系更加健全,必须运用更加具有实效性的策略。例如,运用数据防火墙技术,在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监管体制,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安全成效的提高奠定基础。在电力网运行期间,用户量的持续涨幅,会带来输入型隐患,从本质加大安全防控力度,提升对信息安全保护的认知,借助访问管控技术,监测访问异常状况的发生情况,消除安全风险,可以很好地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数据泄露问题的发生,同时,数据库安全防护体系的创建,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时刻全面备份,充分运用备份管控系统。

2.4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应用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也丰富了其构建的基础设施,运用5G和互联网+技术,可以系统的解决风险辨识、风险分级、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隐患排查等新老安全风险管控问题。同时,平台的应用可以解决基层员工“怎么干”、管理部门“怎么管”、公司领导“怎么治”的问题。在任何场景均可以通过移动端及电脑,对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结束语

智慧化安全风险管控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是信息时代下的必然产物,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有效地将传统的安全风险管控手段转变为全面多元系统的融合管控。从而达到更加方便地传输信息、共享信息,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魏东.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139-140.

[2]汪志红.论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與企业,2014(8):22.

[3]付东,高强,田野,等.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20(7):5-11.

猜你喜欢

风险管控电力企业信息化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