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①

2021-02-21王全盛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王全盛

摘要:路基是市政道路之下的天然地层,只有路基的平稳、坚实且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才能够满足市政道路日常行车的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须对路基进行压实加固处理;同时,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手段,保障市政道路良好的承载能力,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强度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道路工艺施工技术面临着更高的实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支持。但是,当前道路施工技术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相关不足若无法得到有效地弥补,就会给道路乃至整个交通体系建设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并给周边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基于此,从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入手,对探究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危害

软土路基就是指市政道路施工中土质比较软弱,孔隙较大,透水能力较强,强度较低的土壤结构。软土路基本身的抗压能力和荷载能力不足,受自身重力和外部压力的作用,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沉降。尤其是在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后,在车辆反复碾压的情况之下,很容易使市政道路的路基结构发生变化,出现软土移动,造成路面沉降、塌陷、变形、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还会降低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当中,必须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2影响软土路基品质的因素

2.1材料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材料对于整体工程建设品质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开展施工运作阶段,需备有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依据工程建设实际的环境来进行方案设计。因为软土具有显著的流动性特征,其状态也难以有效把控。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材料的挑选也需要格外严谨,规避由于软土路基的变形而导致后续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因为软土其独有的特征,往往会在受到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出现变形。因此对施工材料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运用韧性较为优异的施工材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往往存在着较多显著性的问题,尤其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在施工材料具体的选购中,管理机制的匮乏,导致选用材料商家的严谨度不足,特别是施工材料的性能不能契合具体的工程建设要求。因此,在开展施工运作前期,需要保障施工材料安全管理机制的快速确认,增进对施工材料商家的监管,保障施工材料的运用规范性与安全性。

2.2路基自身稳定性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是一种极具特殊化的路基结构,不仅对其所运用的施工材料有着严苛的要求,还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能有特殊的要求,在工程施工中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无法契合工程整体施工运作的安全需求。衔接的软土路基土地分布不均匀,也会直接导致施工区域土质品质的优劣不同,这会引发软土路基产生显著的沉降,从而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投入使用的周期与安全性。因此,相关的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持续探究可推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稳定性的专项技术,不断对软土路基技术开展革新与调整,增进软土路基的平稳性,尽可能保障软土路基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排水固结法

(1) 在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路段采用人工铺设的方式铺设排水管,通过排水管道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以减少软土地基中的空隙,达到巩固土质,提高其稳定性和强度的目的,该软基处理方法称为排水固结法。(2)排水固结法施工共包括两部分,即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加压系统通过在软土路基施工路段加载实现,通过加载物体的重量,使软土地基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再通过排水系统将其水分排出,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针对软土地基较薄的路段不得进行加载,应通过重力作用使水分排出,施工效率较低。(3)排水系统主要通过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来实现。①砂井的设置主要通过打桩机或射水法在软土地基上打出孔桩,再将打出的孔桩中注入中粗砂,使其形成砂柱,以实现排水效果。该方法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也可避免由于地基变形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保证排水效果。②塑料排水板是一种常用的排水板,安置在软基上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排水通道,便于土层排水。不论采用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进行排水,在软土地基上均应铺设砂垫层,并用胶膜进行封堵,然后再将排水通道内的空气抽出,实现真空,最后在加载的作用下,使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排出。

3.2换填法

此种方法也是俗称填海造陆。借助对浅海填埋山场碎石土来增强软土的负荷承载力。而选用山场碎石土来进行填充,也充分顺应了科学化运用资源的理念。在开展完回填运作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运用专业设施开展分层碾压,以进一步提升路基的综合承载力,并达到控制沉降量的目标。此种方法通常针对于软土埋藏相对较浅的区域,此方法也可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控,施工操作较为便利,建设周期相对较短。不过此种施工方法的处理深度通常需要控制在3m的范围之内,开展换填运作中要先行开沟排水,之后再进行软土的挖除,再回填碎石土并进行压实。在运用换填与抛石挤淤整体化处理过程中,需要先行挖掘≤3m的软土,然后再进行回填操作。

3.3软基加固法

(1) 软基加固法是通过向软土地基中添加外加剂,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能,以达到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多用于软土深度较大的地层中,常用的软基加固法分为三种,即深层搅拌桩法、粉煤灰桩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其中深搅拌桩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和外加剂对软基进行加固,使其形成新的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该方法不适用于12m以上的粉土或黏性土中。(2)粉煤灰桩主要是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在软土地基上打孔,再将石灰土、粉煤灰等材料填入孔中,由于填入的材料吸水能力强,填入后可以将周围土体中的水分吸收,从而改变周围土体的性能,使其满足路基施工要求。(3)高压旋喷注浆法是利用钻机将带喷嘴的注浆管钻入软土地基中,然后通过注浆管将配置好的浆液注入软土地,使软土地基的结构组成发生根本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该方法多用于深度30m以上的软土地基。(4)碎石桩软基加固法是利用机械成孔并将碎石投入孔内,再向孔内注入水泥浆使其固结,待孔內水泥浆固结后,采用压浆技术向周围进行压浆作业,提升桩体周围软基的强度,进而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由于土壤土质较软,难以承受市政道路的行车需求,车辆反复碾压容易造成路面沉降,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更需要加强重视,结合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加固处理,保障市政道路路基的强度,满足实际的实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巨龙.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7):171-172.

[2]程飞.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初探[J].四川水泥,2019(10):36.

[3]罗清平,周小梅.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66.

[4]刘小华.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06):61-63.

[5]吴钟腾,万华.考虑交通循环荷载的沿海地区道路软土路基沉降研究[J].公路,2019,64(06):43-46.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探析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影响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