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分析
2021-02-21项丽梅
项丽梅
摘要: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良好的道路建设十分重要。但在路桥工程建设时,路桥过渡段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路面不平整、断裂、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等。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使用,促进我国交通的发展,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和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对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进行了工作分析,以减少路桥过渡段路基软基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分析
引言
由于路桥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行车时会引起桥梁的竖向刚度的突变,从而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不平整、桥头跳车等病害。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合理设计,强化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为后续的公路桥梁建设工作和使用打好基础。
一、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1、在地质因素影响下的桥梁施工中,桥头引道软基处理不合格
结合以往建桥的实践,一般线路过渡段的软土地基处理不合格引发的路基问题,主要有路基的沉降和失稳。在软基结构中,如果没有及时排出水分,软质土颗粒间隙大,水分湿度高,基底内部的土壤在颗粒分布和湿度的影响下变形移动,整体稳定性降低,公路桥梁在后期使用时很难蒸发基质水分,造成地基沉降等现象。地基沉降后,道路出现了坍塌、凹陷等问题,从而导致过往行人及车辆发生不可预知的意外。
2、桥头过渡段结构不科学
桥梁过渡段的部分设计不科学。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软基路基的稳定性,施工人员选择了钢筋混凝土搭板,并采用粗料填充,从而,降低桥梁刚度,减少桥梁沉降,保证道路桥梁安全。然而这种方案的弊端是断板现象比较普遍,桥头跳车现象依然存在,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搭板的结构设计。
3、台后路基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在公路建设中,基本上所有的桥梁、明涵等都需要进行台背填土压实处治。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用料、机械、顺序、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桥台台背填土压实度普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另外,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都成为导致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病害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对策分析
1、重视过渡段软基加固处理
软基加固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面施工的难点,如软土地基较浅,可采用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换填。如软土层较深,施工方可应用水泥粉喷桩设置加固桩的方式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固定方式主要用于工期较短的路桥施工,在夯实阶段的坚固地基中,可以压实内部结构。对于较长的施工工程,可直接使用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以及爆破强夯方式改变软基体的压实程度。设计柔性地基和路面排水系统,预压、加固处理软基,降低路基沉降概率。在过渡段软基预压加固过程中,尤其是高填土路堤,应注意观测柔性地基的沉降,保证桥头沉降速率达到规定范围内再卸载,并保证软基处理深度。通过预压加固柔性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软基在过渡段固定后,可采用袋装砂井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填筑,加密加固,防止施工过程中软土变形。在桥梁施工的过渡段,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较为多样化,相关人员应科学选择符合工程需求的加固工艺。
2、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排水系统的管理
必须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排水系统,做好柔性地基和路面排水、防水。在施工的过渡时期,借助排水管和沟槽,加强排水管理。填料选择坚固、透水性好的材料,以确保排水层的建筑需求得到满足。
3、缓和过渡段的合理设计
由于路桥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因此,在处治软土路基时,要根据各段刚度不同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过渡段。比如采取土工格栅工艺,当土体与土工格栅相结合,共同承受土体自身荷载以及行驶车辆荷载的同时,土工格栅能使土体充分发挥抗剪强度,并且能够使土体的侧向变形被约束,同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现象也能被有效控制,因此,路基的整體稳定性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了路基土体的承载力。还有桥头搭板,要合理计算出搭板的长度,搭板的长度一般应在5m~10m范围内,另外还要根据台背与搭板间填土可能会发生脱空的最坏状态等因素,来设计搭板强度。
4、加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过渡段的主要施工方法为开挖、压实和路面铺设,在实施路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路面施工管理。在软基路面过渡段的开挖中,开挖方法包括横向贯通、纵向全宽,建议结合两种施工方法“交叉”施工,确保开挖后土体密实。在铺设软基路基路面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快速清理开挖的路基,逐层检查软基路基的土壤状况,并使用相同的施工工艺来控制软基的厚度和压实度。在桥梁过渡段,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选择渗水性好的材料,采用“分层压实”方法压实软基并控制压实层厚度,在距台背0.5~1.0m以内,不宜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要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并保证台背回填压实度≥96%。为保证路基的压实效果,可在压实效果较低的区域填筑砂石,在软土地基填筑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碎石桩加固地基及沉降层。
5、做好路基路面的维护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汽车使用量的增加,道路开放过程中对路基和路面的压力和影响越来越明显。为有效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并确保其交通畅通无阻,做好道路路面养护尤为重要。它不仅要求整体养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对个人层面的各个工作环节也提出了要求,即及时对路面的损坏进行有效的修复。其次,为防止大型车辆对过渡段的路基和路面造成更严重的破坏,要求我们加强管理和监测工作,对路桥过渡段的破坏程度进行细致的分类,及时修复及时处理。最后,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还必须准确确定桥梁过渡段道路的修复和定期检查维修所需的时间。维修工程完成后,须在过渡段附近竖立适当的警告标志以及时闪避,确保过往车辆的安全。
结语:强化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各个施工结构环节的控制,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加强现场观察分析和试验检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就能减少或防止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可以使桥头跳车等现象减轻甚至避免发生,提升道路桥梁的使命寿命和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周明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重点探寻[J].中国标准化,2019(18):152-153.
[2]熊世洲.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71-72+75.
[3]徐国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人民交通,2019(07):92-93.
[4]魏峰立.路基路面道路的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214.
[5]杜玉华.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07):47-49.